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万小时陷阱

一万小时定律是某美国作家在畅销书《异类》中提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来自科学界的佐证是,某英国神经学家认为,人类脑部确实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去理解和吸收一种知识或者技能,然后才能达到大师级水平。顶尖的运动员、音乐家、棋手,需要花一万小时,才能让一项技艺至臻完美。


任何一件事,都既是原因又是结果。如果只看到它是下一件事的原因,而没有看到它是上一件事的结果,那就瞎了。


一万小时训练可以造就一个高手。什么原因导致某些人能积累一万小时的训练?既然坚持一万小时就能成为高手,为什么大部分人仍然不能坚持下来?毅力这两个字是答案吗?


《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每天看书2小时,成名前坚持了15年。盖茨13岁接触电脑,痴迷于程序设计,直到20岁创业。菲尔普斯每天游泳8小时,参加奥运会前坚持了6年。有几个人能做到?


当一个人在一件事里获得快乐,他自然可以持续一万小时。如果一个人在一件事里只感受到痛苦,他怎么可能持续一万小时?如果盖茨去练游泳,菲尔普斯设计程序,乔丹练拳击,泰森打篮球,他们都可能坚持不了一万小时。不要以为高手都是受虐狂。


坚持是一个极具误导性的词。有些人一直在享受,有些人在煎熬,那些煎熬的人不懂得另一些人的享受,于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觉得他们是在“坚持”。然后更多人盲目的开始经历煎熬,以为自己在“坚持”中走向伟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坚持一万小时是一个结果。原因可能是某人在某件事上具有天赋,他能从这件事上获得快乐。那些整天叫苦喊累却仍然打鸡血一样干活的创业者,他们从这些苦和累中得到了某种极大的快感。苦和累是说给别人听的,快感是自己体验到的。


于是《异类》这句话是错的:“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正确的说法可能是,持续练习塑造了天才,而天资不凡让持续的练习成为一种享受。


落脚点不在一万小时的训练,而要往上走,寻找到自己的天赋。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有一种典型的错误。当我们为一个事情找到一个原因时,我们就不再寻找原因的原因。因为这个错误,常常把更本质的原因忽略了,甚至于把那些道出更本质原因的人看成傻瓜或者骗子。真是愚不可及。比如基因科学让人们自以为找到了人的智力和健康的原因,甚至觉得通过改变基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却很少有人追问:那基因是由什么决定的?基因决定论跟一万小时定律是一样的肤浅。


因果是一连串事件。可以说永无尽头。原因的原因的原因是什么?一直问下去,像小孩子那样,会发现我们如此的无知。整天坐在井底,以为这就是天下。


行业内都说阿里的投资风格是掠夺,腾讯是赋能。大家不免觉得腾讯比阿里和善和高明。但往上游走,这是业务决定的。阿里做的是交易,需要流量。腾讯做的是社交,有多余的流量溢出。到这一层,就不会对阿里和腾讯以及马云和马化腾有什么感情色彩了,都是在商言商,愿打愿挨。但再往上游走,为什么老马做了交易,小马做了社交?他们一开始有什么不同?


你有没有觉得老马像火,高调,升腾,神明。小马像水,低调,沉潜,务实。交易这种业务就像火,火需要消耗原料,交易需要消耗流量,火过之处寸草不生。社交这种业务像水,往低处走,滋养万物。火若神明,高举高打,老马创业之初就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水则务实,顺着地形走,小马创业之初没啥大想法,选了个相对最熟的业务,还差点把公司卖掉。这样看起来,两个人各自选的业务,各自的特点,是一开始就有谱的。这就回到了天赋,就像盖茨是设计程序的,乔丹是打球的。


再往上游走,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天赋?是爹妈吗?这肯定不对,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爹妈能够影响,但不能决定。是随机的吗?随机倒是一个万能答案。但既然谈因果,就没有随机这回事,随机和因果是不兼容的。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无论如何,我都确信,上帝不会掷骰子。”这是爱因斯坦被引用最多的警句之一。我的理解是,宇宙是因果决定的,不是随机的。量子物理学发现有微观粒子的状态是随机的,不确定的。有人就认为随机是宇宙的一种特性。但爱因斯坦不同意,他认为“上帝不会掷骰子”,他认为随机的现象只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背后的因果。


有人因此把爱因斯坦说成是反量子理论并且“脱离潮流”的,其实是误解,爱因斯坦只是一个不断追问为什么的真正的科学家。一位科学家说,如果随机是宇宙法则,那就意味着科学的终结。爱因斯坦的过人之处,是把所有的理论,包括他自己的,都当做是更高级的理论的垫脚石。那些相信一万小时定律和基因决定论的人自然难以理解。


如果要给天赋这个结果找一个原因,那很可能要去跟上帝这个“第一因”沟通了,或者,就得承认前世了。其实不管信不信上帝,有没有上帝,前世都是一个共同的可以接受的解释。我们在出生之前经历了很多次人生,它们决定了我们现在的天赋。老话讲,书到今生读已迟。


有没有前世,是一个重要得不能再重要的问题。它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共同的源头。如果有前世,那就会有后世。这会改变我们的一切人生观。企业家们老说一句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如果这些企业家没有花精力去搞清楚有没有前世,无论企业做得多大,企业战略多牛掰,都是人生战略上的懒惰。可怜悯者。


世俗的强人一定是讲因果的。如果不讲因果,还苦哈哈的努力思考和干活干啥,若是随机的,靠运气就行。强人的牛掰,常常是提前洞察了别人未知的某种因果。这些讲因果的人自然是最倾向于搞清楚天赋来自何方,是不是有前世的。


可有趣是在现实里,不在少数的世俗的强人,是人生战术上异常勤奋却战略上懒惰的可怜悯者。举一不能反三,一闻不能千悟。跟那位制造一万小时定律而大红大紫的老兄本质上一样。



                  赞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霍金和无上帝的宇宙:如果抛开因果来看宇宙?
因果定律
陈嘉珉:表层,深层,外层——人类人知的三个层次(二)
我和爱因斯坦之间只差10000个小时?
1万小时定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好书推荐】天赋与努力是怎样的关系——《运动基因》精华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