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最意外的一首诗,气势磅礴,表达远大理想,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宝藏,比如诗歌文化便失去其中之一。诗歌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便是唐宋之时,在这段岁月中,涌现了不少的著名诗人,比如李白、杜甫,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作,比如《望岳》。
杜甫
《望岳》
大图模式
在大家的印象当中,杜甫的诗歌大多比较“悲”,不是叹国家不幸,就是叹百姓不幸,有时也会感慨自己的生活不幸,但是杜甫也有豪情壮志、意气风发的时刻,比如我们要分享的《望岳》这首诗能很好地反映诗人当时的情怀,就让我们用一首《望岳》去感受杜甫年轻之时的远大抱负吧。
大图模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写于作者青年时期,也是他第一次看到泰山的美景,因此心中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这首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大图模式
东岳泰山的美景如何?即使你走出齐鲁了,之前所看到的山色仍然历历在目。自然是如此神奇的存在,将千百种美景聚集在了一起。你从泰山的山南看到山北,竟然还可以分出清晨黄昏。我可以看到层层白云,那里荡涤的是我胸中的沟壑。翩翩而飞的鸟儿,竞相归来,想要飞入人们观赏风景的眼中。我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感受那种豪情满怀的状态。
大图模式
“岱宗夫如何?”,第一句是个问句,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作者第一次写泰山之时的茫然无措,不知道如何用言语来表达那种惊叹之情。
而“齐鲁青未了”则是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用距离的远来烘托泰山之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则写出了作者近距离观赏泰山之时,眼中所屹立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景色。
大图模式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作者在细细观赏泰山的美景,并为这景色所着迷,而难以自拔。而“归鸟”二字,更是体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已经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而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是作者整首诗中的点睛之笔,作者从看泰山,转而写到了登泰山。
为了体现出泰山的巍峨高大,作者依旧选用了烘托和夸张的手法,用“一览众山小”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阔。而这样的状态,正是作者一生所追求的状态。作者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在朝堂上大展身手,为国效力。
大图模式
整首诗中,除了标题之外,没有一个“望”字,但是我们却可以从字里行间之中,看出作者对泰山的多次观“望”,以景抒情,让人身临其境。也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该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竖立在泰山上。
大图模式
参考资料:《全唐诗》、《旧唐书》、《新唐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孩子一起读诗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赏析习题
唐诗三百首杜甫最出色的写景古诗,每一个山东人都应该会背
[转载]《杜甫诗三首》课堂实录
《望岳》课件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