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足太阳膀胱经 :经络循行图、穴位图、用药歌诀及主治疾病 足太阳膀胱经经络图
足太阳膀胱经
申时(下午3:00~5:00)血气流注于膀胱,此为「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为肾之腑,两者均属水,因此这段时间要多补充水分,有助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
1、足太阳膀胱经 主要病症
申时(下午3:00~5:00),膀胱经当令,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气化好,则能使肾水上升,满口唾液,反之则阳气不足,肾水不升,口唇干燥。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膀胱经是人体中阳气最盛的一条经络,从足小趾、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若足小趾或小腿疼,则是阳虚的表现。后脑疼、记忆力衰退等也与膀胱经有关,主阳气无法上升导致气血不够。(头疼要分清多种情况:两边痛,胆经;左边偏头痛,肝血;右边偏头痛,肺气;前额痛,胃经;后脑痛,膀胱经;里面的中空痛,肝经。)因阳气上脑,此时段记忆力好、头脑灵活的时辰,适合学习,温故早晨的知识,增强记忆,办事工作等效率也最高;反之,若感困顿,则也表面阳虚。
膀胱为肾之腑,病常由肾来。肾主水,熬夜、房事过度、女性生育和生理期都易消耗,肾水不足则无法收藏阳热。肾经与膀胱经经气在足部相接,所以可于同时按摩膀胱经和肾经,一阴一阳互为补充。可左右转动身体五六次,双脚自然地前后摆动数十次,将手掌搓热,置于背后膀胱经背俞穴上,上下摩擦,直至腰部发热为止,这一方法可补养五脏六腑。
总之,膀胱经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经络,属水,应多补充水份有助于膀胱排除体内废物,以促进泌尿系统的代谢。如果患有肾结石者,在这个时段多喝水,利于结石排出体外。此时,不可憋尿。肾主骨,牙不好则肾气不佳,小便时咬住后槽牙,似咬非咬,行动和意念结合的咬,不可说话以免泄气,可以固肾经。
虚症:多表现为:背部异常、腰痛、脚神经异常、腿酸、痔疮尿频等。
实症:后颈部疼痛、坐骨神经痛、腰痛、头疼、流泪、流鼻血等。
2、足太阳膀胱经 用药歌诀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韦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3、足太阳膀胱经 经络循行图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的睛明穴,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至阴穴,下接足少阴肾经。
4、足太阳膀胱经 穴位歌诀图
5、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视频详解
本经穴:从头到足,它的起始穴叫睛明穴,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 、秩边 、合阳、 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止于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的至阴穴,共67穴,左右共134穴。
交会穴:头维、下关(足阳明),翳风、角孙、和髎(手少阳),听宫、秉风(手太阳),大椎(督脉),章门(足厥阴),上髎、下髎(足太阳),天池(手厥阴)。
6、足太阳膀胱经 穴位(67穴)
睛明(足太阳膀胱经、阳蹻脉、阴蹻脉交会穴)
位置:面部,目内眦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憎寒头痛,目眩,迎风流泪,内眦痒痛,目翳,目视不明,近视,夜盲,色盲,胬肉攀睛。
攒竹穴
主治:头痛,眉棱骨痛,目眩,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面瘫。
眉冲穴
主治:痫症,头痛,眩晕,目视不明,鼻塞。
曲差穴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目视不明,鼻塞,鼻衄。
五处穴
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痫症,小儿惊风,鼻塞。
承光穴
主治:头痛,目眩,呕吐,烦心,目视不明,鼻塞多涕,热病无汗。
通天穴
主治:头痛,头重,眩晕,口歪,鼻塞多清涕,鼻衄,鼻渊,鼻窒,颈项转侧难,瘿气,目视不明。
络却穴
主治:眩晕,耳鸣,鼻塞,口歪,癫狂,痫症,目视不明,项肿,瘿瘤。
玉枕穴
主治:头痛,恶风寒,呕吐,不能远视,目痛,鼻塞。
天柱穴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目赤肿痛,鼻塞不知香臭,咽肿,肩、背痛,足不任身。
大杼穴(八会穴之骨会)
主治:咳嗽,发热,鼻塞,头痛,喉痹,肩胛酸痛,颈项强急。
风门穴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多涕,鼻塞,项强,胸、背痛,胸中热,身热。
肺俞穴
主治:咳嗽,气喘,胸满,腰、脊痛,吐血,喉痹,骨蒸,潮热,盗汗。
厥阴俞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
心俞穴
主治:癫狂,痫症,惊悸,健忘,心烦,咳嗽,吐血,梦遗,心痛,胸引脊痛,心悸,失眠。
督俞穴
主治:心痛,胸痛,腹胀,肠鸣,呃逆,腹痛。
膈俞穴(八会穴之血会)
主治:胃脘胀痛,呕吐,呃逆,食不下,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背痛,脊强。
肝俞穴
主治:黄疸,胁痛,吐血,衄血,目赤,目视不明,眩晕,夜盲,癫狂,痫症,脊背痛。
胆俞穴
主治:黄疸,口苦,舌干,咽痛,呕吐,胁痛,食不下,肺痨,潮热,腋下肿。
脾俞穴
主治:胁痛,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完谷不化,水肿,背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经络歌诀之――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络歌诀
足太阳膀胱经之玉枕 | 穴位常识
疼痛疾病特效针刺疗法总结---针灸专业经验之谈
经络养生——各种鼻炎的经络调治真法
【初学经络】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部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