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是什么意思?
  • 冲浪来了

    不惑就是对事物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较理性的看法
    所谓天命,其实就是客观规律。而知天命,其实就是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
    耄 耋 ,八九十岁称为mao(\)die(/)

    09-04-18 | 添加评论 | 打赏

  • 0

    tycwb921

    同意楼上说法。

    09-04-19 | 添加评论 | 打赏

  • 0

    gtsy2008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老人

    09-04-19 | 添加评论 | 打赏

  • 0

    家有添宝贝儿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

      孩童时期称为“总角之年”。

      女孩十三四称为“豆蔻之年”。

      女子许婚要结发上簪,因为古代二十许婚者少,十五许婚者多,所以这一特点就用来称呼女孩十五岁,叫做“及笄之年”

      女孩十有六岁就被称为“破瓜之年”。

      男子二十岁可以称为“弱冠之年”

      “而立之年“就指人到三十岁,”

      “不惑之年“就指人到四十岁,”

      “知命之年“就指人到五十岁,”

      “耳顺之年“就指人到六十岁。”

      八九十岁被称为“耄耋之年”

      人到百岁可以称为“期颐之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皇邢二《疏》皆说,此章是孔子隐圣同凡,劝人勤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字,音义皆同「又」字。古文句法,十有五,就是十又五,语体就是十五。孔子说:「我十五岁即志于学。」《毛诗传》说:「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依此解释,「志」就是心之所之,也就是一心趣向之意。「志于学」,就是专心求学。《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在童年,即知求学。此处孔子自述十五岁志于学,皇邢二《疏》皆据《白虎通辟雍篇》解释,十五是成童之岁,心志坚明,故自十五始志于学。刘氏《正义》据《白虎通》说,十五岁是入大学之年,所学的是经术。刘氏又据《礼记大学篇》所说,始于致知格物,终于治国平天下,皆是大学所学的经术。

      「三十而立。」皇《疏》:「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刘氏《正义》:「立,谓学立。」自十五岁,志于学,至三十岁,所学已成立。也就是学有根柢,有力,非外力所能摇动。

      「四十而不惑。」孔安国注,「不惑」,就是不疑惑。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不惑」,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立」,则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权变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刘氏《正义》引《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曰:「天令之谓命。」刘氏《正义》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

      「六十而耳顺。」郑康成注:「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皇《疏》:「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皇《疏》又引李充说:「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顺字,《说文》:「理也,损页川。」段注以为,自人之头顶至脚踵,如河川流通,至为通顺。顺之而后,始见天理,始着条理。由此可知,「耳顺」就是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闻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此是耳闻无碍之境。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的从字,作顺从讲。「矩」是端正方形的工具,《说文》作巨,引申为法度之义。孔子至七十岁时,顺从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顺心而为,自然合法,也就是动念不离乎道。

      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明儒顾宪成《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顾氏以为,孔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顾氏此说,大有道理。

    09-04-19 | 添加评论 | 打赏

  • 0

    从不说好话僖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6-10-19 | 添加评论 | 打赏

  • 0

    冲浪来了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
      "逾弱冠"——就是超过弱冠之年,换句话说就是二十出头了。
      "近而立"——就是接近而立之年,快要到三十岁了。
      顺便送你一些关于年龄的称谓: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标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鲐背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五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09-04-18 | 添加评论 | 打赏

  • 0

    海洋守望者

    就是古人对于各个年龄阶段应该达到的人生境界的一种认识

    09-04-18 | 添加评论 | 打赏

  • 0

    liminghang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09-04-18 | 添加评论 | 打赏

  • 0

    tycwb921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

      孩童时期称为“总角之年”。

      女孩十三四称为“豆蔻之年”。

      女子许婚要结发上簪,因为古代二十许婚者少,十五许婚者多,所以这一特点就用来称呼女孩十五岁,叫做“及笄之年”

      女孩十有六岁就被称为“破瓜之年”。

      男子二十岁可以称为“弱冠之年”

      “而立之年“就指人到三十岁,”

      “不惑之年“就指人到四十岁,”

      “知命之年“就指人到五十岁,”

      “耳顺之年“就指人到六十岁。”

      八九十岁被称为“耄耋之年”

      人到百岁可以称为“期颐之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皇邢二《疏》皆说,此章是孔子隐圣同凡,劝人勤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字,音义皆同「又」字。古文句法,十有五,就是十又五,语体就是十五。孔子说:「我十五岁即志于学。」《毛诗传》说:「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依此解释,「志」就是心之所之,也就是一心趣向之意。「志于学」,就是专心求学。《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在童年,即知求学。此处孔子自述十五岁志于学,皇邢二《疏》皆据《白虎通辟雍篇》解释,十五是成童之岁,心志坚明,故自十五始志于学。刘氏《正义》据《白虎通》说,十五岁是入大学之年,所学的是经术。刘氏又据《礼记大学篇》所说,始于致知格物,终于治国平天下,皆是大学所学的经术。

      「三十而立。」皇《疏》:「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刘氏《正义》:「立,谓学立。」自十五岁,志于学,至三十岁,所学已成立。也就是学有根柢,有力,非外力所能摇动。

      「四十而不惑。」孔安国注,「不惑」,就是不疑惑。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黄式三《论语后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不惑」,遇事可以行权,无可,无不可。「立」,则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权变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如刘氏《正义》引《汉书董仲舒传对策》曰:「天令之谓命。」刘氏《正义》说:「知天命者,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盖夫子当衰周之时,贤圣不作久矣。及年至五十,得《易》学之,知其有得,而自谦言无大过。则天之所以生己,所以命己,与己之不负乎天。故以知天命自任。命者,立之于己,而受之于天,圣人所不敢辞也。」孔子学《易》,乃知天命。吾人虽闻天命,未必能知,须先信赖圣言,以求知之。

      「六十而耳顺。」郑康成注:「耳顺,闻其言,而知微旨也。」皇《疏》:「但闻其言,即解微旨,是所闻不逆于耳,故曰耳顺也。」皇《疏》又引李充说:「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顺字,《说文》:「理也,损页川。」段注以为,自人之头顶至脚踵,如河川流通,至为通顺。顺之而后,始见天理,始着条理。由此可知,「耳顺」就是耳的功能已经通顺自己以及他人的心理,故能闻他人之言,即知他人的心意。此是耳闻无碍之境。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的从字,作顺从讲。「矩」是端正方形的工具,《说文》作巨,引申为法度之义。孔子至七十岁时,顺从心之所欲而不逾越法度。顺心而为,自然合法,也就是动念不离乎道。

      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明儒顾宪成《讲义》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顾氏以为,孔子自十五志于学,至四十而不惑,是修境。五十知天命,是悟境。六十耳顺,至七十从心,是证境。顾氏此说,大有道理。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年龄的代称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祥解
    古今“人生年龄”传统称谓大全
    古代人对各个年龄段的称呼分别是什么?
    3第三章 人生年轮絮语(1)
    有关青葱岁月的说法!平时总有一些简要的词语来形容一段时期的特点!我记得好像16岁(中学时代)就叫做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