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9.4 物体剧场: 概念和案例


物体剧场是这样一类装置,它拒绝对物体进行大规模的工艺加工和改造,也不是用观念和阐释来选取现成物,更不是用物品的形态本身来堆砌景观,而是通过重新组织日常物体的关系,仅仅通过归类、摆放、安排物体之间的关系,赋予物体戏剧性和表演性。

物体剧场围绕“装置”和“安装”的核心概念,在“物体”和“剧场”两个方向上展开探讨,要求这种物体的安装摆放关系能够产生出戏剧性。

物体剧场课程要求通过一系列大数量、小体量、低成本乃至无成本、高密度的作业,训练学生即兴处理物品的艺术直觉,演练一系列开发物品的表演能力的技术。

课程的目标之一在于使学生获得能力去使用在地的、廉价的、日常而唾手可得的物品来创作作品。

作品要求具有现场的感性、趣味性和表演性,并发展出语境针对能力,能够进一步深化,进行特定空间创作和特定社群互动。

这个课程目标之二在于引导学生摆脱做方案的习惯。摆脱设计的习惯。相信动手尝试,而不是枯等灵感。但是它需要大量的交流和讨论,我们的学生们主动交流和分享想法的习惯尚未完全养成,有待提高。

作品案例:

彼得·费斯利和大卫·韦斯的录像《万物有道》 (the way things go),1987

物体剧场的直接启示来自彼得·费斯利和大卫·韦斯1987年伟大的录像作品《万物有道》 (the way things go),记录了一系列多米诺骨牌一般连锁推动的过程。所用的原理简洁,材料廉价,充满游戏精神。这件作品是世界各文明都有的弹球赛跑marble Race游戏的升级版,后来也被本田汽车借鉴用来拍摄广告。整个运动过程有转折有惊喜,充满戏剧性。

埃尔文·乌尔姆(Erwin Wurm),《一分钟雕塑》

桌子、水桶、椅子、水果等日常物品都唾手可得,但经过异想天开之后呈现为表演,幽默、荒诞而疯狂,从全新的角度解释了我们和物品的关系。也阐释了临时性与艺术之间的联系。有些情况下艺术家会提供特殊设计,提出指令和建议由观众自行执行,这也改变了艺术制作、体验和发生的逻辑。《一分钟雕塑》可操作性强,容易模仿。对此可以有临摹练习。

罗曼·西格纳的“动作雕塑”

罗曼·西格纳的“动作雕塑”通常不会超过三分钟,他用自然科学实验的方式,利用了大量的基础科学原理和科学现象,让物理现象转化成戏剧性的心理现象。1996 年与导演Peter Liechti合作拍摄《西格纳手提箱》“Signer's Suitcase”记录了大量此类行动:风扇让桌子飞在空中,油漆桶让桌子漂在水岸。电风扇维持一块木板的状态,分不清谁在吹动谁的电风扇等等。多年来这类视频多达两百多部,探讨了爆发性、破坏、机遇、对抗等广泛的问题。

上述三位艺术家碰巧都是瑞士艺术家,因此有人讨论瑞士存在着一种工程师艺术家传统。

 莎拉·施(Sarah Sze),360(便携式天文馆),2010

莎拉·施早期作品已经呈现出一种细碎的宏观。她把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分类放在墙角、窗台和板条上,低调隐匿但潜伏着爆发力。那时候我就注意到这位艺术家处理东西的方式与众不同。因为它们带着一种临时性和戏剧性,开始了一种没有明显界限和疆域的在场。

此后她的摆设越来越放松,她发明了很多处理小东西之间的关系的招数,连接结构的招数:用夹子夹,用绳子绑,找来一块小石子维持平衡。莎拉·施的作品宏大而细节极度丰富,流动性和运动感都建立在一种临时性的基础上。

在2013年威尼斯双年展代表美国馆的几件装置中,所有的能量汇成了漩涡,形成了一种物体的宇宙剧场。在多种互相穿透的结构中,小东西们被撒上粉末之后移动,一个桌面被切除圆形之后,圆形面板下沉,由一些细线拉着所以没有掉落在地面,而细线的一端只是用小石子压着。美国馆中心的装置看上去像罗马斗兽场--当然,也是物体的圆形剧场。到处都是流动和辐射。那一年的美国馆,连储藏室的门都开着,里面是更接近于早期作品的分类学逻辑之下的物品。

(在我仔细研究之前,我一直不知道这位艺术家的姓应该怎样发音。但维基百科上说莎拉的曾祖父留着齐腰长辫子的清朝人,康奈尔大学的第一个中国学生。她的祖父是施思明,著名外交官,世卫组织的创始人,中文百科上确认了她的姓应该是施)。

田中功起(Koki Tanaka),《一切都是一切》(Everything Everything),2006

作品展示了艺术家及其助手与各种日常物品的交互作用,以进行测试并扩展其物理特性,使其具有新的意义或功能。一片瓦楞板飘着落在草地上,倒立的雨鞋因为弹性跳开来。被钩子钩住的两个铁丝衣架被拉长变形了。一串纸杯子掉落……看似随机的物体受到人类顽皮的动作的影响。这种动作是探测极限,也是无中生有的点睛之笔,发现乐趣是人类的本能。日常生活的令人打哈欠的细节经过放大式的观察一变而为神奇事件,揭示出我们生存中的陌生和怪诞。田中对物件的重复使用Everything is Everything暗指 Serra 的动词列表(1967-68),其中艺术家列出了 84 个动词,例如“滚动”。. . 弄皱。. . 下降 。. . 分散”作为将行动与“自己、材料、地点和过程”联系起来的一种手段。B站上有这段视频。

相关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b4y1n7wi/ 

田中功起(Koki Tanaka),《走过》(Walking Through ),2009

《一切都是一切》像是行为词典,而《走过》是长篇的造句。作者在户外花园和街道场景中移动,不断地执行难以预测的荒诞行为。人性与物品的物性互相激发,偶然事件之下潜伏的必然规律时不时地现身,使得人类的折腾变得带有悲剧色彩。

艺术家网站:https://www.kktnk.com/

田中功起2010年至2013年间创作的一系列合作作品

迁居美国之后,田中作为艺术家对主体/客体关系的进一步实验,邀请多个主体在一个物体和一个动作上进行合作:九位理发师为一个人剪头发;五位钢琴家演奏一架钢琴;五位诗人合作写一首诗;五个陶工塑造一个锅。田中的角色变成了煽动者和观察者。

5 位陶艺家同时制作的陶器(无声的尝试),2013

田中功起(Koki Tanaka) 不稳定的任务系列 Precarious Tasks,2012年起

不稳定的任务#0:公共茶饮 2012

不稳定的任务#2 在吃紧急食物时谈论你的名字

不稳定的任务#3 从城市步行到郊区

 
不确定的任务#4 与他人分享所做的梦,并创作一个集体的故事

不稳定的任务#7:尝试保持对特定社会问题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是“Anti-Nuke”,当你穿着黄色时,尽可能长时间,2013 年 8 月 30 日

不稳定的任务#9,24 小时聚会,2014 年 6 月 27 日至 28 日

艺术家笔记

当灾难发生时,我们如何应对?我们是否留在原地并评估情况?观察和监控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什么时候决定离开并面对后果?

2011 年 3 月 11 日,我的一位艺术家朋友在东京市中心的一家画廊参加了他的作品展。当东北地震袭击这座城市时,他决定留在画廊大楼里,直到他弄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最后,他本人、画廊的一名员工和几名参观者被困在那里数天。

在如此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他们与其他人、陌生人共度这么长时间的经历是怎样的?

2014 年 6 月 27 日,Precarious Tasks #9将通过邀请参与者与我一起在ICA 的画廊中度过 24 小时来尝试近似——但不是重现——我朋友的经历。在此期间,我们将参加一些活动,以交流我们对这种不寻常情况的经验。参与者可以自由进出,也欢迎ICA的其他访客加入我们的行列。

活动包括在公共场合大声朗读我们最喜欢的书籍,以及喝由参与者带来的茶包和茶叶制成的茶。还将就参与、灾难和骚乱等主题进行会谈、放映和讨论。一组核心参与者被邀请在画廊吃饭和过夜。 

不稳定的任务#10 - 去距离博物馆 20 多公里的酒吧喝酒、讨论和观看有关核电问题的电影,2014
 
不稳定的任务#15:交换我们的衣服和书籍作为交换我们的身体和思想(重新配置),2016 年 4 月 28 日至 6 月 18 日

“衣服和书籍与我们的身体和思想有关。就像我们穿的衣服通过我们的身体适应它们的方式来承载我们的个人历史一样,我们阅读的书籍通过我们从阅读中形成的思想来承载我们的个人历史。正因为如此,我们喜欢谈论我们读到的东西,我们关心我们穿的衣服。

把你的书和衣服带到这里来和别人交换。不是你不喜欢的衣服,而是你喜欢的衣服。不是你不再读的书,而是那些你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的书。你喜欢的东西会暂时聚集在这里,分发给其他人分享你的身体和想法。在把别人的财物带回家时,他们的个人历史将成为你自己的。“

Koki Tanaka,2015 年 10 月 5 日

提议:

1:把你的衣服和书带到这里。

2:从摊位上拿走任何你喜欢的东西。

3:把这些衣服和书本当成你的身体和思想一样照顾。

毛利悠子(Yuko Mohri),《马戏团》,2012

毛利悠子通常使用很日常的物品,比如已经废弃的旧机器或旧工具。然后添加了一些小型技术如电机或磁体,并将它们放置在一个空间中,物体是根据给定空间的环境特征放置的,无论是重力、湿度、明暗,甚至是风向。物体对这些“看不见的能量”做出反应,通过空间映射它们的物理存在。这些不可见能量的物理性被电机或磁体放大并反馈给物体,并引发一系列表演性事件。产生“空间链式反应”,各种错误和错误成为链的一部分,最终生成整个生态系统。结果,“放置作品的环境本身就成了我的作品”。

巴塞罗那逗留制作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受到当地马戏团经历的启发,我觉得马戏团和我在那里制作的作品之间有一种亲和力,所以我决定取这个名字。

“事实上,对我来说,物件一直是智慧的源泉。这些元素——磁力、重力和时间——在一个明亮的房间里聚集在一起,成为我的“马戏团”。

艺术家网站:https://mohrizm.net

 毛利悠子(Yuko Mohri),《泄漏东京》(Moré moré tokyo),2017

 毛利悠子以前是一名木匠,最初专注于声音艺术,后来运动越来越多地吸引了她的想象力,东京的地铁站总是在漏水,于是车站工作人员使用日常用品,如水桶、防水布、胶带、汽水瓶和塑料雨伞来救急,形成很多临时结构。自2009 年以来,Mohri 一直在拍摄这些意外拼凑的措施,还出版了两本这样的摄影集。这其实抓住了装置和戏剧性的核心,事物的能力被调用,都是因为猝不及防的召唤。

“它们完全是人造的,但它们会随着地下水道的移动而出现和消失,并且车站工作人员无法预测何时会发生泄漏,因此他们以简单的拼凑方式修复它们。随着它们的移动,我开始觉得它们就像有机的东西”。

 

“两年前,我为非艺术家的参观者举办了一个工作坊。我设置了漏水的场景,并提供了瓶子和床单等塑料物品,然后我让他们用材料来解决这个问题。几个小时后,他们创造了如此美丽的装置。我惊叹了。他们不是艺术家,但我感受到了人类的创造力,也考虑了在紧急情况下人们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东西”。

在展厅里,她用木框架、水管和盛水的各种事物来仿照漏水地铁逼迫出来的智慧和美。她组合物体,连接他们,创造流动,由运动和能量循环组成的生态系统。这些物体以不同的摩擦和阻力振动,因此也制造声响,各种意外的遭遇、无法控制的力量和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的影响,超出了人类的控制范围。这大概就是艺术家反复提及大地震对她的影响的原因。

 

布拉德·唐尼和阿凯 (Akay & Brad Downey )

前面说的这些案例都是国际上大红大紫的大艺术家。下面这两位则不然。作为街头艺术家,他们似乎不混画廊系统也不混威尼斯和MoMA,他们混城市,参加一些城市文化节。但我还是愿意将他们放在这里,他们的装置处理和物品利用的手法之娴熟,对空间和人性理解之透彻,实在不亚于任何专业艺术家。尤尤其是对城市特定空间的处理常有精妙的构思。所以也表现出很强的戏剧性。

布拉德和阿凯Akay 和 Brad Downey 曾在国际上合作过多个项目,始终专注于处于法律边缘的城市空间活动。布拉德·唐尼 (Brad Downey) 是居住在柏林的美国艺术家,在创作他的艺术作品时,专注于对抗不被允许和可预测的行为。Akay 是第一批在国际公认的涂鸦影响下创作的瑞典街头艺术家之一。当他停止涂鸦艺术时,他开始从事自己的名为Akayism 的项目,在材料和规模方面创造了非常多样化的自然装置。他们一起组合时则被称为 Brakay,这对二人组创造了针对特定地点的干预措施。他的作品围绕城市文化展开,试图通过对空间的干预和创造性回收来重新定义当代城市景观的意义。

相关网站:https://braddowney.com/

分析:

值得列入此处作为案例的作品还很多。如日本艺术家金氏彻平。不过上述案例应该已经说明了问题。那就是,在装置艺术中,确实存在着这么一种路数,主要通过摆东西,放东西,通过建立物品之间的关系来形成戏剧性从而构成作品。

这种做法对于艺术家来说可能是风格和气质,对我们的同学们却意义非凡。因为放弃深加工,这意味着这些东西可以回归到他们原有的日常生活。物体剧场和温·德尔沃伊那类把轮胎雕刻成工艺品的方式确实截然不同。

这意味着从此装置艺术也可以有习作。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摆放东西创造感觉作为一种日常训练,用完之后东西还是东西。这个理解其实才抓到了装置艺术的七寸。

这意味着我们有机会激活我们的日常生活。身边的一些都有机会成为作品。然后再把它们还回去。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借来的东西搞创作。艺术家所要做的生产物品与物品之间有趣的关系,而不是把物品当作材料来生产一件新物品。我们所创造的是关系。

这意味着可以不花成本进行创作。这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意义非凡。 毛利悠子曾经回忆说:在我考虑要不要辞职做全职艺术家的时候,我想,自己已经30岁了。我没有空间,但我有的是时间啊。

“物体”好理解,所谓的剧场感,则主要由这样一些特质构成:

1,一般来说物体的数量较大,形成较为复杂的关系和丰富的细节,就好像剧场中众多角色。

2,物品在空间中较为弥散,似乎是一种环境戏剧。

3,物品自身较为完整,不进行太大的切割和改造,不进行深加工。有时也进行破坏,但一般对于物品给予较大尊重。

4,包含冲突、运动、变化等过程,或潜在过程。过程中有转折,有意外,从而制造戏剧性。

5,有时候具有表演性,成为表演性装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雕塑语言的当代转换
特工电影中 真实存在于现实中的9个超级小物品
法国艺术家伯纳德·普拉斯(Bernard Pras)作品
艺术史:催眠动力学雕塑的演变
国际最具影响力艺术家 | 梁慧圭 Haegue Yang
新世纪青年雕塑家创作现状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