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冷眼看名著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冷眼看名著

叶超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既是一个对名著狂热的年代,更是一个对文学狂热的年代。那时的人们对书本,只要是名家,无论古今中外,都欲求读之而后快。享受一次精神的盛宴,是一件无限荣光的事情,大家都以读名著为荣,谈名著为乐。对名著主人公的熟悉,会让人的品位高雅许多。

那时,我正读师范,十六七岁的年龄,正是文学的酵母最易萌发的时期。我天天记日记,周周写作文,试图将来成为一名作家。要当作家就要广采博取,大量阅读,于是,我也不例外地踏上了征服名著的漫漫征途。先从图书馆里借,《简爱》、《约翰.克利斯朵夫》、《战争与和平》、《呼啸山庄》等就是在那时看完的。当我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完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时,我的眼睛就变成雾里看花——近视了。不过,那时倒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近视了不是更有作家风度了?如果是现在,就不会干这样的傻事了,至少不会有这么搞笑的认识了。在疯狂的看书之余,另一件热衷的事就是买书。尽管囊中羞涩,但仍然想方设法节省出每一个铜板买书。总是认为,名著是值得永久收藏的,只要有买,就不要有顾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十日谈》等名著,就是在那时节衣缩食的买下来。至于泰戈尔的诗集,更是见一本买一本。如此四、五年,藏书渐丰。及至有一天发现很多书买了没看时,才蓦然惊觉:买而不看,所为何来?也许有的书一生都不会看!除非是专门藏书。自忖没有藏书的实力,买书只因兴趣,加之书价扶摇直上,于是对买书越来越谨慎。站在书店中,往往思之再三,半天也难得买一本。等到吃力地读完了所买的名著之后,买书的念头更是渐去渐远。

虽然我所买和所读的这些名著大都是小说,但读起来却是特别的费劲:就拿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来说,《红楼梦》我用了一个暑假才断断续续的把它读完,一个粗浅的印象就是这是作者一部简单的自叙传,所叙之事繁杂琐碎,尽是些婆婆妈妈关于锅盆碗筷的絮絮叨叨,主题思想也并不像红学家所说的那样深邃奥妙,我觉得只是一曲人生易逝、生命无常的挽歌。整个阅读过程并不是一种快乐,而近似于痛苦,如果不是有充足的时间、并在心里发誓要把它读完,能否读下去就要打一个问号了。《水浒传》看到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排完座次之后,对后半部分就有些意兴索然,对金圣叹的腰斩水浒极为赞许。《三国演义》充满权谋,算计盈纸,读起来总是给人以累的感觉;至于《西游记》只在少年时兴趣盎然,成年时读完大闹天宫后,对后面结构与情节雷同的“九九八十一难”不再存在丝毫魅力。当然,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中,还是有许多永远都耐以咀嚼的经典,像唐诗宋词,就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像老子的微言大义,像庄子的汪洋恣肆,像孔子的言简意赅,这些上古时代的思想家引领着中国五千年以降的文化源头,悠长绵远,其功不可没。

在外国文学名著中,读的时候让我爱不释手的只有泰戈尔的诗,几如唐诗宋词一样字字珠玑。而能一口气不停顿的读下去的书却聊聊无几,印象中好像只有《基度山伯爵》是饶有兴致的一次性看完的。外国名著之所以不喜欢,有几个原因:人名太长,记住一个主人翁的名字有时连整本书读完都还没记全,尤其是俄罗斯的作品;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太过冗长,读来沉闷乏味;情节性不强,一般难得有几个引人入胜的情节;或许是翻译的原因,或许是思维习惯的不同,句子老长,有的甚至有些拗口,要把一句话的意思弄清还要在脑子里打几个来回,谁有那么大的耐心?此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有许多的东西理解起来颇为费解等等。诸多原因,不一而足。在读薄伽丘的《十日谈》的时候倒足了胃口:上下两册近五十万字通篇写的都是男女之间随便偷情的事情,没有连贯的情节,故事大体雷同,令人乏味之极。一边读的时候一边想,这样的书怎么称得上是名著?大概是书中通过情爱描写表现的对人性的释放,在禁锢的中世纪时期具有解放思想的启蒙作用,才得以流传吧。《堂吉诃德》中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与阿Q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其情节与《西游记》比起来就如小巫见大巫,远没有那么精彩。就连风靡全世界的《飘》,我至今都未读完,原因是我买的那个译本里主人公及其他几个主要人物的名字都被译者中国化了;明知是外国人却用一个中国化的名字,虽避免了名字的拗口,但又有一种矫揉造作的感觉滋生,加之情节并非那么曲折生动,勉强看了一半就放下了。罗曼罗兰的四卷本《约翰克利斯朵夫》虽然看完了,但其中大段大段的哲理议论实在让人头疼,尤其是第四卷近半篇幅是这些枯燥的议论,读完此卷时下了很大的决心。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都是诗体小说,看了开头就再也难以为继。陀斯妥也夫斯基的〈罪与罚〉中有冗长的心理描写,卡夫卡的〈变形记〉太过现代化,等等。

从读这些名著的经历中我不停的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文学欣赏水平太低,对这些大师的名作理解不了?后来读外国文学史时,对外国文学名著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发觉以前自己的解读虽没有那些专家学者的系统和深刻,但大致意思还是差不多,不由的对名著有了一种冷淡的感觉。在读了林语堂关于读书的妙论之后,心中疑惑总算找到了答案。林老先生有一段话最令我折服,大意是读书人读名著就如找情人,只有找到了与自己的思想、性情相近的作品才能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产生与之迫不及待相亲近的感觉。如果找到了这样的一篇,就把这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找来看,终日浸淫于其中,日久必能有所得,这样的作家作品可谓之“文学情人”。随着岁月的流淌,也渐渐体悟到读书时的理解是随一个人的心境、年龄、阅历、智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孔子的“五十方可读易”,此语就道破了阅读的玄机。

经此种种思考之后,对名著的狂热渐渐冷却下来,读不下去时不再硬读,因为勉强而读也仅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从此,对名著也就多了一份理性的批判,少了许多盲目的崇拜,在以后的阅读中致力于寻找“文学上的情人”。这样的情人一个人的阅读生涯中可能要碰上好几个,也许一生都碰不上一个。若如此,则说明真的是与文学无缘。由此看来,真正读懂名著是需要机缘的。对一个读书人来说,这样的机缘就在不畏艰辛的书山跋涉中。一旦找到,就是一个读书人幸福降临的动人时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人的藏书
不在意版本品相
2、读书要买书
杨国军的散文:藏书逾万册的老农
我们真的需要买这么多书吗?谈谈读书人的消费观
秦朝晖自办书院传书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