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理学:胰液和胆汁

2011 年第152 题 生理学 X 型题


胆汁在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中的作用有

A. 酶解蛋白质

B. 乳化脂肪

C. 运载脂肪分解产物

D.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题目解析


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的作用:


1. 促进脂肪消化:胆盐、卵磷脂、胆固醇均可作为乳化剂降低脂肪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进而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促进脂肪分解消化。(B 对)


2. 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促进脂肪分解产物和脂溶性维生素掺入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混合微胶粒(胆盐、卵磷脂这种双嗜性分子,可在水溶液中聚合形成疏水面朝内,清水面朝外的一种颗粒),有利于吸收。(C、D 对)


3. 胆汁不含任何消化酶,不能酶解蛋白质(A 错)


本题可参考《生理学》人卫 8 版教材 P190。


本题答案

BCD


考点讲解


【2016 年大纲 生理学(六)消化和吸收 4. 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小肠运动及其调节】


本题的音频讲解请点击这里哦


一、胰液


1. 胰的分泌功能


(1)内分泌与糖代谢有关


(2)外分泌


腺泡细胞分泌胰酶;导管细胞分泌 HCO3- 和水分。


2. 胰液的性质


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分泌量 1~2 L/d,PH 7.88.4。


3. 胰液的成分及作用


(1)无机成分


① 主要阳离子:Na+K+Ca2+(胰液浓度与血浆浓度相近,比较恒定)。


② 主要阴离子:HCO3-Cl-(浓度随分泌速率而定),HCO3- 能中和胃酸,保护肠黏膜,且造成的弱碱环境为消化酶提供适宜 pH 环境。


(2)有机成分


主要是蛋白质,由多种腺泡细胞分泌的消化酶组成,具有很强的消化能力主要包括:


① 胰淀粉酶:有活性,水解淀粉为糊精、麦芽糖。


② 胰脂肪酶:有活性,分解三酰甘油为脂肪酸、一酰甘油和甘油,其脂肪消化需辅脂酶的帮助。


③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存在,活化后分解蛋白质为多肽和氨基酸。其中无活性的胰蛋白酶原在肠激酶作用下激活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原被胰蛋白酶激活。


④ 其它:羧基肽酶(作用于多肽末端肽链,释放具有自由羧基的氨基酸)、RNA 酶(水解核酸为单核苷酸)、DNA 酶(水解脱氧核糖核酸为单核苷酸),它们均以酶原形式存在,被糜蛋白酶激活。


注意:胰脂肪酶、胰淀粉酶是有活性的,而蛋白水解酶(包括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羧基肽酶)核酸酶均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需要被激活。


4. 胰液分泌的调节


非消化期胰液几乎不分泌,进食后胰液分泌,所以食物是胰液分泌的自然因素。进食时胰液分泌受神经体液因素的双重控制。


(1)神经调节


食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由迷走神经传出作用到胰腺腺泡细胞引起胰液分泌(量少酶多),也可以通过引起促胃液素释放,间接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2)体液调节


① 主要是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



② 其它:促胃液素和血管活性肽分别发挥与缩胆囊素和促胰液素相似的作用。


二、胆汁


1. 胆汁的性质


胆汁由肝细胞分泌,分泌量为 800~1000 mL/d,pH 7.4,胆囊胆汁 pH 6.8。


2. 胆汁的成分


① 水分:97%。


② 无机成分:Na+K+Ca2+HCO3-


③ 有机成分:胆盐(最重要成分,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胆固醇(肝脏脂肪代谢的产物)、胆色素(血红素分解产物,决定胆汁颜色)、卵磷脂等。


④ 不含消化酶。


3. 胆汁的作用


① 促进脂肪消化:胆盐、卵磷脂、胆固醇均可作为乳化剂降低脂肪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进而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促进脂肪分解消化。


② 促进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促进脂肪分解产物和脂溶性维生素掺入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混合微胶粒(胆盐、卵磷脂这种双嗜性分子,可在水溶液中聚合形成疏水面朝内,清水面朝外的一种颗粒),有利于吸收。


③ 中和胃酸:胆汁呈弱碱性。

④ 促进胆汁自身分泌:通过肠肝循环(随胆汁进入肠内的胆盐95% 在回肠末端被吸收入血,经门静脉回吸入肝)重吸收胆盐,可直接刺激肝细胞合成分泌胆汁。


⑤ 微胶粒中的胆盐(最主要是卵磷脂)是胆固醇的溶剂,可防止胆固醇析出结石。


4. 胆汁分泌与排出的调节


食物是自然刺激物,由强到弱为高蛋白食物>高脂肪和混合食物>糖类食物。胆汁分泌排出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


(1)神经调节


进食对消化道黏膜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


(2)体液调节


有多种体液因素参与调节胆汁的分泌和排出,如下:


① 促胃液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直接作用肝细胞,也可引起 HCl 分泌作用于十二指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促进胆汁分泌。


② 促胰液素,促进胆管上皮分泌大量水和 HCO3-


③ 缩胆囊素,引起胆囊强烈收缩和 Oddi 括约肌舒张,促进胆汁排出;也有较弱的促胆汁分泌作用。


④ 胆盐,可促进胆汁分泌。


三、小肠的运动及调节


1. 小肠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


发生于整个小肠平滑肌的消化间期和消化期,是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空腹存在,进食加强,使小肠保持一定的形状、位置、紧张度和腔内压,有利于吸收的进行。


(2)分节运动


发生于被食糜充盈的小肠段的消化期,小肠分节段进行交替性收缩和舒张,混合食糜和消化液,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推进食糜。


(3)蠕动


发生与任何部位的小肠的消化期,具有蠕动慢、传播近、食糜移动慢的特点,能够缓慢推进肠内容物。


(4)蠕动冲


发生与梗阻或感染的小肠,发生强烈快速的蠕动,能够快速的推进肠内容物。


2. 小肠的分节运动


(1)概念


分节运动是一种以肠壁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的运动。表现为食糜所在肠道以一定间隔交替收缩,分隔食糜为许多节段,随后原收缩处舒张,原舒张处收缩,使原来节段食糜分为两半,邻近两半重新合成新的节段。如此使得食糜不断分开、混合。


(2)特点


① 空腹时分节运动几乎不存在,食糜进入小肠后逐渐加强。


② 各部频率不一,上部频率高于下部。


(3)生理意义


① 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


② 增加食糜与小肠接触,不断挤压肠壁促进血液、淋巴回流,有助于吸收。


③ 分节运动本身对食糜推动作用很小,但由于频率梯度存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 小肠在消化期间的运动


与胃相同的周期性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由胃的 MMC 传播形成,意义与胃相同。


4. 小肠运动的调节


主要受肌间神经丛的调节。


① 神经调节:副交感神经兴奋肠壁运动加强,交感神经作用相反。


② 体液调节:促胃液素、P 物质、脑啡肽、5-羟色胺可促进小肠运动。促胰液素、生长抑素、肾上腺素可抑制小肠运动。


5. 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平时保持轻度收缩,使回肠末端压力高于大肠,防止小肠内容物过快进入大肠并防止大肠内容物倒流。肠内容物对盲肠的机械刺激可通过壁内神经丛的反射使回盲括约肌收缩。


思考题


迷走神经兴奋、促胰液素、缩胆囊素在促进胰液分泌时,在胰酶量、水分和碳酸氢盐含量上分别具有什么比例特点?为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体的消化系统
Person Two[消化系统]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生理学】小肠内消化
小肠的结构与功能(图)
医生不会告诉你的,那些关于小肠的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