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认知升级的36条洞见

PS:这是一篇系统理解认知升级的内容,全文3500字。

1、认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欲求,由探索本能和解释需要两部分组成。探索,即是从现象界获取素材;解释,即是将这些素材进行理性加工,从而形成一种令自己相信的逻辑。
2、认知的潜在目标是提升自我在世界中的适应性,从而获得精神层面的舒适和安全感。
3、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包含三个阶段:信息接收、信息消化和信息输出。这三个步骤通常不是在同一个时段内完成的,这一特性叫做认知行为的“分散性”。
4、认知的前提是信息,亦即是说,没有信息则不存在认知。一手信息来自现象界,康德认为这是物自体对人的感官产生作用的结果;二手信息是人的知性对一手信息的加工,包括但不限于合并、分裂、发散、联想、想象。
5、信息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述事实的信息,一类是表述概念的信息。其中表述概念的信息没有是否消化的区别,只有程度上的差别。随着时间流逝,随着思考的深入,人们会加深对某信息的消化程度。
6、凡是表述概念的信息,都是经由表述事实的信息抽象而来的。例如,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是表述概念的信息,与之相关的表述事实的信息涉及以下三个问题:A、长方形的长和宽之于长方形来说,意味着什么?B、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和宽的乘积?C、长方形和乘法有何内在联系?
7、信息接收是认知行为的第一个环节。对于信息,人是无法做到完全回避的,只能在程度上进行自由选择,亦即是说,人无法回避信息,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接收何种信息。
8、人与人的认知差距,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信息的自主选择程度,首先考量的是自主选择信息的意识,其次考量的是自主选择的能力,这里涉及客观因素——身处于何种环境。

9、在信息匮乏的时代或地区,人不会有选择信息的意识,就相当于当食物匮乏时,人首先想到的是吃饱,而不是吃好。

10、对自主选择信息造成干扰的另一个显著项是——更高的意志,例如国家的意志,它有充分的能力和动机来阻止人们自主选择信息。
11、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自主选择信息将会成为一件更加困难的事,因为人们会混淆“我在自主选择信息”和“我在自主选择别人按照我的喜好推送给我的信息”,前者是自由的,后者只是看起来自由。
12、人只要处于清醒状态,信息接收就是不间断的——人的感官对现象界的实时反应。因此,对于信息接收这个环节,人与人的区别只在于主动、自由的接收和被动、盲目的接收。
13、认知行为的第二个环节是信息消化。信息消化是以效率来评价的,涉及两个因素,其一是信息的接收模式(自主和非自主),其二是信息的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基本等同于辨识力和思考力。
14、如果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低下,通常是因为信息消化障碍。信息消化障碍人群普遍不知道自己要处理哪些信息,他们习惯于被动的接收信息,因此大脑常常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像一座大型信息垃圾场,或者可以更形象的称之为“信息坟场”。
15、信息消化的第一个步骤是归类或者类比。当一个新的信息进入时,需要快速与既有的信息建立类比关系。如果把大脑想象成一个房间,无论房间多大,都无法经受物品持续且杂乱的涌入,如果一个新的物品不及时确定其在房子中的位置,就很有可能变得无用。信息亦如此,不经过处理的信息会很快成为垃圾。
16、认知行为的第三个环节是信息输出。信息输出是信息消化的后续行为,几乎可以视作为一种本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学以致用算不上是一种品质,而是信息消化完全后的一种必然。
17、信息输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创建范式并以此来解释事物;其二是作为实际行动的规范,进而提升行动效率。
18、从信息的极度匮乏到信息的突然爆炸,人类对于信息的敬畏和渴求几乎是盲目的,这使得人们在认知方面显得手足无措。
19、认知具有终身性特性。这一原则旨在说明,从信息接收到信息输出,并非是完成一项才开启另一项,实际的认知过程中,信息的接收、消化和输出是多任务并行的,在接受信息A的同时,信息B正在被消化,信息C正在进行输出。
20、根据认知的终身性特征,信息接收到信息输出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某些信息需要非常多的相关信息进行长周期的融合和分解,假设你在2020年第一次接收了某信息,到它真正大放异彩可能需要50年——即,在2070年的某一天你突然就此信息获得某种顿悟,接着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片清明。
21、认知具有分散性特性。假设把人的认知行为类比为一个“拾锁→捡钥匙→开锁”的行为,那么开一把锁,就意味着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若如此,我们今天拾到的锁,很有可能在一个月后甚至一年后才能捡到一把能打开它的钥匙,有时候我们拾到的锁可能需要多把钥匙才能打开,所以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常常是由一些分散的行为构成的,这几乎是普遍的。
22、基于认知的分散性,我们需要对信息的接收加以警醒,首先不能轻易的否定一个信息的价值,其次,有条理的获取信息会提升认知效率。
23、一个人的能力大致分为两种,无意识的能力和有意识的能力。无意识能力往往是机械的,而有意识能力则往往是智能的。
24、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源自于有意识能力的差别,我们将有意识能力简称为智能能力。智能能力的获取步骤是,先有意识,后有能力。例如,先有思考的意识,才有思考的能力;先有独立的意识而后才可能具备独立的能力。
25、中国教育跟一些发达国家教育之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思考的意识和能力,统称为思考力的差距。
26、思考力的提升涉及三个要素,分别是思考内容、思考模式和思考频率,即想什么、怎么想和想的频率,据此可得思考力公式:思考力=思考内容×思考模式×思考频率。
27、认知有三个层级,情绪认知、逻辑认知和系统认知。情绪认知即感性认知,即主要依赖感性;逻辑认知即理性认知,即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运用理性来认知事物。
28、情绪认知是基于意志上的相信,往往剥离于逻辑;逻辑认知基于对现象的理性分析,相对客观,但局限于现象本身,只能得到小逻辑的清晰,而缺乏大逻辑的洞见;系统认知是将现象放入一个全息背景下进行分解,因此倾向于更深层的抽象,基于此可将许多看似完全不相干的细节结合在一起,从而达成洞见。
29、系统认知的核心原则是:不存在孤立事件。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看待一件事情或分析一个问题时,不能独立的看,而需要把事情或问题放在一个由背景、现象、范围和结果等构成的系统中进行解构。某些事物之所以具有认知难度,就在于它不会把所有的逻辑、所有的背景都呈现出来。
30、《道德经》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世间现象彼此相关联,推动现象发生的规律亦在背后彼此相关联。因此于认知而言,仅仅依赖于形式逻辑是不够的,那只是认知的基础,而认知的提升需要基于形式逻辑进行系统认知升级。系统认知的前提是多学科维度和相当的信息量。
31、通行的认知模式基本止于情绪认知和逻辑认知,或者局限于形式逻辑,或者局限于辩证逻辑。系统认知需要具备打破逻辑形式间界限的意识,目标是建立认知而非为了建立合乎某种特定逻辑的认知。
32、古籍中,符合系统认知原则的典范是《周易》。初始只有阴阳两爻,三爻为一组,成八组(八卦),八卦两两结合,构成64卦。在这些卦象中,无论是阴爻还是阳爻,在不同位置有不同的意义;乾、坤、屯、蒙、需、讼、师、比……这些卦象的顺序亦揭示了具有趋向性的变化——盛极而衰,弱极刚至。其所呈现的系统认知特性是,事物(爻)处于一个背景之下的某个位置,并趋于变化。这是系统认知的典型特征。
33、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携带有系统认知的基因,只是由于缺乏深度质疑的意识而走向恍惚,缺了形式逻辑的约束,因此呈现出云里雾里的状态。在这样的认知模式下,“大师”纷起,神棍遍地。
34、认知模式具有惯性,在一种认知模式下停留的时间越长,相应的认知惯性就越重。人的认知模式根本上受到环境的影响。在一个崇尚质疑的环境下生长,质疑如同呼吸,具有对抗认知惯性的能力在一个崇尚权威的环境下生长,质疑如同天边的云,可望不可及,缺乏对抗认知惯性的意识。
35、一般来说,系统认知需要一套结构完备的思想体系作为启蒙和引领。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一些书籍适合作为思想启蒙,例如《道德经》、《奥义书》、《圣经》等,有些书籍虽然名声在外,但不适合作为思想启蒙,例如《论语》。
36、选择一套思想体系作为“启蒙者”,并非是向其下跪,自始至终都要站着对话。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无论选择何种思想体系,走进去的目的是走出来,而非陷进去。陷进去是笼子,走出来才是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啊呜故事
2021读书系列 ④ 重读《简单逻辑学》
学习升华点:1、信息的价值既决定于信息本身,也决定于表述逻辑,以
终极哲学的必然诞生
培养孩子的逻辑脑02:规律与逻辑
高手都如何选择?揭秘决策背后的逻辑与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