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辽东的边防特点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花椒

摘要

由于其独特的地缘、政治条件,明代对辽东实行的边疆治理,与内陆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

本文从“辽东军镇”、“辽东屯兵”、“辽东城垣”以及“明代与辽东城垣外部落的交往”四个角度,阐述了明代初期到永乐年间辽东边境的防卫特征,进而说明了明代辽东边境防卫的特殊性与必然性。

军镇在辽东的地位

辽东督抚府是明代设置在辽东地区的军事和行政管理部门,其职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明代初期,辽东都督(下称辽东都司)对其管辖的25个卫所及安乐、自在二州进行了直属的管辖;

中叶之后,在朝廷重新划分藩属区辖区的同时,还设立了辽东经略、总督、总督和总兵等机构,负责管理政务和监察军务。

在各大城市中,均设置了一个或几个直属辽东都司的驻军,按照地域和防卫情况,分为东南西北西南数路,分别由武将镇守,并设置了对应的分守府。

明代辽东防卫主要集中在辽西走廊,辽河中、下游地区和辽东半岛地区。

秦桐在《条议》中所作的《全辽志·艺文》中,将辽东的地形与边境描绘得极为生动:“其境狭长,似人所能及:宁远,前屯,皆为辽之喉;锦,义,广,都是辽的双臂;海州,辽阳,辽人的腰部,有弯曲和伸展的地方;

沈阳,铁岭,开原,是辽的两个支点,都被逼到了边境,被人所不齿;独盖州,复州,金州,虽与蛮人疏离,但以丝绸织布为业,百姓较富,故将其驻扎在各地,作为辽的腹地,与辽国接壤,只能固若金汤。

由此可以看出,它在军事上的布局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为了维护农业的传统,实行屯垦,减少军事支出;

二是维系水陆交通通道,以保证平日的物资输送及战争时期的后勤补给,以及山东半岛的兵员调动;三是保卫朝鲜与女真族进贡的交通要道。

辽东守备部队

(一)兵役制度

明代在继承前三朝的军事制度特色的同时,确立了“军营”制度。明朝的军队,有固定的官职,可以是一种军队,可以是农夫,也可以是驻防,也可以是驻防,这就是所谓的军部制度。

实行“一人一户”制度,既能保障部队的数量,又能保障部队的供应,明朝辽东地区的防御力量是“三成为屯,七成为镇”的(齐道宗在《全辽志·艺文》的《严边防以预消虏患疏》)。

根据当年的数据,辽东都司辖的卫州有275,000个左右的人口,125,000名的额军队,55,000名的战马。户口分为军户和民户,额军队又分为马队和步队。

以铁岭营为例,共辖九千二百六十个家庭、三百二百五十个骑兵、一千四百一十二个步兵,其所辖的军队,由备御城、边塞、营垒等组成。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到,当时的士族人口占了很大比重。明代实行“兵丁”制度,极大地促进了辽东地区农业的迅速发展。

在此之前,辽东有几千条船只供应的粮草;辽东实行了“三农”政策以后,粮食比较丰富,基本上可以实现了“三农”的“三农”政策。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计得到了保障,同时还促进了冶铁业、盐业的繁荣,促进了交通运输的繁荣。有一种说法是:“海上重开,商贾骈起,与晋国、晋国之间的货物往来频繁,故辽东之地。”

(二)军事编制

在辽东地区,兵种采用小股形式,25人一支,有一名小头目。第四组,百大统领。千夫长十二到十六个团队,三百到四百人,在这之上,还有统领、统领等等。

主将、副统帅、参将、游击将军、主将、主将等,都是负责镇守各军镇的将领。辽东地区因其地形复杂、易变动等特点,在一些地区还设置了比防御级略高的“守备级”。例如,辽东军在广宁(现在辽宁北镇市),只有一个分守的副军在辽阳。

起初,驻扎在开原的是一名中尉,后来被任命为北方联盟的副统领。在最初的时候,在铁岭设置了防御工事,后来又增加了一个游击将军。

另外又在广宁、开原各设立了一支钦差司,负责边防,以增强边境重镇之力,在战争时期,每一座城市的军衔都要根据自己的战略重要性来确定,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调整。

(三)实行军政分立

各镇的统领,千户,百户等,平日里负责巡逻,操练,维持治安;若有边疆之祸,则依其范围之广或情势之严峻,或依其所为而定,或依朝廷之命,指使诸将(总兵、参将等)率兵出征。

由兵部派来的统领统领,统领从各个地方抽调出来的军队,打仗之后,这些军队就会回到自己的地方。

如此一来,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官员,都不能单独掌管兵权,这将有助于皇帝对军队的掌控,也可以阻止官员们叛变,也可以阻止士兵们造反。

总的来说,由于明朝军队在那时仍是一只训练有素的正规军队,具备一定的战斗力,与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前的蒙古与女真人的零散军队相比,因此才会出现“师出必捷”的局面,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与压制“寇边”与“扰边”的威慑力。

辽东的边城

为了进一步加强辽东城防,明英宗在辽东都督毕恭奏请下,于正统七年(1442年)对辽东城垣进行了修建。

辽东城墙又称为“辽东长城”,与京城北面的“砖石长城”相比,其面积要小得多,在建筑侧壁的选择上,可以采用砖瓦、石头砌块、泥土夯筑等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历经三十九年,终于在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大功告成。

这道城墙是辽东各军镇的一道防线,从靠近山海关的吴明关开始,到靠近开原的镇北关结束,再到靠近丹东的鸭绿江上的老虎嘴结束,形成一个“之”字形,把辽东的西北和东南三个方向都包围起来。

在边境线上,依距离而建,有关隘、城堡和哨塔。全辽东边城共筑了21个关口,89个堡垒,2710个墩台。

在这两座哨楼之间,有一座“边墩”,在这两座哨楼之间,有一座“接火台”,在这两座哨楼之间,有一座“路台”,用来联系各个御军镇之间的道路。

明代毛元仪在《武备录》中称:“中空的敌军台31个,侧腹敌军台90个”,这些都是大墩,城墙建成后,辽东的边防力量又有了新的加强。

各边堡与烽火的设立,使辽东的防卫系统更加完备,既能有效地抵抗蒙古人的突袭,又能遏制与抵抗东北地区的女真民族的侵扰。

辽东城郭之外的部落

(一)加强边境准备工作

“辽东城垣”并非“今日之疆域”,而是“辽东都司所管辖之疆域”。辽东边境之北,为蒙古草原,明代曾在此地设置过三道突厥大草原守备。

明朝初期,兀良哈三卫的地理位置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宣德三年(1428),他们借此机会,向南迁到了辽河的南部,成化年间,他们开始和辽东的联系。

《明史·列传第二百十六》记载:“从大宁城出发,至西风关,至玄福县,名都岩;从锦到益,经广宁到辽河,名为泰宁;从黄泥洼开始,过沈阳,过铁岭,到开原,就是富玉了。

在边城的东北方向,主要是丘陵和河流,那里生活着女真族和其它民族。

明代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奴儿甘都司,并先后设立了三百三十八个营、十三个千夫营。明代前期,女真部落主要分布于松花江以南和长白山一带以及朝鲜半岛的东北一带。

到了英宗正统时期,辽东城垣被修建之后,受马市交易及其他原因的影响,城垣逐步向南迁移到城垣之外。

至嘉靖时,海西的女真人已经迁移至开原北部,而建州的女真人已经迁移至抚顺北部和东部。

海西的女真耶赫部落属于塔鲁木卫,在镇北口一带居住;海西的女真“哈达”部落属于塔山的先卫,在开原东部的广顺口一带居住;建州的建州左右卫,在抚顺口一带的苏子河河谷一带居住。所有的部落都紧贴着辽东边境,并与以汉族为主体的“内陆”相联系。

(二)在开放马市建立了一个新的城市

辽东马市在明朝的沿边活动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联结经济的作用,并有力地推动了沿边各族人民的发展与发展,使其成为了一种新的沿边互市方式。

对于汉族及其周围的民族来说,马市交易既是一个农业与游牧文化之间相互沟通的窗口,又是一个“怀柔”东北各族,维持边疆稳定,巩固封建统治的途径。

“甲午战争,在辽东设立两个衙门,分别是开原和广宁马市。初时,蛮人以卖马匹于边疆,令有司以善换其价格。

于是,人山人海,遂建两座城池,以百人答纳失里为首。”(《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二》)明成祖于永乐六年(一四零八)四月份,特地下令,于开原置自在、快活两座城市,以供女真修道院之用。

当年5月,又命逍遥、逍遥二城设立逍遥、逍遥二州,马市的设立,打开了蒙古女真部落与内陆地区进行货物交易及人际交流的一个窗口,大大降低了辽东边境地区发生的矛盾与冲突。

结语

由于明代对辽东边境的治理,加之军力和国威的强大,使得辽东地区在永乐年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局面,并没有发生太多的战乱。

参考文献:

[1]刘憬铮.论明末辽东边军的衰落[D].沈阳:辽宁大学,2017:77.

[2]王羽喆.明代辽东边军军人素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60.

[3]苏辰.明代南直隶兵防体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254.

[4]胡凡.论明代蒙古族进入河套与明代北部边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120-1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军队斥候:明代边军的“夜不收”和“尖哨”是个什么群体?
姜维公 张奚铭:试论明代辽东防御体系的演变及特征
从万历朝一名士兵0.7两银饷到崇祯时3.3两银饷,看明末军队的失控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朱棣一脉对边军体制的调整与管理失策
明帝国的终极敌人,女真八旗
明末军情,打不败的女真、杀不完的义军。差一口气到只剩一口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