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的铁帽子王都是什么来头,号称“硬核王爷”的他们结局如何

与明朝相比,清朝对自己的宗室实在有点狠:

明朝的宗室一般都离开京都,分封为藩,初期有权有钱,后来即使权力缩减,也都是大富大贵。

但到了清朝,他们总结经验,认为明朝对宗室太好,财政压力过大,是导致灭亡的原因之一。所以清朝把宗室都圈在京城,没有特殊情况不得出京,待遇上更是与无法明朝相比。

▲明朝王爷外封为藩王

清朝宗室封爵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14级,袭爵方式有两种:'世袭罔替'和'按次降级'。

绝大部分是按次降级,说白了就是封爵可以传到下一代,但是不能按照同样的标准传,而是要降级传,正常是每承袭一次要降一级。

▲清朝皇帝列表

但也不是无限度的向下降为庶人,而是降到若干级别后就不再降了,毕竟多少要给贵族留点面子。

比如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等就停止了。

▲亲王佩刀

所以,后代如果不努力,单靠祖上的封荫在清朝是没有前途的。

不过,清朝的铁帽子王是个例外,铁帽子王的袭爵方式是世袭罔替,无需降等!有点类似于企业中的高级合伙人。

▲努尔哈赤画像

写在纸面上的好处显而易见:

一是含金量高,'世袭罔替', 隔代不降爵,这也是与其他爵位最大的不同;

二是待遇好,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折合成人民币,几百万还是有的。这个待遇也是郡王的两倍、贝勒的四倍、辅国公的20倍、奉恩将军的90倍;

三是给解决住房问题,赐王府,同样可以世袭罔替,在街坊邻居周围特有面子。

▲北京恭王府

当然,待遇如此优厚,自然入选标准就高。在清朝大公司刚注册的时候,只晋升了八位铁帽子王,清朝中后期又恩封了四位。整个清朝一共才十二位。

从分布上看,和硕亲王获得这一荣誉的概率最大,占有十个席位。另外两个是多罗郡王。

▲八旗旗帜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他们为大清打下江山立过汗马功劳:

六位和硕亲王: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次子)、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十四子)、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十五子)、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侄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庄亲王硕塞(皇太极五子)

▲皇太极画像

两位多罗郡王:克勤郡王岳托(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的长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代善之孙,后来才被封为亲王)。

从清初的铁帽子王来看,努尔哈赤次子代善可谓最大赢家,一家三代各出一个铁帽子王。

▲代善画像

清朝中后期恩封的四位铁帽子王都是和硕亲王:

怡亲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当时在九子夺嫡过程中,雍正坚定的支持者。也是当年争夺皇位的九个阿哥中,除了雍正外,唯一一位善终的。雍正也确实待他不薄,封其为铁帽子王。

恭亲王奕訢,道光帝六子;

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

庆亲王奕劻,乾隆十七子永璘嫡孙。

不过,清朝的铁帽子可有点不太好戴,搞不好就会生锈,甚至被领导把帽子扔地上。

以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为例,在皇位继承,权力较量中,几乎都是被排出权力中心的悲惨结局。

成亲王岳托、庄亲王硕塞、豫亲王多铎、颍亲王勒克德浑(原为多罗郡王)均死于天花。

礼亲王代善在皇太极时代、多尔衮时代均被无情打压,甚至被迫杀掉一儿一孙。

郑亲王济尔哈朗算是结局最好的,只是被多尔衮排挤出权力中心而已。

▲20世纪初的清朝

肃亲王豪格,后来被多尔衮投入监狱,两个月后被作掉。多尔衮和多铎兄弟俩更是极为过分,将豪格的妻妾瓜分,据为己有。

睿亲王多尔衮死后,被顺治帝剥夺一切荣誉,挖掘坟墓鞭尸。

▲多尔衮画像

在后代继承的时候,也是经常出现'幺蛾子',清朝大领导看你不舒服了,就会各种理由降爵夺禄。

比如岳托的儿子罗洛宏,因为嗜酒妄议,在皇帝宸妃丧期内搞丝竹娱乐活动,被削爵;代善的儿子满达海,因为曾占有多尔衮家财物,爵位降为贝勒,后来墓碑被推倒……

▲九子夺嫡可谓帝王家无情代表

无情最是帝王家,即使贵如铁帽子王,也要接受'职场'的鞭挞和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铁帽子王如此难册封? 大清王朝总共才十二位!
吴三桂三藩是铁帽子王吗?为什么儿子袭爵不降等级?
清代历史上哪些人被封为“铁帽子王”?
清」清朝铁帽子王其实真没那么铁,虽可世袭罔替,但可随时换人
铁打的“帽子”流水的“王”:详解清朝宗室12大铁帽子王
清朝赫赫有名的铁帽子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