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详情

第一幅作品《湖水中的木桩》

刘京老师:

1、构图巧妙,色彩和谐;
2、画面中木桩由近及远的排列线条把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强化了画面的纵深感;
3、弱光拍照增强了湖面的平静感从而突出了画面的主题—木桩;
4、如果不看标题,让人感觉湖中排列的木桩是某种生物在行进,充满了生命力。




艾静老师:
慢门黑白极简摄影,对角线构图,简约静谧。
摄影是减法,简即是繁,极简主义摄影就是将这种理论发挥到极致的呈现。
我们来赏读这幅作品,简单的画面,单一的颜色,在摒弃了一切杂物和色彩的干扰之后,呈现出别样的空旷之感,带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黑白摄影是对明度的把握调控,黑白更注重作者主观内在的表达。该幅作品黑白灰层次过渡柔美,留白恰到好处,独特的意境感油然而生。
问题:关于点线面构成问题。
摄影是研究点线面构成之美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而极简摄影是将这构成之美发挥极致的摄影。
画面湖水中的木桩点状连接成一条贯通线,贯穿画面,造成画面切割感,这是摄影中非常忌讳的一件事情。
如果是对角线上下对称构图,左上角木桩用于打破这种对称,是可以理解的,但依然需要对木桩的取景有所取舍,恰到好处的点到即止是我们以后摄影时需要注意的。

但画面所有元素基本都偏于左边,右侧相对较空白,画面略显失衡。





崔伟立老师:
在不同摄影人对摄影的解读中,我们知道了摄影是“凝固时间”的一种艺术形式,人们通过摄影行为凝固住了某一时间“断面”上的纯、真和自然(超自然的)那一瞬间,而使摄影最终成为了一种艺术表达形式。
在5月2日的群活动交流中,我们又认识了日本的摄影大师杉本博司,他巧妙地通过超时间曝光将“时间”这一维度融进了摄影师艺术中,使摄影有了“四维”表现手法。
《湖水中的木桩》重点表现在一个“慢”字上,为了追求这个“慢”,作者选用了极小的光圈16和最低的感光度8,(我无法理解这个8,如果是相机,我怀疑是80;如果是手机,那我只能认为是最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设备能够提供的最长曝光时间。
一秒的时间不仅使波澜的湖水“平稳”了下来,还给画面带来了一种安静缓冲的情绪,再加上大片留白的素色背景,让我们感觉到“时间”在画面中在流动,这就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如果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深入解读的话,就会发现画面中的“慢”表现得还不够彻底,您甚至想看看2秒下的湖面,或者3秒乃至N秒下的湖面,这正是这幅作品给您带来的“创作冲动”,由此也可以评判这幅作品是成功的、优秀的。
这幅作品很好地诠释了“拍风光片不是拍风景,而是拍心情,解说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
希望大家能对“贯通线”给以一些理解和分析,能在画面中避开贯通线时,还是尽力避开吧!








第二幅作品《嬉戏》

艾静老师:
非常非常唯美的一幅画意摄影作品,先给您点个赞。
鸳影浮水红鱼闹,春色无声入画来。
一实一虚间亦动亦静,透着中国古典艺术的韵味,作者对中国花鸟画一定也很喜欢,并且后期PS功底非常棒,对画面进行艺术再加工后,呈现出独有的画意美感。
不知道是一底完成,还是两底合成,若是一底完成,再给您一个大大的赞,耐心度+基本功+预判力=稳准狠。
小瑕疵,既然已经做后期了,就做干净呗,鸳鸯脖子位置多出来那一小段鱼尾,应该在后期抹去就更完美了,我用PS后期修了一下。

再次向作者学习。




崔伟立老师:
面对湖面上慢慢游动的鸳鸯,和它周围不时“掠过”的锦鲤,仅有“我要拍下来”的冲动是远远不够的,细读作品,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对快门速度的理解及对曝光时间的驾驭能力,而在M档上的这些调整都需要在“看到”后的极快时间内给以完成。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什么是“有心”呢?
说白了,有心就是自学,接受到了新信息,有心就是“琢磨”,并在“琢磨”中汲取信息中的有效成分,使这些成分变成自己的一种感悟,并通过实践将感悟变成了经验和习惯。
疑问一:1/200秒就能将说水中鱼的游动虚化吗?
我不在现场,我“不知鱼之乐”。我即使在现场,“我非鱼,我安知鱼之乐。”
所以我只能回答,1/200秒的快门速度取决于作者对现场环境中“鱼”与“鸳鸯”的观察,取决于作者想追求的表现效果,作者做得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把动与静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疑问二:黑背景是怎么来的呢?
因为我不在现场,不知道现场的光比环境,更看不到相机M档时取景器里“测光游标”的位置。但放大作品后可以看到作者在PS后期中的强大能力。
疑问三:M档好用吗?
我只能回答您,作者已经将手里的相机玩透了。








第三幅作品《抗疫赏花》

艾静老师:

我一句话点评吧:平实的拍摄手法,从画面中人物精神面貌来说,表达得不是很明确。
虽然知道在赏花,但手指挡住了花瓣,细节很重要。
细节决定一切。




崔伟立老师:
当镜头面对一个陌生人时,一定要多问问自己“我拍他(她)干嘛?”,当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时,千万不要按下快门。
防疫,没错,那个口罩说明了这是一个非常时期,照片具有某种纪实意义。
赏花?
在赏吗?那这个人物“赏”心“悦”目的情绪呢?
在抗疫赏花四个字中,最关键在于“赏”字要作准作透,不能有半点不认真。
这半点不认真不仅来自于摄影人对摄影的理解,也来自于模特对“赏”的理解和把握,必要时摄影人是必须跟模特沟通的,将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告知模特,然后摄影人与模特共同完成《抗疫赏花》的抓摆结合,力求拍出全品或精品。
别跟我争论“抓拍”“偷拍”最好,“抓摆结合”次之,“摆拍”最差,这样的争论一点儿意义都没有。
您喜欢看电影吗?
电影都是导演和演员经过长时间的探讨,然后进行表演,摄影师拍的就是演员在镜头前的“表演”,真实不真实,在于故事情节及演员对故事的理解,在于“演得好”。
人像摄影亦然。
接第二幅作品点评:看电影,也是一种琢磨和自学的过程。




第四幅作品《双雀缘绿柳》

艾静老师:

鸟是好鸟,柳是嫩柳,就是败在拍虚了。
长焦端慎用大光圈,300mm,F5.6,物距不足时景深会很浅,麻雀又很灵动,要给它的活动范围留出足够的景深。
拍摄阴面的小鸟时,为了提升快门速度,又不得不提高感光度,2200的高感造成画质受损在所难免,建议依据自身相机选择拍摄时光线环境,选择拍摄题材,若画质不能接受,可以选择不拍。




李京京老师:鸟拍出的眼神光,对初学者挺不容易的,构图与背景虚化不错。


邵晓霞老师:景深不够,仅这一个问题,就足可以把作品彻底毁了的。




崔伟立老师:
好情景、好瞬间、好意境、好......您可以再给出很多好来。但景深不够,仅这一个问题,就足可以把作品彻底毁了的。
景深不够的直观感受就是:画面不够清晰,感觉画质是肉呼呼的。
尼康D3300,入门机单反相机,没有强大的CMOS,画质上已经亏欠了不少。
感光度2200,也是导致画质有损的环节。
光圈F5.6,直接导致画面景深不够。F5.6估计已经是这款镜头在300mm的最大光圈了。
1/500秒,观察画面情景,感觉到设置上可以不用这么快,但考虑到手持300mm的镜头,这个快门速度已经临界了。
没招了,这个机器在这种环境中,就是这个画面效果了。
如果您不接受,那张张都是废片;如果您接受,张张都这样肉乎乎的,让人视觉不舒服。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第一:尽量找明快的光线环境,尽量不用高感,找感光度800以下就能出精品的环境。
第二:三脚架、三脚架、三脚架,没商量。
第三:千万不要在长焦端上使用大光圈,F11或F16,在精准对焦上保证景深。
第四:光圈优先,管它什么快门速度呢,玩呗,说不定“动静结合”出不少全品或精品呢。
您的这套设备只能这么玩!
“入门级”三个字不是厂家说着玩的,入门——正常偏亮的环境里入门,提高需靠综合技术。








第五幅作品《看护》

艾静老师:

大晴天拍黑天鹅,还是逆光拍摄,佩服老师的勇气。我是万万不敢拍的。
随着公园里对水禽动物们的保护,北京黑天鹅带崽崽遛弯的画面不难见到了。
对于打鸟的人来说可能会花更多时间等待大鸟哺育幼鸟或与幼鸟有更多沟通的画面,作者可能是看到了,拍了一些,但还需要再耐心等一等。如果想拍到一幅感动人心的画面,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因为你玩的摄影就是如此,一定要抱着“摄影虐我千百遍,我待摄影如初恋”的心态,今天没有等到那就明天再来,直到拍到自己想要的画面。这一点特别佩服群里的储老师,每天坚持不懈地拍摄小翠,而且越拍越好,好作品是迟早都会出现的。
问题:
1.拍动物和拍人是一样的,选择干净的背景拍摄,此时湖水反光并不理想,水面白点零零散散对画面也造成干扰,取景不是很理想。
2.虽然iso100,但仔细看画面,画质并不太理想,不知道是不是索尼微单相机自身问题。
3.105mm F11,1/125,画面依然是虚的,可能手持相机不稳定造成。
小数码、微单相机、手机摄影真的不可与单反相机同日而语,单反相机有时面对一些画面都不能得到很好的画质体现,就更别说单反以外的其他相机了,建议不要挑战在逆光或暗光环境拍摄,多选择顺光、光线柔和的画面拍摄,充分发挥相机在这些环境下的拍摄优势,一定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画质感受。




崔伟立老师:
初学乍练纯手动曝光,得此结果实属不易,好照片,但还称不上好作品。
好在“情真意切”,取景和主题相得益彰,M档上数据设置还算合理,按动快门的瞬间感也够准确,在构图上得到了左右呼应。
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摄影有时也像打枪一样,要三点一线才能命中靶心。
三点:摄影师站位、模特站位、背景站位(取决于摄影师站位)。这三点有一点偏离了“主题”这条线,都能难出成绩。
光亮主体找暗光环境,例如作品二《嬉戏》,暗光主体建议找亮光环境给以反衬,会更加突出主体,进而强化主题。




第六幅作品《楼外楼》

艾静老师:
照片上写的数据有问题,写的是光圈优先模式,但后台查看到的是手动曝光模式。
这是一幅习作吧。
因为首先,这样晴空万里的天气不是摄影需要的天气;
其次,冬天的光线较硬,不柔和,拍摄时间过晚,在评价测光模式和手动曝光下,游标卡尺没有掌握好,主体建筑呈现过曝情况。
所以这应该就是一幅老师踩点练习的习作,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拍摄机位,分享心得,赶上好天再去,一定能出大片。




崔伟立老师:
说实话,我不建议这个角度去拍,因为很难把握画中画都具有强烈的美感,这一点,我相信会有其他老师来阐述。
我将这么构图《楼外楼》分开说,说说都拍什么。
内楼:拍建筑的细节,通过比较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中国古建筑之美,取景要有代表性,并在构图上给以巧妙的处理。
在内与外的结构上,取景与构图并不一定都必须是“框式”。用框,一定要明白我要“框”住什么?
框,首先框住的是观众的视线,作者要有强烈的观感控制的欲望,不想让观众看到更多的信息。
然后再去考虑画框的美感。
外楼:拍建筑的气势,通过高大(辽阔)的气势来表现中国古建的博大精深。
北京,建城三千,定都八百,每一处古建都蕴含着浓浓的历史味道,拍外景,更多的是借助镜头来讲述一段故事,而故事里又少不了风云,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风云,所以外楼(外景)要有风云变幻的气势,这气势就是作者通过画面构成的故事。
拍建筑,只要不是拍结构美学的,都是在拍故事。
用大广角镜头拍建筑外景的,画面再精美也只是入门(我不怕得罪人)级中的精品。








微信群每周作品点评活动·征稿启事

参与方法:群友每人每周限定投稿二幅,投稿指定邮箱:2496039072@qq.com
作品要求:近期拍摄的得意作品,内容题材不限,长边像素调整为1600,加白 色边框,边框内注明拍摄数据:作品名称、焦距、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 曝光补偿、曝光模式等信息,边框内不得标明作者姓名。
敬请通过邮箱署名投稿。
活动时间:每周六20:00-21:00之间群主主持活动,组织群友对5-6幅作品进行点评和交流。

浏览45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都市夜景大景深需要多大的光圈和快门?
5月19日微信群影友摄影作品点评
数码摄影入门九法
微距摄影要注意什么?这些拍摄技巧要记牢
实用贴!3个视频让照片锐利起来
摄影入门,如何设置单反参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