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我看到你在笑,我的内心却在哭


一次夫妻治疗的现场演示中,当妻子谈至某处,仰天大笑时,治疗师就说了一句话,“当我看到你在笑,我的内心却在哭。”

 

很多人接触精神分析之初,常常被精神分析的魅力所折服,精神分析大师似乎总是那么睿智,一下就能戳到你深深压抑的潜意识,让你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

 

这样的印象的确不无道理。正如上面的故事,治疗师对妻子呈现了自己的反移情,是一种分裂样的反移情:尽管她在哈哈大笑,但是治疗师却看到她在哭。这体现了治疗师对人性有着多么深刻的理解!


 

很多人对于心理治疗的工作充满了好奇、不屑、贬低,亦或是吹捧,近期,我们就反移情的话题,为大家揭开心理治疗神秘面纱的小小一角。

 

落荒而逃的布洛伊尔


安娜·欧是精神分析史上的经典案例,她最初是布洛伊尔的来访者。当她在布洛伊尔处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突然有天扑到他的身上,对他说,我要和你生孩子。

 

布洛伊尔吓坏了,他落荒而逃,回去马上带着妻子外出旅行,并孕育了一个新的孩子。

 

与布洛伊尔不同,弗洛伊德倒是在这个过程中识别出了移情和反移情:


 

安娜·欧扑到年龄类似于她父亲的医生怀里,说要跟他生孩子,这其实并不是对布洛伊尔的真实情感,而是一种移情反应,她把对自己父亲的感情转移到了布洛伊尔身上。

 

布洛伊尔的落荒而逃,显然就是一种反移情,很可能他当时在想:完了!完了!她爱上我了!我没有办法再治疗她了。我好像还有点心动,我要赶紧找老婆外出旅行去!

 

上述案例生动地呈现了反移情的特点,指的是由来访者在治疗师身上引起的反应。这包含两层含义:

一、由来访者引起;

二、是治疗师的反应。

 

回到一百多年前,布洛伊尔的落荒而逃给弗洛伊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他认为反移情是阻碍治疗的,对治疗并无益处。直到费伦奇的出现,才改善了反移情在心理治疗中的地位。

 

你觉得现在几点了?


初接受精神分析的培训时,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那就是无论来访者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不要正面回应,而应该反问:“你觉得xx是怎么样的?”用这样的方式,把问题再次抛给来访者,引发他的思考和领悟。

 

这是精神分析师熟悉的工作方式。

 

正如移情反应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移情专指来访者在治疗室内对治疗师产生的反应,广义的移情则指病人对一切人际关系的反应。

 

反移情也是如此。狭义的反移情专指在治疗中,由移情所引发的反应。

 

你还可以将反移情的概念用于人际关系中,比如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等等。有的人总是不断地夸别人,刚开始周围的人真的认为他是在夸自己,久而久之,他们发现,其实这个人是等着别人来夸他。


这就是一种反移情。

 

不过,如果你认为一切反应皆为反移情,那你很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犯一些可笑的错误,给别人留下“精神分析师不食人间烟火”的印象。


 

比如说,你在路上行走,有人匆匆走来,路过时问你现在的时间,你很自然地以一个精神分析师的态度,反问他:“你觉得现在几点了?”对方一定会认为你是个怪人。

 

既然反移情的发现始于治疗情境,那就让它回归治疗室内吧!

 

一致性的反移情

v.s.

互补性的反移情


大地来说,反移情可以分为两类:一致性的反移情,和互补性的反移情

 

一个人在你面前流泪,看起来特别无助,这引起了你的反应,你想过去抱抱他、拍拍他、给他倒热水、递纸巾等等。

 

这就是一致性的反移情,指的是和主体内在期待的愿望符合并且能够给予满足的一种表现。你的反应,恰恰是他内心所期待的。你感觉到了他的无力、无助,并且给他安慰和照顾,这是一致性的反移情,也是共情的一种。

 

你现在了解了一致性的反移情,什么又是互补性的反移情呢?


 

一个学生考砸了,他非常沮丧地坐在那里,一声不吭,牙齿紧紧地咬着嘴唇,双手抱着头。其实他平时成绩很好,但是在最关键的考试中,他发挥失常,以一分之差名落孙山。结果,家人对他有特别多的愤怒,他和家人因此闹得很不愉快,最后家人送他来做咨询。

 

如果你是治疗师,面对着这样一个孩子,你可能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也许你内心在想,“他对自己的指责已经够多了,我应该安慰一下他。”你可能会对他说:“没关系!你平时成绩那么好,这次一定不是你的真实水平,你可以从头再来,你的人生不会被一次考试决定!”

 

也许你因为他的失败,自己也受到了深深的挫败,忍不住说:“你瞧你那怂样子,一个考试就把你搞成这样子,那你以后怎么办?你一次考砸就垂头丧气的,觉得一辈子都完了,真不像个男子汉!”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反应,分别对应了一致性的反移情和互补性的反移情。

 

第一种情况下,治疗师说的话全部是来访者愿意听到的。由于父母亲对他特别苛刻,经常指责他,流露出特别多的失望,这让孩子感到非常羞愧。而治疗师的倾听、理解、包容和安慰,正是他内心渴望得到的,这就是一致性的反移情。

 

第二种情况下,治疗师的反应,是父母亲和来访者互动模式的再现,治疗师的愤怒和失望,恰恰是来访者在和父母的互动中,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反应。这就是互补性的反移情,简单而言,就是客体平时与主体互动的模式。

 

 


这就是反移情最基本的分类,同样适用于现实生活。所有的人际关系,简单来说,都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你总是让别人感到如沐春风因为你对每个人说的话,都是他内心期待听到的。于是,别人和你在一起,总是感到非常的舒服。

 

第二种,你处处让人感到不舒服,说的话总是让别人听着有些刺耳,好像是别人怎么不舒服,你就怎么说话似的。他不喜欢听你说话,是因为这些往往是他以前听过无数次的话。

 

这就是反移情的基本分类在生活中的体现。亲爱的读者,你在生活中又属于哪一类人呢?

 

关于反移情更多的介绍和应用,敬请期待我们的后续文章。

 


茶吧最新课程

看电影学心理之东京家族



扫描关注

施琪嘉茶吧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

亲子互动,夫妻乾坤,

日常生活皆心理,电影绘画有玄机

艺术可科学,科学亦感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反移情:一种更好理解来访者的工具
邻人疑斧与移情现象
阿苏|心理咨询道与术27:个体潜意识(中)
移情
心理咨询室里的暧昧:咨询师可以和来访者谈恋爱吗?
作为社会化的人,我们能做些什么:底线不危害人,常态能共情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