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海拾贝1:学写五、七言律诗的几个要点

律诗,是初唐才出现的,五言律诗一般以王绩的《野望》为早期代表作;而七言律诗的格式是沈佺期和宋之问二人奠定下来的,所以,在初唐诗史中,以沈宋齐名。在此之前,虽然也有五、七言四韵,但还不能成为律诗。

关于怎样写律诗,根据自己的体会,觉得初学者,应掌握如下几点:

 

1、各联的作用


首联:是散联,也可以对仗。要点题(第一句或第一、二两句点题);

颔联和颈联:要对仗;

尾联:是散联,要收尾。

总之,四联要完成启、承、转、合四个步骤。

 

2、对仗的基本方法


可以是正对,即上下两句各自独立,没有联系,是最低级的对法;也可以是流水对,即上、下两句各自不完整,整联才完整。是较高级的对法,也叫“十字对”。

 

3、韵脚


严格地讲,要用古韵,一般指“平水韵”。但由于古人对文字的发音有许多与现代不同,不好掌握,许多人主张用现代人的发音来用韵,这又涉及到对古诗的读法问题,所以是个很复杂也很麻烦的事情。我的主张是读古诗要用平水韵,而自己写诗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发音入韵,把阴平、阳平划为平韵,把上声、去声划为仄韵,没有古韵中的入声韵,这样就好掌握了。

五、七言律诗共有四个韵脚,在第二、四、六、八句尾。如第一句也入韵,则有五个韵脚,但第一句尾称作起韵,不算入正韵。



 

4、诗格


一首诗的第一句,特别是第一句的第二个字确定下来,这首诗的格律也就确定下来了。故五言律诗有两句歌诀叫做:“平起仄收”,“仄起平收”。这里,“起”指第一句的第二字,“收”指第一句的第五字(最后一字)。七言律诗的两句歌诀是“平起平收(第一句第二字平韵,第七字平韵)和仄起平收(第一句第二字仄韵,第七字平韵)”。

 

5、对仗、和声和协韵


对仗:表现文字美;

和声和协韵:表现音乐美。

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篇》中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有两句歌诀:对五言律诗叫“一、三不拘,二、四分明”;而对七言律诗则叫“一、三、五不拘,二、四、六分明”,(但这里的不拘不是绝对的,对初学者可以这样不严格的要求)。

 



6、诗的中心


笔者的理解,一般来说,律诗有两个中心,思想中心在首尾两联,但要通过中间两联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概念。而艺术中心在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工整,一联抒情,一联写景或一联虚写,一联实写。不要四句平行。

 

7、诗腰


诗有两个腰。每一句中,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是一句的腰。腰的平仄失粘,就是犯了“蜂腰”之病,是声调八病之一;另一个腰是在整首诗中,律诗的第三、第五句都是腰(绝句是在第三句)。这两处的平仄不合声律,称为“折腰体”不算诗病。

 

8、拗句


读起来不和谐的句子叫拗句。五言诗的第三、四、五三个字或七言诗的第五、六、七三个字都用平韵或都用仄韵,就叫做拗句。所以一、三、五不拘是有条件的,遇到拗句时应尽量避免。

此外,还有句型、修辞、炼字、诗病等,需要逐步掌握。

 

注:这是1990年夏给喜欢学习写诗的朋友讲课的讲稿提纲。记得另有一个“诗之八病”的讲稿,已经遗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押韵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怪不得中国诗歌如此有魅力,涨知识了
《怎样才能写好诗》(下)
什么是格律诗?
骏言说诗:格律知识入门篇(20)七言律诗的篇章格式
律诗写作经验谈(1)
关于律诗的基本(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