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上一场悲剧的诸侯叛乱,因对抗皇帝,成就了一个世界帝国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因为藩王叛乱,导致中央政权覆灭或元气大伤的案例数不胜数。如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等等。所以藩王的存在也无时不刻地威胁着中央的统治,在西汉初期,恰恰又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施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国策。
到了景帝继位初期,虽然异姓诸侯王已不复存在,但仍有很多的刘氏宗亲,统治着大大小小的封地,他们也被人称为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国势力虽然被文帝削弱掉一些,但仍占据着许多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同时根据当时的西汉法制规定,这些诸侯王在自己封地里享有任官,铸币,律法权等等,在封国里,他们的地位无异于天子。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刘氏诸侯王与汉廷刘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甚至不再拱卫长安,开始拥兵自重,轻视王权,与汉廷的也在矛盾日益激化。
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见诸侯王问题日益严重,就上书给景帝刘启,提议削藩。景帝非常重视这位副丞相的建议,马上召集群臣商议,最后下了一道削藩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并听从晁错建议,连改三十条法令用以制约诸侯王们。这下诸侯王们怨气冲上了天,接受就意味着要永远受到汉廷制约,但不接受就意味着造反。景帝与晁错的这种激进做法无疑是在火上浇油,直接把汉廷推向了诸侯王的对立面。
所以在景帝刚下诏书后不久,已经被预定在下一道削藩诏书里的吴王刘濞终于坐不住了,他担心在景帝与晁错的配合下,削藩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到时候他们这些诸侯王将名存实亡。为了替儿子报仇,也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特权,刘濞在踌躇了几天后,终于下定决心,起兵造反。
已与封国内大臣做好周密计划的刘濞先亲自前往胶西国,与关系极好的胶西王商量谋反事宜,约定事成之后,吴国与胶西国一同治理天下。胶西王早就对削藩削到他头上相当不满,就借着这个机会,不仅半推半就地上了刘濞贼船,还拉上了同被削藩的楚王、赵王,与凑热闹的济南王、淄川王、胶东王,共计七王,合谋江山。为了确保计划成功,他们还联系匈奴国、东越国、闽越国这些外夷,来个里应外合,企图颠覆汉家天下。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一切事宜已准备就绪。势力最大的吴王刘濞先于封国内聚集三十万大军,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从扬州发兵,并西渡淮河,与兵力雄厚的楚王部队合并,作为联军主力,直捣长安。而胶西王等四王的军队趁机攻击齐地扩大战果,赵国则负责联络匈奴国等外夷部队骚扰西汉边境,使汉廷不能抽调全部大军攻击他们。
开始时一切如刘濞预料一般顺利,景帝迫于压力妥协,将晁错当众腰斩,希望这样能兵不血刃地平定这场叛乱。但七王却认为,这是汉景帝软弱无能的体现,证明汉廷看到他们这浩大的声势已经未战先怯。如此思量下,刘濞甚至连掩饰也懒得做了,直接另起朝廷,自封“东帝”,指挥着吴楚联军继续杀向长安。
摇摆不定的汉景帝见战争已是不可避免后,终于下定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他拜周亚夫为主将,统领三十六位将军与精锐主力迎击吴楚联军,其它将军作为辅助,进攻其它诸侯王,阻碍他们互相汇合。
周亚夫在看清战场局势后认为,吴楚联军人数众多,如果靠着手上的军队正面迎敌,几乎没有胜利的希望。但军事才华过人的他一眼就看出了吴楚联军粮草供给十分脆弱,就趁着吴楚联军攻打坚固的梁国都城之际,几经绕道避开了吴楚联军锋芒,驻扎在便于四方出击的昌邑城里,再进发下邑,以求战机。
久攻不下梁国的吴楚联军得知汉廷精锐已经到达下邑,就放弃梁国,转而攻向下邑城。可周亚夫早已摸清了吴楚联军的粮草运输路线,胜券在握的他一边实行坚壁清野策略,一边安排部分精锐汉军于昌邑城先行出击,袭击了洪泽这个水路要道口,截断了吴楚联军的粮道。接着这批军队再分两路,一支在后方不断袭扰吴楚联军,一支向着扬州进发,摧毁沿途的粮道,一时间几十万吴楚大军腹背受敌,陷入了绝境。分兵驰援粮道已经来不及了,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在几次偷袭未果后,吴楚联军高层决定在粮草耗尽前发起总攻,消灭周亚夫主力部队,占领下邑城。
于是在一个阴云密布的夜晚,数十万吴楚联军趁着夜色对下邑城发起了攻击,他们的计划是派出部分队伍佯攻下邑城的东南面,大部队趁机进攻防守薄弱的西北面城墙,拿下周亚夫。但周亚夫是谁?他可是汉高祖时期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军周勃的儿子,自小就浸淫兵法,熟读兵书,这等伎俩还是瞒不过他。
见到敌军动向,嗅觉敏锐的周亚夫命令部队坚守西北面,他判断只要顶住这轮进攻,联军必定不战自退。事情果然如他预料一般,在汉军的一轮轮齐射下,饿着肚子作战的吴楚联军被打得士气全无,在城墙前丢下大量尸体后开始往回撤。觉察到时机已经成熟,周亚夫果断率领部队出城追击,士气旺盛的汉军精锐如入无人之地般,杀得吴楚联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一时间满山都是逃跑的人影。
楚王刘戊见大势已去,挥剑自刎;吴王刘濞心有不甘,趁乱带领数千人趁着夜色逃出军营,渡过淮河,退守东越,企图东山再起,但殊不知已权衡好利弊的东越王直接就把他卖了。在刘濞招兵买马时,满脸堆笑的东越王以让他检阅军队为理由,将他骗到东越军营地后当场格杀,并将他的人头献给了汉廷,可怜堂堂吴王就这样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作为主力的吴楚联军已经翻不出水花了,那剩下的五王下场可想而知。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还抱有一线希望,认为汉廷会将他们从轻发落,结果在收兵回到封地后,被汉廷秋后算账,连同兵败的济南王在内四人被全部诛杀。坚持最后的独苗赵王也被汇合的汉军队伍攻破邯郸,自杀身亡;外夷部队见已无机可乘,也相继退兵。就此,一场历时三个月,集结了几十万人,浩浩荡荡的叛乱终于被平定了。
“七国之乱”后,汉廷获得了全面胜利,诸侯王势力再也无力翻身。他们不仅权利尽失,还要时刻提防景帝委派的大量督察人员不间断的小报告,日子过得是苦不堪言。也正是因为这场鲁莽的叛乱,后世的汉武帝才能毫无顾忌地向着这些诸侯王们举起屠刀,彻底完成中央集权,为创造世界十大帝国之一的“大汉帝国”扫清了最大的一个障碍。
(以上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国之乱
西汉的七国之乱与唐朝的安史之乱
七国之乱:家人,家事,家天下
每天了解一个人—晁错 七国之乱的牺牲品
西汉战争:汉景帝削藩引爆七国之乱,阴差阳错,大乱成就大治
汉景帝时参与七国之乱叛乱的诸侯王都是什么下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