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手律师需要抛弃的 10 种“学生思维”|iCourt

Alpha

助力专业、市场与管理

赋予律师非凡的创造力

申请加入 Alpha,扫描二维码联系诺诺多

作者:雷晶晶

单位:甘肃合睿律师事务所,合睿鹏团实习律师

微信:17393620925

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刚刚大学毕业的小 A 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一直怀抱着律师梦的她,成功通过了 B 律所的面试,成为了一名律师助理,开启了她的职场生涯。初到律所,小 A 还是整日天真无烦恼的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小 A 的烦恼越来越多,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律师行业。机缘巧合下小 A 遇到了比自己大一届、同样是律师助理的 C 学长,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经过二人的聊天,C 学长发现小 A 的烦恼多半来源于她自己还停留在用学生时代的思维方式看待和处理工作,把上班当成了上学,虽然她自己也有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但由于一直没有发现烦恼来源的症结所在,只是通过“机械的强迫”来强制自己去作出改变来适应,所以,每一次的改变过程对她来说都漫长且痛苦的,以致于她对自己都丧失了信心,变得自卑、敏感。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都在影响着他的行事方式和行事作风,那么,上述提到的“学生思维”真的会给初入社会环境的职场新手带来负面影响吗?

鹏团律师一直以来都比较关注青年律师的成长,故而借助上述案例的启发,通过对团队内的实习生、实习律师、新执业律师以及身边青年律师的表现进行分析,发现来律所实习的在校大学生、刚通过法律职业资格后从事律师行业的毕业生以及成长速度较慢的青年律师的思维方式都还部分保留着学生时代的思维方式,这种学生时代的思维方式和习惯的确在无形中或多或少的对他们在律所学习的体验和成长的速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笔者作为合睿鹏团一名刚从学校到律所目前还在实习中的律师,将学生时代常见的,不适宜在律所学习时再保留的 10 种“学生思维”总结分享给各位青年律师,大家可以通过自测后积极找寻转变之道来化解自己的烦恼。 

一、习惯被人安排的被动式成长

回想学生时代的我们,在家被父母安排,在学校被老师安排,从小到大学习的课本知识以及老师的讲授范围都是量身定做的,只要按照课本的编排跟着老师的讲解踏踏实实学习,就一定会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使得我们在学生时期养成了被动式接受知识、被动式成长的习惯。

进入律所后,学习和成长没有了“课本”的提前规划,我们变得茫然无措,除了按要求完成师父安排的任务之外,其余时间自己没有任何方向去进行自我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要养成做计划、规划的习惯。刚开始可制定一些简单的计划,先把每日、每周完成任务之后的空闲时间利用起来,不要让自己处于因无事可做而变得焦虑的境地,例如学一部近期跟案学习的法律法规、研读最高院发布的经典案例等,随着自己适应工作后就可以着手制定较长时间的规划,例如在自己跟案学习 5 个案件后便要熟悉与法院对接工作的全部或大部分流程、跟案学习案由一致的 3 个案件或自己学习案由一致的 5 个案件后便要掌握该类案件律师工作的重难点等;

其次,每日在工作任务完成之余做好复盘工作。结合师父点评和自己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或多次出现。久而久之,在学会做计划、做规划、做复盘的同时,就会逐渐养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习惯,焦虑的苦恼便会减轻一大半。

二、未作准备便无法开始着手工作

学生时期学习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完成考试,尤其是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我们会花费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备考,而不论考试的大小,老师都会在正式考试之前提前通知考试时间和考试范围,以便大家做好充足的复习准备,这使得我们养成了充分准备后再去迎接挑战、任务的习惯。

进入律所后,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跟案学习,而跟案学习最大的特点却是变化性强,与学生时期一板一眼、先简单后困难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差别,每天遇到的任务多是临时性、随机性的,而且跳跃性也非常强,可能今天安排学习起草一个案件的代理词,明天则安排学习起草另一个案件的起诉状,故而日常学习没有了在大学里根据学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门别类、按部就班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任务无从下手、甚至想恶补一遍大学课本里所有的知识后再来开始任务的感觉,久而久之遇到全新的任务和挑战之后会产生逃避的心理。

针对这种问题:

首先,要学会分解工作。将工作任务按照逻辑顺序和平时的工作习惯分解成几个工作步骤和环节,以缓解无从下手、没有勇气开始任务的焦躁情绪;

其次,要戒掉拖延的毛病。接到任务之后抓紧时间进入工作状态,并锻炼自己养成“一边尝试一边在尝试中决策”的习惯,遇到自己此前没见过的问题和任务,可以先按照平时的工作习惯着手研究,同时,也要在研究的过程中随时保持思维的机敏度和灵活度,以便于在不断地尝试中随时更正想法以作出最后无限接近正确的决策;

最后,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包括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将学习成果用于实务工作而非“应付考试”的能力。

三、习惯追求标准答案

学生时期的考试除了少数开放性的试题外,其余题目都有标准答案,而且作答时还会有答题模板和答题套路,针对同类型的题目套用模板后就能得到基本准确的答案。

到了律所,拿到工作任务后就忍不住的想去讨要一个“模板”,认为所有的任务都是有统一答案或者统一答题思路的,但实际上遇到的任务和问题都是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当事人鲜活的亲身体验,并不像考试试卷中的题目只考量答卷人的某个知识点是否掌握,实务中还要面对不同的人和事交织产生的复杂情绪和情感。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这种现实的问题,处理时就不能单纯的以区分对错去解决问题,还要去为委托人衡量利弊得失,要学会克制内心中追求“正确答案”和“唯一标准”的完美想法,学会倾听和尊重委托人的意见以满足委托人的正当要求。

四、凡事不分大小,不懂就问

学生时代的“不懂就问”可谓是好学生求知若渴的标配,遇事不慌先问老师也是大多数学生秉持的原则。

但进入社会和律所后,若凡事不懂就问,尤其是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都要征询他人意见的表现可能会被大家定义为“巨婴行为”,久而久之你的“好问”可能会变成“话多”而被他人嫌弃却不自知。其实在“不懂就问”的习惯下还隐藏了另外一种习惯,那就是“不做深度思考”,而这种表现会给他人带来一种肤浅、没想法的印象。

在这种情况下,要养成遇到问题后先独立思考的习惯,工作期间大家遇到的问题和分配到的任务都是各不相同的,事事麻烦他人只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另外,问他人问题要学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方案后再询问,此时的询问就变成了商量,他人也会乐意与你进行探讨的。

五、畏难情绪泛滥,

拿到此前未接触过的任务后立马说“不会”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坦然承认自己的知识空白也许会得到他人的赞赏,并表明你是一个谦虚诚实的人,在学生时代谦虚好学更是用来检验好学生的标准之一。

但进入社会和律所后,遇到他人寻求帮忙或者是师父给你安排研究性的任务时,待他人刚陈述完毕甚至还没说完时,你便连连说着不会、不知道,这就很容易让你的同事和师父觉得你是一个不愿给他人帮忙或缺乏专业能力和进取精神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你可以先把问题和任务承接下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进行研究后再下定论。因为在工作中同事能够向你询问的问题要么是你熟知的领域,要么是他需要进一步求证补充论证的问题,而师父布置的任务除了是工作需要外,还是锻炼提升你法律探索和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况且你刚进入律所,大家怎么会提出和安排过分超出你能力的问题或任务来“刁难”你呢?

其次,在工作中表现出畏难情绪并不是一个积极工作的律师助理应该有的表现。律师行业可是出了名的什么都要见过、什么都要会的行业,尤其是在律师成长初期,面对新的问题和任务都应积极去对待,并且多尝试不同领域的案件还能拓展思维、增长见识。

六、认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学生时期好学生的考量标准除了考试成绩如何以外,平时学习的过程表现也是评判标准之一,老师甚至在表扬成绩好的学生时往往会将其成绩好的原因总结为“平时学习踏实认真、勤奋好学”,还以此来勉励其他学生平时学习要更加刻苦认真。

有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没有那么浓厚,为了得到老师、家长的夸奖或者为了不让老师、家长批评,则会耍小聪明,将学习刻苦认真的状态演给老师、家长看,而老师、家长也是很吃这一套,还会将成绩不好的学生演出来的认真表现进行表扬,因此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更看重他们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至于结果完全在于个人潜质的差异,从而在潜意识里形成了“唯过程论”的观念。 

而到了社会和律所,为了极力表现自己,那些“唯过程论”的职场新手往往会在汇报工作时重点描述自己处理工作时的过程并突出自己的不易和辛劳以期获得褒奖,而往往在这种情况下他完成任务的质量一定会打折扣却不自知。

在律所工作,律师助理处理的工作和任务虽然只是一个案件的一部分,但处理的好坏可能会影响到案件最后的结果,所以律师助理阶段的工作往往会由师父进行最后的把关,直到案件委托阶段结束之前所有的风险和责任也都是由师父承担的,但也不能因此认为不需要对自己处理的工作结果负责,而在质量打过折扣的工作过程最终呈现在师父面前时,体现出的对结果负责的效果往往也是差强人意的。

针对这种问题:

首先,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责任感。无论是完成什么任务都要当成自己的事情去处理,学会为委托人负责、为结果负责;

其次,要明白律师工作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向他人表功、得到夸奖、取得高分。现实中的问题不是试卷中的虚拟题目,很多时候做出抉择后是没有回旋余地的,所以要始终要秉持为委托人争取最大利益的原则开展工作。

七、认为“做好”比“说好”重要,

不主动汇报工作

学生时期的学习主要通过书面答题来检验成果,平时除了课堂上屈指可数且并非每人必须发言的回答提问的机会之外,也没有其他公开发言的机会,就往往普遍存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到了社会和律所,在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中,及时有效的上传下达往往并不是靠发送信息、邮件来完成的,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才是最有效的,没有工作经验的律师助理往往会认为只要能把工作成果和方案递到师父面前就算完成了任务,却忽略或遗忘了去口头汇报工作或者在汇报工作时表现出语无伦次、无法说清楚的窘迫。

在这种情况下:

首先,要养成任务已完成或文件已起草好后的汇报工作。师父作为团队负责人在工作上负责所有团队业务的统筹安排,有时候会比你想象的忙,汇报工作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汇报,更多的还是提醒他案件的进展以便于下一步工作的及时开展;

其次,汇报工作时要有逻辑、有体系的汇报。例如:在汇报一篇研究成果时,先说明是哪个案件的哪部分工作,紧接着说研究结论,随后说明论据(包括法律依据、理论支撑、经典判例、实务惯例等),最后再加上结论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这种汇报不仅能达到快速高效沟通的效果,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加深自己对研究成果的领悟。 

八、不根据案件事实及研究成果说话

有些律师助理会存在这种现象,就是在师父安排完任务尤其是安排研究问题的任务话音刚落,他就想要开始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种习惯一般是在学生时期跟同班同学讨论问题时形成的辩论式思维导致的,那时候学生们的好胜心都是非常强的,而且有时候激发大脑风暴发表意见天马行空也未尝不可。

刚进入律所的律师助理,可能也是刚刚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不久,复习考试时的知识储备还是有的,当师父安排任务时,脑子里残存的似曾相识的知识点就会不自觉地冒出来,以至于想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然而一开口就是主观性极强的“我认为”“我觉得”。

在这种情况下,急于说话其实是不理智的行为,正确的做法是:要克制自己的表达欲望,等回到自己的办公区后结合实际案情进行研究,待形成系统、完整、接近正确的研究结论或书面材料后再去汇报。

原因在于:

首先,在还没有进行法律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时得出的答案肯定是不能直接引用的;

其次,人对知识的记忆并不是永久的,在没有认真思考的情况下作出的回答可能是存在错误的。

九、让大家都照顾你的情绪

没有人不喜欢被夸奖,但也避免不了会被评论甚至被批评,人与人的思维不可能永远都在一条线上,有时候也会因为思维差异与理解错误出现摩擦与分歧。

到了社会和律所,工作上出现失误和低级错误时难免会被批评,学会坦然接受和自我疏解消化才是正确的对待态度,但往往会有部分人会在接受批评时把批评放大化,让自己沉溺在负面情绪里无法自拔,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是很正常的表现,接受能力和抵御能力较差的人就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再像学生时代受委屈时整日把情绪挂在脸上,到处寻求宽慰和疏解,久而久之,不仅会影响自己在同事眼里的评价,还会让自己陷入情绪中无法正常工作。

在自己有负面情绪时,比较合适的做法是:

首先,要保持冷静、学会独自面对。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摆烂”一会儿,待情绪稳定回归到工作状态中来,然后再反思一下自己、分析一下问题出现的原因,那时候也就没有那么难过了;

其次,要学会强化自己感受积极的能力。经常处于积极乐观状态下的人是很难产生负面情绪的,工作之余可以找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要让自己长时间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在放松的状态下也能快速的消解负面情绪。

十、埋头单干,

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

学生时期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多是书面答题,所以只要自己能够在掌握知识和答题技巧的情况下,踏踏实实埋头苦学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反之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从根本上就没有将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重视起来。

到了社会和律所,不仅要适应新环境、面临形式各样的新任务,还要与团队成员、同事、当事人、法官等角色进行沟通交流,尤其是与接触最多的团队成员,不仅要确保沟通交流无障碍,还得要有进一步的工作默契,而习惯了自己单打独斗完成任务的人对于与团队其他成员或者团队成员之外的同事合作完成工作任务时会产生排斥的心理,他没有办法与他人快速建立联系并且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接受他人,甚至在任务合作完成后也无法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最后不仅不能发挥自己全部的实力,还会给他人带来不合群、孤僻的印象。

针对这种问题:

首先,要学会克服内心的排斥。与人合作完成任务时要打消自己内心对合作对象自带的“偏见”,不能在第一想法中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对方,还要放下自己的“傲慢”,以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合作和合作对象;

其次,要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要明白合作其实是“ 1+1>2 ”的好事,是结合合作成员优势办大事的智慧体现,要有发现他人长处的眼睛和容人的胸怀,更要有学习他人长处的能力。

以上就是笔者作为合睿鹏团的一名律师助理总结的不适宜在律所学习时再保留的 10 种学生思维,希望可以在你身处迷茫时帮你走出迷雾。

团队介绍:合睿鹏团,律所优秀律师团队,团队成员勤于思考、精于研究、乐于分享,在青年律师的成长方法、工作技巧上有较多成果,以期与同行交流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律界匠心传承!您教给我的我都教给了下一代! |律新社“教师节”特别策划
如何激发律所未来合伙人 | iCourt团队宝
没有师父教的实习律师要如何自我学习和成长丨iCourt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抗击疫情︱律小助居家办公体验和总结
亲历讲述:掌握这些时间管理方法,让律师工作起来事半功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