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证思考67:咳嗽治疗一席谈(2)|仲景学术
11关于小青龙汤:
历代医家对这张方剂太推崇了,推崇到我们都觉得有点过分。临床上寒咳多用本方。如果是单纯表寒,用三拗汤、麻黄汤,如果表里皆寒,就用小青龙汤。我多用小剂量,我体会小剂量是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的,剂量过大反有伤阳气,耗阴精之嫌。老子说:柔弱胜刚强,中医临床处方也存在柔和刚这两条路子,并且这两条路子都能走得通,但从境界来讲,柔的境界高于刚。犹如中国武学,上乘武功往往不依靠蛮力,而是依靠活力、柔力。有些咳嗽病程长,而且反复发作,辨证可以辨出一大堆,小青龙汤就能治这种难治性咳嗽。

滞留的(太阳)风寒可以郁而化热(少阳)、生痰(阳明)。从治病求本的角度来说,少阳热和阳明痰的出现都是由太阳寒所引起,治疗时着重是散寒。这种郁滞住的寒单用麻黄是不够的,必须加上桂枝、干姜、细辛。那么化热了怎么办?我们可以在小青龙汤基础上加清少阳热的药。只有将寒邪散出去,咳嗽才有可能彻底好。只要有寒,我们就能用小青龙汤,有无饮、热、痰、虚、瘀都不重要。当然使用时还得慎重,慎重主要是加减,包括剂量的加减,药物的加减。喻嘉言说过青龙为神物,最难驾驭。张锡纯用小青龙汤35剂后改用从龙汤,提示我们既不要畏首畏脚,也不要孟浪无畏。许多医家认为小青龙汤方中用药核心为干姜、细辛、五味子。陈修园认为小青龙汤中所有药物都能加减,但这三味不能动,他把这三味药拿出来放到别的地方也很好用。他在《医学实在易》中出了两张治咳嗽的方子,一是小青龙汤,一是小柴胡汤。前方用治内外合邪之咳嗽,后方用治百药不效的咳嗽。如果我们从脏腑辨证,你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两张方的。

12关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治桂枝汤证加咳嗽。

13关于麻杏石甘汤:
治寒包火的咳嗽。有人大夏天到阴冷的地方去乘凉休息,有人睡着热炕吃冷饮,完了就开始咳嗽,多为寒包火的格局。我不喜欢用石膏,因为石膏要先煎,麻烦,我用黄芩。有人说这种用法不对,黄芩是苦寒的,石膏是辛寒的,这是岳美中先生说的,说的是对的。可我用黄芩的“寒”,加上僵蚕、蝉衣的“辛”,这样一配,就出来辛--寒了。嫌僵蚕、蝉衣力量小,可再加防风。叶天士特别喜欢用麻杏石甘汤。这张方除治寒热外,还着眼于调整肺气的宣、降运动,因此,配伍十分重要。张锡纯用此方,石膏的用量恒为麻黄的十倍,这个配伍比例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但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 宣肺:麻黄、防风、蝉衣、僵蚕
降肺:炒杏仁
2)肺热:生石膏或黄芩
3)痰浊-----

14关于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治咳嗽不好理解。《伤寒论》小柴胡汤方的或然证里有咳。治哪种咳?书上说治三焦咳、少阳咳。啥叫三焦咳、少阳咳,不好说。但《伤寒论》条文中说用了小柴胡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说明小柴胡汤能让三焦气机通畅(注意!反复思考!)。如果这个咳嗽是由于三焦气机不畅而致肺失宣、降引起的,那么小柴胡汤治咳也就说得通了。不需要见到寒热往来等症,如果这个咳嗽病人用了很多药,效果不好,拖得时间长了,有脉弦、口苦,这就足够了,说不定就治好了。《伤寒论》中治咳去人参、生姜加干姜、五味子。我在临床上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15关于二陈汤:
任应秋先生治痰湿咳嗽常用此方。痰湿咳,多见于小孩,感冒用过药后烧退了,咳嗽也减轻了,但就是每天早晨起来咳嗽,这是伤了脾胃了,这种咳嗽是为了排痰,实际上是痰病,把痰解决了,咳嗽也就好了。这种情况下,二陈汤很管用。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证型加减变化,如麻杏二陈汤、柴芩二陈汤、桂芍二陈汤,芩连二陈汤、桔杏二陈汤、麻杏二三汤等等。我们熟悉的清气化痰丸就是由二陈汤加减来的。三子养亲汤也是治痰湿咳嗽的,老人常用。

16关于黛蛤散:
治肝热犯肺咳嗽,也就是木火刑金的咳嗽。我在临床上见得不多,不知是我不认识还是真的不多见,偶尔会见到个别丹栀逍遥散证。考虑有肝火时,我会在方中加一点龙胆草。

17关于养阴清肺汤:
很多人治内伤咳嗽喜欢用,但用错的机会比较多,用错是指把邪留住了,用这张方的前提是基本上无邪,至少要保证舌苔偏少,脉偏细,而这类病人不多,因此用这张方的机会不多。

18关于都气丸:
用于肾咳。此方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了一味五味子。对于咳嗽,医生敢用养阴清肺丸,但经常想不起都气丸,治咳嗽总觉得离了肺不好使,但如果面前这个咳嗽实在治不好,并且多少有点肾虚,那就应该把治疗思路转移到肾上去,当然这比较难,因为肺失宣、降对我们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19关于金水六君煎:
张景岳在二陈汤基础上加了当归、熟地,就变成了金水六君煎,用于少阴有亏虚,阳明有痰湿的咳嗽病人,即:肺失宣降 + 阳明痰湿 + 少阴亏虚的病机结构。裘沛然先生在《壶天散墨》中说到,一开始他对熟地治疗痰证没感觉,见到病人有这么多痰,怎么敢用熟地?后来发现有一部分痰证怎么也治不好,没办法就用上熟地了,发现反而痰变少了,原来这个痰是由下焦水泛而来的。他认为熟地剂量小了会腻膈,量大了反而直奔下焦去了。腻膈和剂量的关系,我至今没试过,古人用熟地时喜欢配苍术或砂仁。

20关于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治内伤脾胃致咳嗽者,用补中益气汤。春月加佛耳草、款冬花;夏月加五味子、麦冬;秋月、冬月加不去根节麻黄。若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参;初病者,勿去之。临床上,当我们对这个咳嗽辨出补中益气汤证时,不要怀疑,放心去用,易水学派的四时用药法,现代已经很少有人会用了。(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建忠治疗咳嗽经验整理篇|经方医话
咳 嗽 辨 证 选 方
治疗哮喘,该如何控制中药的剂量?
曾庆明教授经典病案之哮喘
小青龙汤
每日一方~小青龙汤~《伤寒杂病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