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弗里兹洛杉矶艺博会 | 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

卓纳画廊荣幸宣布参加2020年弗里兹洛杉矶艺博会(Frieze Los Angeles),展位号 C14,带来一系列国际顶级艺术家的作品。

卓纳画廊将于近期连载介绍本届台北当代的展位亮点。本文将着重介绍展位上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的作品。

弗朗西斯·埃利斯

Francis Alÿs

弗朗西斯·埃利斯,2016

摄影 | Akam Shex Hadi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出生于比利时的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 (Francis Alÿs, b. 1959) 以其内容深入且媒介多样的创作项目著名,他的作品形式包括纪录片、绘画、摄影、行为表演及影像等。在埃利斯的艺术实践中,他始终将自己独有的诗意与极富想象的感性指向人类学和地缘政治的关注,这些关注围绕着针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及参与。艺术家本人将之描述为“一种由片段、隐喻或寓言组成的话语论证。”

作品预览


《卷/回卷》系列

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

《无题》,2012

木板上布面油彩

12.1 x 17.1 cm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这件作品来自艺术家2011年在阿富汗喀布尔拍摄影像作品《卷/回卷》(REEL-UNREEL) 时的一组相关绘画。《卷/回卷》为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所作,由艺术家与阿基玛尔·麦万迪 (Ajmal Maiwandi) 和朱利安·德沃 (Julien Devaux) 合作完成。作品的出发点是类似滚铁环的经典游戏:孩子们在街头用小棍保持铁圈的持续运动。在埃利斯的作品中,铁圈被电影胶片的卷轴所取代。作品中摄影机镜头跟随着一群兴奋的男孩,他们在喀布尔的山丘起伏间不断奔跑,其中一个男孩一边松开胶片卷轴一边在最前面带路,另一个则跟随其后把胶片收拢起来。作品的标题暗喻了西方媒体所刻画的阿富汗是一幅“既真实又不真实”(real/unreal) 的景象:在历经数十年的战争之后,阿富汗的日常生活及其民众在西方的描绘下,如何逐渐地成为了一种没有人性的虚构形象。

作品为艺术家为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所创作

《卷/回卷》,阿富汗喀布尔,2011

弗朗西斯·埃利斯与朱利安·德弗和阿杰马勒·迈万迪合作

装置尺寸可变(录像比例16:9)

单通道视频投影,19分28秒,彩色,有声

《卷/回卷》在展览现场,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2012

在这里,艺术家将彩条形状的图案置于画面最上层,底下描绘的是喀布尔低矮平整的楼房。这样的组合显见地将抽象与写实的主题进行了对比,体现出刻画战争之日常现实的困难重重。此外,这件作品还表现出埃利斯在2010至2012年间筹备并制作《卷/回卷》时所需处理的两种图像:“彩条”是影像工程师们常用的由电子生成的测试图案,它们被用在电视节目的间隔以修正屏幕的色度和亮度——因此埃利斯的画可被视作某种无效的图像测试;与之相反,艺术家的具象描绘以他在阿富汗当地的真实经验为基础。整组系列多以明信片大小为画幅,所刻画的日常场景为那些出现在主流媒体报道中的阿富汗形象做出了补充,而不再只是一味聚焦于近年来的暴力事件。而这件作品更例证了艺术家很难将他在阿富汗的经验转化成图像的无力感。如他本人所说:

“在那两年里,我不断地创作彩条绘画,这种痴迷已经成为我在阿富汗四处旅行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它们所反映的是我难以将自己的感受转译出来,又或者它们只是我能在家进行的一种疗愈练习,以便让我消化每次到访阿富汗所接收的信息洪流,都可由观众进行裁断。”

《龙卷风》系列

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

《无题》,2008-2011

木板上布面油彩,双联画

13.7 x 37 cm(整体)

图片由艺术家及卓纳画廊提供


这件双联画是艺术家在拍摄制作大型影像装置作品《龙卷风》(2000-2010年)的十年期间所进行的多项研究之一。《龙卷风》源自一个有趣的误会:埃利斯听到他的朋友们谈论堂吉诃德大战“风车”(西班牙语中的molinos de viento),也就是塞万提斯在1615年所作小说中那个善良但不切实际的英雄式主角,埃利斯误以为他们说的并非风车而是“龙卷风”(remolinos de viento)。艺术家由此受到启发展开了自己的探索,在旱季快要结束时,他前往墨西哥城南部高地,进入当地形成的旋风内部那块平和的风暴中心。在这十年间,埃利斯每年都试图进入旋风的涡流并用手持相机捕捉旋转的外部和平静的内部之间的强烈张力。由此产生的影像作品,如埃利斯和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纳 (Cuauhtémoc Medina) 所说,是“对乌托邦之抗争所行的旋绕错综的反思,而这样的反思的确就应该发生于风暴之眼当中。人在追求意义的过程中,其耐力无法通过计算进行控制,因为那样只会导向某种终结而非欲望的表达,作品所赞颂的正是这种求索意义的方式。” 


《龙卷风》在展览现场,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2010

这件作品描绘了一片干旱的风景,其上覆以文字——这种形式反复出现于埃利斯为《龙卷风》所做的诸多相关研究中。埃利斯在画面中用西班牙语写下不少字词,包括“动荡”、“抵抗”、“控制”、“秩序崩塌”、“荣耀的混乱”和“回弹”等,这些词指涉着有关现代性以及(有时通过混乱才得以达成的)进步的观念,它们也是艺术家贯穿整组创作进行检视的议题。

这件作品曾随埃利斯的大型巡回个展《一个欺骗的故事》先后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布鲁塞尔WIELS当代艺术中心(2010)、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及PS1分馆(2011)展出。此外,作品还曾于墨西哥城塔马约当代艺术博物馆、布宜诺斯艾利斯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歌斯坦尼基金会(2015)、古巴国家美术馆、多伦多安大略美术馆(2016)、黎巴嫩贝鲁特艺术中心和上海外滩美术馆(2018)展出。

近期展览现场


弗朗西斯·埃利斯已4度参展威尼斯双年展 (1999、2001、2007、2017),并且于2012年参展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

展览现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11

埃利斯获得国际顶级艺术机构的广泛关注:2010-11年,埃利斯的重要个展《一个欺骗的故事》在多个重要美术馆巡展,包括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布鲁塞尔威尔斯当代艺术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及其分馆PS1。2015-17年,埃利斯的个展《一个谈判的故事》巡回展览于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利斯、哈瓦那和多伦多等地的艺术机构。在过去十多年间,为艺术家举办过个展的重要机构还包括:首尔善宰艺术中心 (2018);东京都现代美术馆 (2013);都柏林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 (2010);伦敦国家肖像馆 (2009);迪亚艺术基金会 (2008);洛杉矶郡立美术馆 (2008-09);洛杉矶哈默博物馆 (2007);华盛顿特区的赫希洪博物馆和雕塑园 (2006) 以及法兰克福的Portikus当代艺术空间 (2006)。

展览现场,上海外滩美术馆,2018

2018年11月,埃利斯首次中国个展《消耗》举办于上海外滩美术馆,并且他的作品亦参展了第12届上海双年展《禹步》。同年,首尔的善宰艺术中心为艺术家举办了首次韩国个展,埃利斯另有两件作品呈现于第12届光州双年展上。

展览现场,威尼斯双年展,2017

《博莱罗(擦鞋布鲁斯)》系列在展览现场,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2007


展览现场,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2012

展览现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11

展览现场,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2010

展览现场,墨西哥城塔玛约现代美术馆,2015

展览现场,贝鲁特艺术中心,2018


《消耗》个展现场,上海外滩美术馆,2018

《直布罗陀航海日记》个展现场,韩国善宰艺术中心,2018


展览现场,东京都现代美术馆,2013

展览现场,布宜诺斯艾利斯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2015

展览现场,休斯顿艺术馆收藏,2016-2018

完整艺术家名单

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

哈罗德·安卡特(Harold Ancart)

黛安·阿巴斯(Diane Arbus)

卡罗尔·波维(Carol Bove)

罗伯·克朗布(R.Crumb)

罗伊·德卡拉瓦(Roy DeCarava)

马塞尔·扎马(Marcel Dzama)

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

伊萨·根泽肯(Isa Genzken)

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

奈特·娄曼(Nate Lowman)

奥斯卡·穆里略(Oscar Murillo)

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

乔克姆·诺德斯特龙(Jockum Nordström)

雷蒙德·帕提伯恩(Raymond Pettibon)

尼奥·劳赫(Neo Rauch)

约什·史密斯(Josh Smith)

阿尔·泰勒(Al Taylor)

黛安娜·塔特尔(Diane Thater)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

查尔斯·怀特(Charles White)

丽莎·约斯卡瓦吉(Lisa Yuskavage)


弗里兹洛杉矶艺博会

Frieze Los Angeles

卓纳画廊展位 C14


时间:2月14日-2月16日

地址:洛杉矶派拉蒙影城(梅尔罗斯大街5515号)


贵宾预览
2月13日 星期四 14:00-17:00(仅限邀请)

2月14日 星期五(时间详见邀请函/预售票)
公众日
2月15日 星期六 11:00-19:00
2月16日 星期日 11:00-18:00

关于卓纳画廊

卓纳画廊是位处纽约、伦敦、香港及巴黎的当代艺术画廊,现代理近60位在世艺术家和已故艺术家遗产,拥有过百人的专业团队。画廊自1993年创立至今,成功举办了众多具开创性的展览。卓纳画廊活跃于一级和二级艺术市场,一直致力于培育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当中许多已在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又有一本书让你了解当代艺术,这次能说明白艺术家都是怎么回事
艺术是什么?
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16位新锐艺术家(5-8)
艺术评论 | 英国泰特美术馆的热航:僵尸社会艺术史
盘点丨你必须知道的15位中国80后新锐艺术家
“农业科学艺术家”卡斯滕·霍勒:蘑菇通往另一个世界 | 异视异色|创想计划|来自VICE的艺术频道,全球顶尖艺术与科技的探索平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