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是破题关键

  我国农业一直面临着效益不高、竞争力不足的困难,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提高比较收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激发新型业态产生、扩大农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措施。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表述,在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度进入公众视野。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怎样的改革?从会议公报中可以看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对大宗农产品进行去库存,调整粮食供给;另一方面,除了保障农产品数量充足外,中央目标是通过政策改革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具体包括降低成本来提高价格竞争力。与此同时,要在质量安全上满足消费者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本次会议指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为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日,财政部、农业部在全国选择10个省,围绕水稻、小麦等口粮作物以及部分农业特色产业,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据了解,目前,相关省份三产融合政策正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将推动种植业向下游延伸,推动生产、储运、加工、销售融合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有农业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破题的关键。只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真正让利于生产端农民,使农业的生产和市场相匹配,才能充分挖掘农业的产业价值,这也将成为今年农业政策调整的主要着力点。

  ■■农业生产为何要

  “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原本更多用于工业领域的词语也让业内耳目一新。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等词语,意味着当前的农业问题将以更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上述农业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有业内专家表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迫切需要加快结构性改革,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而“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切中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6年度我国玉米、小麦、稻谷库存合计高达2.54亿吨,将创历史最高纪录。以棉花为例,2015年度我国棉花库存占全球库存的50%左右,自2013年以来棉花库存连续三年超过1000万吨,近两年国内棉花与进口棉花价差很大,棉花高价收储国家潜亏在600亿元以上。此前,中国每年仅粮食储备的亏损就达600亿元以上,再加上农民的补贴,总供要超过千亿元。

  与此同时,国内国际农业资源配置扭曲问题很严重。国内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差距很大,以粮食价格为例,2010年以来国内小麦现货价比国际现货价高出1000-1200元/吨,稻谷高出1100-1600元/吨,玉米高出900-1200元/吨。如此高的粮食生产成本,在国际上完全不具备比较优势,只能是增产越多,亏损越多。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产品供求关系由偏紧向偏松转变越来越明显,农产品市场价格结束了以前连续多年明显上涨的阶段。粮食面临产量高、库存高和进口规模大等供给偏多的新难题。”李国祥表示,随着农产品市场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面临农产品销售不畅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感到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稻强米弱”和“麦强面弱”等格局已经持续多年,生产成本高企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一大顽疾,进一步加剧国内外粮价倒挂形势,长此以往,将危及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他认为,目前我国农产品缺乏价格竞争力,农业生产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租金高,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加快流转,租金成本上升速度快;二是人力成本高,未形成适度规模化经营;三是物化投入高,农药、化肥滥用现象严重。

  “要想解决这三个问题,首先在土地制度上,引导土地股份合作制,让农民以入股形式参与分红,调低人们对流转土地租金上升的预期;其次是促进农业机械化,以机械替代劳动降低人工成本;第三是提升农田施肥方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效率。”李国祥说。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也公开表示:在供给层面,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数量上说,中国已经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从质量上看,中国高端农产品的丰富程度显然还不能满足需求。与此同时,农药残留、水源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未来政府加大“三农”领域的改革力度,在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上做文章,最终让农业变成一个真正赚钱的行业。

  ■■“三产融合”是农业发展大趋势

  事实上,“三产融合”的概念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正式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亦强调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就在本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前一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重点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会议指出,将鼓励多种融合方式的探索,发展大田托管、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市场化服务;壮大多元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要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建立利益联合机制,强化龙头企业连农带农与国家扶持政策挂钩的激励机制;强化政策支持,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投资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农产品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

  在李国祥看来,我国农业一直面临着效益不高、竞争力不足的困难,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提高比较收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激发新型业态产生、扩大农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措施。

  “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已经调整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这意味着除稻米、小麦和玉米等少数主粮外,国家不再对国内农产品自给率设限,并且把适度进口作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李国祥表示,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必须面对国际激烈竞争,无论是国内农业生产能力提高,还是农业走出去,或者利用国际市场,没有国际竞争力的将难以生存和发展。

  同时,他表示,过去,我国农业发展比较注重数量增长,目前看来片面地追求农业增产已经不合时宜。另一方面,过去农民生产农产品的销售和收益,政府承担很大的责任。托市收购政策已经实施多年,弊端日益显现。

  “从我国越来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仍然指望政府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地收储粮食等农产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李国祥表示,以后政府将不再对农产品市场运行进行直接干预,农产品供给主要由市场力量来决定,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创新在国际竞争、资源环境压力和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走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李国祥介绍,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农业占本国GDP比重在1%—2%,但因其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很发达,就打开了农业影响度,占比很低的农业却能带动比重占到10%左右的产业。对于目前面临增产不增收、比较效益过低的我国农业而言,“三产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据悉,目前农业部、发改委等多部委正在牵头制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有望在年初出台,同时这部分内容也将成为农业“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来源:人民政协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之二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
农业供给侧改革下单:加快大众农产品去库存
【提醒】事关亿万农民利益!农业部发大招,这五件事你要知道!
三产融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又该怎么办?
着力供给侧培育新动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