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始皇灭6国的10大名将,都去哪了?为何仅章邯在抗击刘邦项羽

前言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的兴衰成败,武功名将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秦朝能够统一六国,击败战国七雄,十分依仗一批出色的名将。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王翦、王贲父子,以及蒙氏三代人。

一、王翦用兵如神,智取名将李牧

王翦沉稳内敛,善于布局,是秦始皇最信任的心腹大将。他与赵国名将李牧对阵多年,始终无法取胜。李牧用兵如神,每每能化解王翦的攻势。两军对垒时,李牧指挥如一,而王翦则屡屡错失良机。王翦虽然也颇有谋略,但总难以战胜李牧的大智大勇。

两军对垒多次,王翦无法取胜,这成为他心中的一块心病。每每想到李牧,王翦就睡不安稳。有时他整夜难眠,起来在帐篷内来回踱步,揣摩对策。王翦心知胜之不易,但他也深信,有朝一日他定会战胜李牧,夺取赵地。

后来王翦采用排除异己的计策,派心腹到赵国,巧言赵王,使赵王怀疑李牧谋反篡位。赵王性格多疑,屡次中计,这次也不例外。他在朝臣的唆使下,将李牧从前线召回朝中坐以待毙。

王翦得知李牧被杀,心中五味杂陈。他终于摆脱了心头大患,却也失去了在沙场上正面击败李牧的机会。王翦平生最为遗憾的,就是没能在公平对抗中战胜李牧,证明自己的兵法之术高人一等。

李牧一死,赵国顿失支柱,很快被王翦所灭。王翦的谋略与手段,无疑帮助秦国消除了统一六国的最大障碍。但他内心深处,对没能正面击败李牧一直耿耿于怀。统一天下后,王翦已是暮年,便请求退居二线,让其子王贲取而代之。

二、王贲继父业,用水攻大梁城

王翦晚年身体日渐虚弱,便退居二线,由其子王贲接替他统领大军。王贲武艺高强,极其勇猛善战,是父亲王翦的得意门生。但他过于直率,对谋略用兵略欠缺耐心,不如父亲王翦老辣内敛。

在攻打魏国时,王贲统领大军对峙魏都大梁已久,始终未能攻下。魏国政局稳固,百姓安居乐业,城池坚固易守难攻。魏国名士魏斯建议魏王闭城固守,王贲的进攻屡屡受挫。王贲一时郁结,对继承父亲衣钵的压力愈发沉重。

日复一日,王贲在军营内彻夜难眠。他反复思量进攻大梁的策略,拿不出一个称心如意的方案来。王贲性格直率,不善谋略,此时更是胡乱焦躁。有时他在帐篷内来回踱步,寝食难安。

一日清晨,王贲起来漫步军营,忽然目光落到一处被晨雾笼罩的池塘,灵光乍现,想出用水攻淹城的妙计。他迅速调动辎重,在大梁城外挖掘沟渠,然后引漳水灌入城池。没过多久,大梁城内就成了一片汪洋,城楼房屋都被淹没其中。魏王无奈,只能带领百官投降。

此次水淹大梁之战,一举成就了王贲的军事生涯。但好景不长,王贲在东征途中突然染疾去世,年仅三十余岁。他成为秦朝十大名将中最早离世的一位,对秦朝无疑是个巨大的损失。

三、蒙氏三代人,军政并重

相比王家父子光芒四射的军事风格,蒙家三代人则更强调军政并重。蒙武既是出色的军事统帅,又拥有高超的政治手腕。他陪伴秦始皇多年,深得信任。在攻打楚国时,他用计破解了楚国名将项燕的“韩城之战”布置,生擒项燕和楚王,为秦朝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

项燕用兵如神,“韩城之战”更是用兵之奇技。蒙武反复推演,终于看破项燕的虚实,使项燕大军陷入重围。项燕力战被擒,从此楚国失去心腹大将,齐楚之战再无悬念。蒙武用兵灵活,又懂得怀柔人心,使楚国百姓也归顺秦朝统治。

蒙武的两个儿子蒙恬、蒙毅一个善战,一个善谋。两兄弟配合天衣无缝,将蒙家带入鼎盛时期。他们镇守北疆,采取强硬与怀柔相结合的策略,使匈奴不敢侵犯,又功勋卓著。

蒙恬喜好练兵,训练出一支秦军精锐“鸿鹄团”,战力彪悍。每每与匈奴交锋,蒙恬都能获得大胜。蒙毅能言善道,招抚迁民,稳定了边疆形势。两兄弟各显神通,使北境欣欣向荣。

但好景不长,三人都被秦二世胡亥所杀,堪称秦朝的重大损失。蒙恬性格直爽,多次劝谏胡亥,却招惹杀身之祸。蒙毅则遭人诬陷以叛逆罪被杀。蒙家三代忠勇之士就此满门抄斩,秦朝丧失了这批心腹良将。

四、李信攻燕有功,章邯殉国

除王氏、蒙氏外,李信、内史腾等将领各有建树。李信力战燕国,内史腾三年服韩人,均显现出秦军的风采。李信数次献计夺取燕地,最终攻入燕都,使燕国灭亡。内史腾用武德和仁政并举,让韩人心悦诚服。

燕国依仗山河险阻,易守难攻。李信围城数月,屡战屡败,陷入苦战。此时有胆小的将领建议撤军,李信却毅然决定死磕到底。他调动各路援军,终于攻入燕都,使燕王投降。内史腾深明“民心是根本”,他用德治服人心,让韩人自愿归顺。

其中独具慧眼的章邯,抗击项羽刘邦的战功尤为突出。章邯曾劝谏秦二世放弃暴政,却未被采纳。章邯为人正直,身先士卒,与项羽大战数年,屡建奇功。秦朝覆灭后,他归降项羽,但至死不渝。在项羽失败后,章邯自刎殉国,是秦朝末年难得的忠臣良将。

五、结语

一个朝代的兴替更迭,牵涉诸多复杂因素。我们不应过分归咎于某一单一原因。但秦朝十大名将的命运变迁,无疑折射出当时局势的动荡与变数。这批忠心耿耿的名将,本可以为秦室再立新功,却因种种原因四散离去。中国历史峥嵘岁月,风云变幻,实在令人唏嘘不已。望今之世,能汲取历史教训,不再重蹈覆辙,共创太平盛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功高盖主的将军注定悲剧?战神王翦用亲身经历,跟你说不
比白起更恐怖的人:带着儿子连灭五国,死后家族掌控朝堂上千年
父子皆为名将,曾帮助秦王攻灭五国,为避猜忌最终选择了功成身退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李牧都不得善终,为何王翦却是例外?
秦灭六国有哪些名将,为何秦末与项羽对峙的却是章邯,名将去哪了
图文解读大秦王朝兴衰存亡,高清地图可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