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雨天聊聊中国画里头的雨

今天下了不小的雨。听着雨声,觉得可以聊聊中国画里怎么表现雨的。

其实表现雨,在国画里无非三种方法。

一、直接表现雨。

二、在画里给你提示。

三、表现感觉。

这三点都在宋朝时候,都出现了相当成熟的范例。

直接表现下雨本身,是一个能耐。雨是一种非常难表现的东西。比它还难表现的估计就是空气了。它不像雪,能直接给人以景物面貌上的改变。就跟你早晨起来,发现外面景物变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雨做不到,你可以说,它“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可是在一幅全景山水画中,这个体量怎么表现啊。

但还是有能人的。比如苏显荣的《风雨归舟》。这幅的远山用一道道浅浅的墨色解决了雨的形态问题。一般比较大的雨会给人一种柱状倾泻而下的感觉。而再有点风,有个斜度,就更生动了。

宋 苏显荣《风雨归舟》

同时,这幅画还用了第二个方法。就是“在画里给你提示”。无论是在桥上打着伞顶着雨的人,还是舟中披着蓑衣艰难撑船的人,还是那些被风雨吹成一个方向的树,都给了画面提示,这是在风雨当中。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出现在大晴天吧。

给画面提示的。还有夏圭的《风雨行舟》团扇。

宋 夏圭《风雨归舟》团扇

可以看看那个划船的,还有边上吹横了的树枝。和远处烟波浩渺间若隐若现的山。

当然宋朝也有玩感觉的一种处理方式。这就是画面里没直接提示,而是用下雨时候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应和人的主观经验感受,给人以一种“和雨有关”的感受。

就比如上面说到的,夏圭团扇中远处那种湿湿的,烟雾缭绕的山。借一个摄影圈儿老用的词,这是给人个“空气感”。传说米芾和他儿子米友仁创制的“米氏云山”,就是这种的代表。下面是据传为米芾的《云起楼图》。无论是不是吧。反正是所谓“米氏云山”的典型代表。大家可以直观感受一下。看不出风雨,至少看个空气湿度。

传 宋 米芾《云起楼图》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来。除了第一种直接画出“雨”来的。或者第二种里,在画面提示中明显的用人物的雨具(雨伞,雨衣),像上面说的苏显荣的《风雨归舟》里表现的那种情况之外,后两种处理,其实提示的是经常和“雨”一块儿出现,可又不是雨的另两样事物。即——“风”和“云”。比如,夏圭那幅画里头吹横了的树叶,有人可能会提出来这样的问题:这可能就是刮大风了啊,不一定有雨啊。再比如,米氏云山那种风格,有人也会提出来,这就是空气湿度大,有云。可能是雨前,也可能在雨后,可不一定就在下雨的时候。

的确,那种“表现感觉”的画,题写的画名里会出现“风雨图”这样的题法,也有“山雨欲来”或者“雨霁”这样的名字。或者就写个意思——“雨意图”。其实都是用一种处理方法,满代表了。如元朝的黄公望的《溪山雨意图》:

元 黄公望《西山雨意图》

还有元代王蒙《溪山风雨图册》中最水气淋漓的一幅:

元 王蒙《溪山风雨图册》其中一幅

或者几乎看不出是晴是雨,但是用题名来提示。干脆就“晴雨”的……就像元代高克恭的《春山晴雨图》:

元 高克恭 《春山晴雨图》

当然,直接提示雨前的还有高克恭的《春山欲雨图》,雨后的有倪瓒的《雨后空林图》。基本上都可以调换,甚至说没下雨都行。完全靠文字提示。

元 高克恭《春山欲雨图》

元 倪瓒《雨后空林图》

当然。这三种处理其实到元明清以降,其实就分成两组。一组是把前两种合并,实写雨,加上画面提示。一组就是写感觉,加上文字提示。后者从元到明朝到清朝,肯定多,而且越来越多。说白了,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画能不行——表现不出来……

能在画面里画出雨来,多难度啊!画被吹得往一边儿来的树,还得画出风的感觉,没点功夫干得了吗?画在雨里头狼狈不堪的“小人儿”,(如夏圭《冒雨寻庄》中寥寥几笔的特别小却特别生动的小人儿)也是费劲啊。所以于是乎,就画个普通的湿一点(有的甚至连湿都免了,直接干皴),然后题名里头加个“雨”字……

宋 夏圭《冒雨寻庄》

我们看看第一组在明朝的发展,戴进的《风雨归舟》图。这是我一直非常欣赏的,标准的把雨直接画出来,带有画面人物提示,且把“专属于雨”的气氛做足了的好画。

明 戴进《风雨归舟》

另方面,我选了一张明末董其昌画的,也是非常有味道,写雨后的《云藏雨散》

明 董其昌《云藏雨散》

清代也如是。

既有像金农画的《风雨归舟》这样的作品。也有像石涛画的《烟树涨村》,或者龚贤画的《夏山过雨》那样的作品。但是,请注意,无论我上面说的哪副画,即使他们直接画雨或者画面提示是不擅长的,也不代表着他们画的不好,“风雨味”不足。尤其看一下石涛和龚贤这两幅,风雨气氛做的太足了好不好。

清 金农《风雨归舟》

清 石涛《烟树涨村图》

清 龚贤《夏山过雨》

到了近现代。国画登上了更大的高峰。这三种处理方式,我分别放三幅画。给大家看看吧。

那种提示感觉性的。讲究气氛的。我放一张李可染的《杏花春雨江南》。大家自己直接感受一下呗:

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

第二种,写那种雨中山乡木叶狼藉的画。我选一张黄宾虹的《孤城寒雨图》

黄宾虹《孤城寒雨图》

第三种,直接就能画出雨来的。就是神一样存在的傅抱石同志。我放两张他的图,大家感受一下什么叫完美的功夫加上完美的气氛:

傅抱石《万竿烟雨》

傅抱石《潇湘暮雨》

最后,我放一个清朝的。属于直接描写风雨,并且在画面提示中超出一般的画面提示的霸气画作,作为结束。这就是清朝谢彬画的《风雨归舟》。都叫“风雨归舟”,这个可比前面几位那种就一条小船,或者就打个伞的小人儿“疯狂”多了。我们不但能看到瓢泼的雨,鼓荡的风吹木叶。还能看到张牙舞爪的大浪,和浪中塌了帆快遇险触礁的船。整个画面,无论是树木礁石还是水,都极其动荡。而且,更浪漫主义的是,画面正上方有一条动若雷电,呼风唤雨的龙!好了,希望在雨里看到这幅画的人们,也都能召唤出一条神龙来。

清 谢彬《风雨归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傅抱石名画欣赏|风雨归舟图、镜泊飞泉等10幅国画作品赏析
雨景山水这样写,才有诗情画意!
国画雨景应该如何塑造?其实有三种方式,你选了哪种?
清赏 | 风雨归舟图
春雨如丝,绣出花枝红袅:“春雨”诗词10首,国画雨景75幅
这一滴雨后,世界顿时明艳起来 | 雨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