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课程实验2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校本课程开发在各个实验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应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已经深人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心中,但广大一线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以及课程本身还存在着不少的困惑,比如:课程开发是专家的事,是政府的职能职权,教师只管教课,校本课程应该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是不是要进行教材的开发?校本课程与选修课、活动课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校本课程是不是就是原先的第二课堂?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 l )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可根据所在地区的教育环境优势,结合本校的传统和资源,兼顾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在专家指导下,组织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士共同参与,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开发、设计和实施工作。具体的管理与开发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自主性原则: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的自主性。校本课程是学校、教师、学生主体性充分体现的课程。它要求学校、教师意识到自己既是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者。所以要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和资源,自主开发、自主设计和自主组织实施。同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广泛关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设计、开发、实践、体验和创造等,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放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学校课程内容的开放。它不限于学科课程,还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等领域。二是活动范围的开放。活动范围不限于学校、教室,而是将课堂延伸到了学校以外的家庭、社区机构、社会生活场所以及大自然等,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三是活动方式的开放。学生的活动方式表现为自主选择、主动探究、自主实践;教师的活动方式表现为创设情境、参与合作、指导帮助。活动形式包括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实验、宣传、郊游、野营、义务劳动、公益服务以及搜集信息等。

灵活性原则:各个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优势不尽相同,各学校教师队伍的状况发展也不均衡,加之各班学生的个性也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力争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显出特色。所以,校本课程可开发学校传统课程、学生兴趣课程和技能培养课程等。既可以开发学科类课程,也可以是活动类课程;既可以利用地方、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自己确定主题和系列,也可以选用、改编、新编和重组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形式灵活多样。

( 2 )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开发校本课程要经历“确立课程口标、分析课程资源、确定开发内容、完成设计实施、完善评价体系”这几个环节。同时要制定得力的保障措施,如成立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小组、开发小组,合理设置校本课程,加强师资培训,提供后勤保障和建立激励机制等,来保证学校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确立课程目标

目标即是方向。开发校本课程首先必须得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校本课程的目标可确定为:让学生了解、关注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的变化,产生热爱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祖国的情感。并向学生进行科技、审美、劳动技术、环保、人文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教师彻底更新教育观念,具备执行新课程和开发、研究、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推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系列成果。(包括教师的论文、课例、教材和学生的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书画作品和收集到的各种资料等研究成果。)

分析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是显示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因此,要深人挖掘学校、社区和地区的课程资源,并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使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课程资源的挖掘可从学校环境、设施、设备、师资队伍优势和社区、地区的环境、建设、人文、旅游、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人手,并加以分析。

确定开发内容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确定要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地区的教育资源优势,力求体现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一是学校德育课程。如:德育教育系列可以以“我爱家庭,我爱家园,我爱国家”为主题的德育教育系列。二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类课程,如社会调查、访问、参观、宣传活动、公益劳动、郊游、扫墓等。三是研究性学习类课程,如学科问题研究,生活、社会问题研究等。四是艺术、体育类活动课程,如体育、艺术培训、宣传和比赛活动等。

完成设计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确定以后,学校按确立的活动主题,把各专题落实到各年段教师具体设计并实施。在设计活动过程中,要求有让学生看一看、问一问、查一查、说一说、做一做、议一议、评一评等活动环节,并填写好校本课程开发设计卡。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活动,广泛合作交流,自我展示,自我受到教育和锻炼,教师参与活动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活动后进行总结,并收集整理好学生活动取得的成果。

完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评价分为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情况及学生活动情况的评价。学校应建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评价机制,注重以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动态评价、发展评价为主。具体内容包括:

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或指导性评价。

主体开放性评价: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及社会各界都有权对开发的校本课程的功能做出评价。

实行动态方式评价:通过对学生的理解、表达、操作、探究、交流、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实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方法可采用观察、调查、作业、活动等情况记录的方式作出单项和综合性评定,还可采用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评价可采用自评、学生评、家长评、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报告(下)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郑州十六中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校本课程评价的五“W”模式
《新课程教学实施的深化与反思》培训学习纲要
《专题探究型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