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利用历史软文化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三原则
陈舒慧
(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摘 要: 历史软文化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合理地运用历史软文化能够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利用历史软文化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三原则,希翼真正做到“以史促游”。
  关键词: 以史促游;历史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 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7508(2011)07-0113-03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旅游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是指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旅客的吸引力,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更为多样化,单一途径的旅游资源开发无法充分吸引旅游者的注意。无论是人文旅游资源还是自然旅游资源,如何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容正越来越受到旅游界的关注。
  历史文化资源包括两种,一是物化型历史文化资源,主要表现为硬件遗存,因此又被称为硬文化,如被各级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名胜古迹以及各类古代文物。二是指精神型的历史文化资源,表现为软件遗存,如对中华民族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及其学说、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的发明创造、重要的历史文献、历代科学技术知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及风俗等。②就目前研究现状而言,物化型的历史硬文化资源多为关注重点,而对历史软文化资源的探讨相对薄弱,且在研究中往往只局限于人文旅游资源这一部分。然而历史软文化作为精神型的资源形式,不管是人文旅游资源还是自然旅游资源,它都始终贯穿其中,发挥作用。人文旅游资源毋庸多言,自然旅游资源中也常因文人墨客的华丽文章而千古流芳。郁达夫在其诗作《咏西湖》中便提到“江山也要文人捧”,说明自然景观资源的知名度、可观性也需要“景以人传”、“景以文传”。 如果不能把山川名胜所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挖掘出来,这种开发即便不能说是不成功的,也绝不能称之为完美的。缺乏历史深度的旅游开发,虽然也能给旅游者以美的享受,但只是一种没有厚重感的形式美。所以要真正发挥历史文化资源对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我们不但需要加强历史软文化作用的认识,还应该坚持下述三大项原则,通过科学、经济、有效的以史促游,进一步促进旅游资源的纵深开发。
   一、科学原则
  利用历史软文化加深旅游资源的开发,首先需要依靠历史学家严谨的学术态度,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寻找出历史软文化中对旅游资源开发有价值的部分。专家学者们不能再局限于理论研究阵地,而应该走向应用研究阵地,借助科学的方法,站在时代的高峰,对人类历史文化创造进行全面的再认识,对历史文化资源给予科学的扬弃。
  第一步:资料收集。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因此作为历史软文化的内容挖掘,资料收集是首要之义。同时,旅游资源多以地域为节点,针对某一区域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就需要注意对地方文献的解读,地方性资料的发掘和利用尤为重要。除利用地方志等常见地方史料外,还需掌握多种田野调查方法,收集整理一些碑刻、契约文书、家谱及口述资料,最大限度地拓展区域历史研究的史料来源,也可以利用一些地方文物资料来研究历史。当然,资料挖掘还需纵向伸展,需要对这段历史文化所代表的时间段的整体历史软文化内容进行收集和整理,若是以人物、事件为关键点,则此人的生平事迹和事件的关键节点即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第二步:求证。
  在研究中,资料搜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关键的一步是要对所搜集的资料内容进行整理和求证。在整理的过程中首要是重视资料的完整性,因为残缺的资料无法呈现出真实的历史,往往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其次是“求信”,史学工作者对旅游最好最大的支持与结合,就是如实地提供和诠释有关历史资料,并对其研究成果与尚需解决的问题做出负责任的介绍,为旅游资源提供信史。
  第三步:提炼。
  不是所有的历史软文化内容都能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价值,也不是所有的历史软文化对于旅游者都具有吸引力,因此必须对完整可信的历史软文化内容进行提炼。提炼的历史文化内容要根据旅游资源实际情况而定,总体上要把握三点,一要具有知识性,二要具有趣味性,三要通俗易懂。
  二、经济原则
  在对历史软文化进行筛选的时候,不能单从科学角度出发,还应该从旅游资源整体包装的角度,借助专业化的旅游营销人才和专业化旅游营销知识,在广泛涉猎已有经典案例的基础上,建立较为具体合理的投入-产出模型,对历史软文化引入可能产生的经济成本与可能达到的经济效应进行慎重的预评估,而不能一味脱离实际,闭门造车。
  1、经济成本:以史促游,要考虑史的成本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对于历史软文化的利用需要考虑两种经济成本,一为研究成本,在前文第一原则中所提到的资料搜集、求证和提炼,所依赖的是专业历史学家的工作和努力,他们的时间、精力、实际支出都是研究成本,在开发之时需要作一考虑;二是包装成本,历史软文化内容多为文字和实物,将深层次的历史内涵传达、展现给旅游者,都要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即实实在在的成本投入。旅游资源在进行开发时,需要慎重考虑这两个成本因素。
  2、经济效益:以史促游,要考虑史的效益 
  付出成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际的直接的物质收益,即通过历史软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展现,实际带来的旅游资源的效益增量。如与以往历史资源开发前相比,增长多少门票收益以及旅游相关产业效益,比如餐饮住宿收益、相关文化纪念品收益等。另一类是品牌收益,品牌是无形资产,是一系列市场活动后表现出来的结果所形成的一种形象认知度、感觉、品质认知以及客户忠诚度。历史软文化的开发能否对旅游资源起到提升品牌形象,提高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满意度和美誉度的效果,也是效益考虑中需要关注的方面。
  3、寻找以史促游的最佳平衡点,实现帕累托最优
对于旅游资源开发而言,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始终是相互博弈的两个因素。作为景点景区而言,需要寻找出两者的最佳平衡点,实现帕累托最优,达到资源配置的一种理想状态,才是经济原则的初衷。
   三、效果原则
  这里所强调的效果,就是以旅游者为中心,旅游资源中的历史软文化引入开发是否更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效果。新时代的旅游者,是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人与外国人,是“今人”,而旅游资源的历史软文化内容,是几十年前、数百年前甚至更早的“古人”所创造、遗留下来的。“如何找到和利用各种有效途径、方式、手段,将前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存、实物及其信息,成功地转换成现代中外游客能够理解、认同、接受,且喜闻乐见的知识、精神、智慧和信息,实现今人与古人之间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和情感交流,这是旅游开发能不能成功的核心与关键。要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先通过深入、全面的调研,弄清楚今人,尤其是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的中外旅游者,对相关历史文化究竟有怎样的感觉、看法、需求,以及对他们来说,旅游究竟有什么样的预期价值和作用。同时,深入、全面地研究历史软文化资源本身,才能在知识、情感、精神、智慧、审美等各个层面,有效地分别影响、感染、作用于今天不同类型的游客们。在此基础上,以独具慧眼、匠心的策划,用最适合的方式,将中外旅游者最需要的知识、信息、精神,集中、完整、深刻地展示和表现出来,去吸引、打动旅游者,并且创造供他们进一步去亲近、感受、体验和参与、实践的机会与条件。”③主要方式有以下三种:
  1、虚实结合 
  历史软文化的载体往往是枯燥的文字与实物,因此也就缺少了一些亲切感。如何更好地将其展现于旅游者面前,这就需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运用声、光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对旅游资源本身所包含的历史软文化丰富的遗存信息进行再创造,通过全方位调动旅游者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味觉,加强其影响力、震撼力。以西安唐代文化的营造为例,西安的大唐芙蓉园的建造即是在将传统的历史文化内容通过唐代建筑、唐代仿古物品、唐代服饰、唐代餐饮等将大唐历史立体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2、动静结合 
  历史软文化的载体通常也是静态的,对于非历史专业的普通旅游者而言,除了少数外行也能理解的历史珍品外,多数历史软文化的载体显然较为欠缺吸引力。为了更好地抓住旅游者的注意力,更充分地营造历史氛围,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应该把握动静结合的原则,即在表现文字和实物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想像,组织创造一批动态衍生表现项目和产品,通过这些动态产品,烘托、深化旅游资源的深刻历史内涵。例如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大型山水实景秀《印象》系列,就是通过舞台表现的动态形式,将历史软文化和当地景色动静完美结合的典范。
  3、左右联动 
  历史所反映的仅是前人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空间生活、活动的片断。这就需要旅游者对这一特定时期有着浓烈的兴趣和具有良好的历史知识背景,而这在某种程度削弱了对更多目标群体的吸引力。因此从效果的原则出发,需要对这些历史资料进行系统化开发。以历史上重要时期、事件、活动、人物的内在联系为线索,编制构建覆盖某一类型、某一方面的历史文化旅游网络,营造出整体的历史氛围。例如西安的唐代文化氛围的营造,即将各个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使得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唐代文化和体会唐代繁荣,并非仅仅是看一处宫殿遗址或看博物馆陈列的某一唐代文物。
  当然,历史软文化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合理的运用历史软文化为旅游资源开发服务,真正做到“以史促游”,除了本文所探讨的三原则之外,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


注释: 
①绍骥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
②周桂英,卢芙玲.历史文化的旅游价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0).
③长茵.历史文化旅游的性质、特点及其开发———兼论甘肃历史文化旅游的开发战略[J].2006,(4).




收稿日期: 2011-05-23
作者简介: 陈舒慧(1983~),女,浙江衢州人,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教师,历史学硕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生态博物馆模式
民俗开发找不到好项目?来看世界民俗旅游创意总结
历史与旅游的交汇:旅游文化渊源探析
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旅游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