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疗养生练功基本方法——调身

北戴河当代气功

First Year

医疗养生练功基本方法——调身 

张天戈

 

医疗养生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就是指进行气功指导和实践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若干功法的基本要素。医疗、养生气功,一般分调身、调息、调心、放松、调膳五大部分。

 

第一节  调身锻炼

调身就是调整身体的姿势,也称摆架势,是练功者在练功时间内所采取的体位及形态。姿势锻炼,不外行、住(立)、坐、卧,四个方面,古人又称为“四威仪”。在这四类姿势中,根据锻炼的需要,又总结出不少具体姿势的摆法,但要按照各功法的要求去作,不论站式、坐式、卧式、行式,都要求姿势自然,不可处于紧张或僵直样状态。

 

一、练功姿势的要求

(1)坐式:坐式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练功姿势,与一般人的坐姿相似,但有一定的练功要求,而且坐的姿态比较多,如下:

①平坐式:坐在木凳或椅子上,自然端正,头项正直,松肩垂肘,含胸,口眼轻闭,两手分放大腿上,腰部自然伸直,腹部松软,两足平放触地,两下肢外侧相距与肩同宽。

平坐式为坐式中最普遍常用的一种,一般人均可采用,年老体弱不能持久者,可与卧式交替应用。坐凳的高度注意要适中(约与个人小腿长度相等),腰背不要靠在椅子上,臀部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坐在凳子上,要平稳自然。两足平行向前,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夹角均约900°角。

靠坐式:靠坐式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与平坐式大致相同,背部可轻向后倚,两足可略前伸出。主要适用于年老体弱病人,或与平坐交替应用。

靠坐式:靠坐式是在椅子上或沙发上,姿势与平坐式大致相同,背部可轻向后倚,两足可向自然向前伸出。主要适用于中老年体弱病人,或与平作交替应用。

②盘坐式:指双足交叠而坐的姿势。具体又分为自然盘坐,单盘坐和双盘坐。

自然盘坐:上身自然端正,头项正直,松肩含胸,两腿,两腿交叉盘起,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均可,两手掌交叉或两手轻握置于腹前,或两手分放于大腿大。

双盘:将左足(或右足)置于右腿(或左腿)上,同时将右足(或左足)置于左腿(或右腿)上,两足心俱上仰朝天,其余均与自然盘同。

盘坐式使下肢稍感紧张,而上身及头部的紧张状态易于解除,有助于思想入静,消除杂念。老年人练双盘坐较困难,可采取自然盘或单盘。注意上身姿势基本与平坐式同,但须略向前倾,臀部可稍加坐垫,其要领是不松垮不紧张。

③跪坐式:两膝着地,脚掌朝上,身体自然坐在两脚掌上,两手相互轻握置于腹前。其余与平坐式相同。

(2)卧式:

卧式亦为常用的练功姿势,卧式细节很多,一般选用有仰卧式、侧卧式、三接式、半卧式等。

①仰卧式:全身平卧床上,头自然正直,面朝天,口眼轻闭,枕高低适宜,四肢自然伸直,两手分放身两旁或相叠置于下腹部。

仰卧是一种比较舒展自然,不耗体力的姿势,适应于久病体衰者,但易引起昏沉入睡。注意四肢伸直但不使肌肉紧张,两腿相距与肩同宽。

②侧卧式:侧身卧于床上(左右侧卧均可,一般采取右侧卧),腰部宜稍弯,身如弓形,头略向胸收,平稳着枕,口眼轻闭,上侧的手掌自然放在髋部,下侧的手置于枕上,手掌自然伸开。下侧的小腿自然伸直,上侧的腿弯曲放在下侧腿上。

侧卧式腹肌较松弛,易于形成腹式呼吸,适用于某些胃肠病或肺病,体弱者亦可采用。注意枕头高低适中(约15cm左右),姿势要摆得自然舒适。

③三接式:左或右侧卧,下侧手掌心按在上侧手肘部(曲池穴),上侧的腿屈膝上提,上侧手掌心按在上侧膝部(鹤顶穴),上侧足心(涌泉穴)接在下侧膝部。

三接式易于形成腹式呼吸,适宜于体质虚弱,中气下陷时的内脏下垂患者。

④半卧式:在仰卧的基础上,将上半身及头部垫高,斜靠床上,也可同时在膝下垫物。适用于心脏病或哮喘病人及气虚体衰者。

(3)站式:

站式又称站桩。源于古代拳法的站式练功法,除有技击桩外,还发展成养生柱。站桩式有多种,古人便有“倚壁”、“立身”、“蹲踞”等记载。现介绍现代常用的几种:

①自然站式:两脚分开成平行,(与肩同宽,头项正直,两眼平视,含胸拔背,垂肩,膝关节微曲(呈自然状态),两手位置可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亦可手心向内两手叠放在小腹上,整个形体好象常态下的自然站立。

②三圆站式: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两足尖内八字站成一半圆形,两腿自然站立,膝关节微屈,头部正直,两眼睁开,平视前方某一目标,口轻闭,舌尖轻抵上腭,含胸拔背,直腰两臂抬起,两手高与乳部平,作环抱树干状,两手指均张开弯如抱球状,两手掌心相对,相距20—30厘米左右。

三圆站式,即是足圆,臂圆,手圆,又分为抱球式(手擘屈曲得小)和环抱式(手臂屈曲得大),站立姿势可根据练功者膝关节屈曲程度而分为高、中、低位。两眼平视或可下视、或向前视1~2米的目标。

③下按式: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两臂上垂于两侧,两手指伸直向前,掌心拟按向地面,其余同三圆式。

(4)走式:

走式是对气功锻炼过种中含有演练姿式的动作的概括称谓。它所包含的动作并不是单一的走动姿势,而是全身性活动并且具有一定规律的动作。一般可分成套路型,自动型(非套路型)几大类。

①太极拳类:此类功法属于武术,是典型的套路型,有健身、技击、攻势的意义。以太极拳为代表,其姿势柔中寓刚,动作轻柔缓和,可以活动周身每一关节,而且动作中寓有哲理,常可与练气相得益彰。太极拳演练要决中有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附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连续不断,动中求静。与气功要旨同理。

②仿生型动作:模仿脊椎类动物形态,活动姿势,编缀成演练套路。如《华陀五禽戏》等,即是模仿熊、虎、鹿、鸟、猿五种禽兽的形态姿势编缀而成的练功套路。

③自发动作:自发型所出现的动作往往是不成完整套路的,而且每次表演出现的动作不一定相同。但亦有反复多次出现近似的而形成比较定形的套路。在气功锻炼中是一种具有一定特色的姿势锻炼。

练功姿势尽管千姿百态,具有各自的特有形状,都有一定的要求,但也有共同规律需要遵循。如古人指出的“厚铺坐褥,宽解衣带,端身直脊,唇齿相着,舌柱上腭,微开其目,常视鼻端。”即是带有规律性的静功准则。

静功姿势总的要求是:全身稳定,内部舒松,防止强直和松垮。具体来说要注意掌握:

四要:①塞兑垂帘(轻合口,轻闭目,微露一线之光);②沉肩垂肘(两肩松开,两肘下垂);③松颈含胸(颈部松弛,胸略内含);④舒腰松腹(坐则腰直,侧卧腰弯,腹部放松)。

两对:①鼻与脐对(正面视之,鼻与脐成一直线);②耳与肩对(侧面视之,耳直对肩)。

古人所说的:“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行如风”。也可供摆姿势时参考。

 

二、姿势的锻炼与检查

练功者对适合自己的姿势,应按功法要求,认真地进行自我锻炼,并经常检查姿势是否正确。练功姿势的特点之一,是要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这同平素中的行、住、坐、卧随时变动不一样,所以要有一定的主观努力。对练功姿势的掌握,有一个艰苦的适应过程,要有思想准备,但又不可勉强去硬作。勉强或估计过高,就会给心理上带来负担,那就失去了道法自然的原则。

为了使练功者更好地掌握姿势的锻炼,指导人员的检查,帮助纠正和自查是很重要的。姿势的检查总的是观察练功者姿势是否舒适自然,是否符合功法要求,与相关的用具是否妥当。

查功一般从头开始,再依次胸、腹、背、四肢。

(1)头部:有否前俯过低或昂头上仰。以坐式来讲,应以百会穴为中心,不偏不倚,不俯不仰的如悬挂一般,即所谓“悬顶”。因仰头易使呼吸不畅,颈部发酸,而低头易于昏沉睏盹。

(2)肩部:有否耸起。肩宜垂不宜耸,耸则肢体紧张,不利整体放松。

(3)胸部:有否挺出。挺胸可使呼吸不畅,强行锻炼,易引起两胁酸痛。所以胸部要向内微收,即“含胸”。

(4)背腰部:有否变成驼背样。弯腰则易腰背酸痛,或如负重般疲劳,所以腰背要直,即“拔背”。

(5)手足:练静功,两手按在大腿上,有否太前出近膝盖,太前出易使上肢紧张;或两手相握松紧是否适度;两脚是否放平、落实,否则易于麻木。练动功,肢体动作是否合乎标准,自我按摩与拍击,部位是否准确,套路动作的起落、高低、轻重、虚实变换是否恰当。另外,对举动、次数、神态等也要一一检查。

(6)上身:有否倾斜不正。

(7)仰卧:是否松适自然。

(8)面部:有否紧绷,要面带微笑。

发现上述不正确姿势时,对开始练功者应随时指出令其自行改正;或用手轻轻地帮助纠正;或让练功者轻轻地摆动一下身体,松动一下肩背,调节一下胸背腰腹,端正整个姿势,再行练功。如练静功者已进入安静状态,可在下功后向其指出,促使其注意。

练功用具要适合姿势的需要,如坐式的凳椅高低如何。过高时,设法在脚下垫高;过低则凳椅加垫。卧式以硬板床或棕棚床较好。盘坐式臀部要垫毯子或被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调身
医疗养生练功基本方法
正襟危坐,臀放平,感觉尾骨接触到凳子
太极棒,
练吐纳调息的基本方法
如何练站桩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