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杀气凛凛,成败不同:中国历史上的极品刺客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杳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首诗是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侠客行》,诗仙对战国时期义助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屠夫刺客朱亥大加赞赏,称其“纵死侠骨香,不渐世上英”。除了朱亥之外,像专诸、要离、聂政、荆轲等著名刺客仿佛都和悲壮、慷慨联系在了一起。其实除了这些刺客界的招牌人物,在中国刺客史上,还有一些或身份特殊,或“背叛”雇主,或低级失误的极品刺客,他们用自己的行为给刺客的历史增添了别样的风情。

君王任我劫

在中国历史的春秋时期,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刺客,他是唯一当过将军的刺客,也是唯一没有杀死行刺对象却达到目标的刺客,更是唯一—个把国君主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刺客。他,就是曹沫,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的开篇人物,中国史书传记中的刺客第一人。然而,曹沫何以有如此的殊荣?他又经历了一场怎样惊心动魄的刺杀事件?

话说公元前685年,齐国公子小白即位,成为齐国第十六代国君,史称齐桓公。在丞相管仲的辅佐下,再加上沿海地理优势,齐国国势日益增强。充满野心的齐桓公并不满足,他把目光投向了富庶的中原。公元前681年,周庄王逝世,新天子即位。与此同时,宋国发生了弑君篡位之乱。齐桓公采纳大臣管仲意见,在周王室衰微之际,朝拜备受冷落的新天子,并以周天子的名义,约宋、鲁、陈、蔡、卫、郑、曹、邾等国齐集北杏(今山东省东阿县),举行会盟。可会盟当天,鲁、卫、曹,郑四国却没有人前往。面子很受伤的齐桓公非常生气,决定发兵鲁国。

时任鲁国君主的鲁庄公惊慌失措,只得召集群臣商议。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站了出来,表示愿意率军与齐国一战。这名大汉不是别人,正是鲁国出名的勇士,曹沫,他因为勇武神威、力大无边而深受鲁庄公的赏识,被鲁庄公留在身边。于是,鲁庄公任用曹沫为将军,率兵抗击齐军。尽管曹沫有心报国,武艺也相当出众,可鲁国的国力远在齐国之下,两国三次交锋,鲁国三次败北。无奈之际,鲁庄公只好答应齐国撤兵的条件,即割让遂邑之地给齐国,并奉齐国为盟主。

曹沫劫齐桓公

不久,按照双方的约定,齐国与鲁国在齐鲁交界的柯地举行会盟,屡战屡败的曹沫也作为将军,与鲁庄公同行。会盟开始后,两国君主走上盟坛,准备订立盟誓。突然,曹沫冲出队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上盟坛,左手紧拽齐桓公双臂,右手拿着匕首顶在齐桓公的脖子上。当时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就连鲁庄公也目瞪口呆。齐桓公吓得冷汗直流,连声追问曹沫意欲何为。曹沫面色如冰,冷冷地回答说:”齐国富强,沃土广袤,兵甲天下。而鲁国贫弱,国土狭小,军士不济。可你们却恃强凌弱,竟三番五次霸占鲁国疆土,辱没鲁国尊严,你齐国实在是欺人太甚!”齐桓公的部下纷纷劝说,询问曹沫如何才肯放过自己的君主。曹沫表示齐国必须归还侵占鲁国的土地,否则宁可鱼死网破。经过一番权衡,齐桓公答应归还鲁之失地。曹沫这才扔掉匕首,挺胸抬头、泰然自若地走下盟坛,面朝北方和群臣一起坐下,仿佛一切并未发生。被人逼着订立城下之盟,齐桓公自然怒火中烧,打算毁诺并产惩曹沫,又是大臣管仲以失去土地事小,在天下人眼中失去诚信事大进行规劝,最终还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将此前三战中夺取的鲁国土地全数归还。就这样,曹沫“以一劫之功反三败之耻”,声名远播,而信守承诺的齐桓公也并不吃亏,他遵守诺言的行为让大小诸侯国非常敬佩。各诸侯纷纷依附于齐国,他本人也正式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公认的霸主,可谓是刺客与被刺的人皆大欢喜,曹沫的勇气、管仲的智慧、齐桓公的诚信也成为千古美谈。

忠义世无双

2O1O年,英法两国联合拍摄了一部喜剧动作电影《狂野目标》,讲述了一位名叫维克多·梅纳德的老牌职业杀手接受黑帮雇佣,去刺杀一个漂亮聪慧的女骗子,却被后者所吸引,不但没有辣手摧花,反而承担起了保护暗杀对象的任务。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位比维克多更让人不解的刺客,他面对手无寸铁、毫无防备的刺杀对象,不仅没有把握时机,反而出人意料地撞槐自杀了,从而被评为“历史上最不称职的刺客”。那这位刺客究竟被施了什么魔法,竟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有了惊人的转变呢?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姬欢病逝,年仅七岁的皇子夷皋即位,史称晋灵公。晋灵公年幼不理政事,终日游手好闲,渐渐养成了贪图享乐的习惯。长大后,他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加变本加厉。他终日与宠臣屠岸贾混在一起,鱼肉百姓,大兴土木,对朝中政事不闻不问。一次,晋灵公的一名厨师在炖熊掌时没有掌握好火候,熊掌没有炖烂就端了上来。晋灵公命人杀死了厨师,并将他的尸体大卸八块,放在篓中,让宫女抬出宫去。宫女走到半路,正好碰上了来拜见晋灵公的大臣赵盾。赵盾为人正直忠诚,关心民间疾苦,见晋灵公如此残暴嗜杀,就苦劝后者改弦更张,要以仁心治理天下。然而赵盾的苦口婆心不但没有让晋灵公幡然悔悟,反而让后者起了杀心,而刺杀赵盾的任务就落到了屠岸贾的头上。屠岸贾与赵盾虽同朝为官,但个性迥异,素来不和,现在接到了暗杀赵盾的任务,自然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操作。当时屠岸贾身边有一个勇猛的卫士叫鉏麑,他家境贫寒,但武艺超群,屠岸贾觉得他忠实可靠,常常在经济上帮助他,鉏麑内心非常感激,愿意为屠岸贾赴汤蹈火。屠岸贾准备对赵盾痛下杀手,想到了养兵千日的鉏麑,便交代后者第二天三更时分到赵盾家中下手。

鉏麑撞树

第二天天还未亮,身穿夜行衣的鉏麑就来到了赵盾宅前。他身手敏捷,轻松地翻过了赵盾家的围墙,四处张望了一会,看准了赵盾的卧房,便提起宝剑快步走去。刚走到门口,鉏麑不由放慢了脚步。他见赵盾家中简陋不堪,只有一床一柜,外加几件零碎的家具,并且看上去都已十分陈旧。不禁充满疑惑,又见赵盾官服整洁,已经准备上朝,因天色尚早,还坐在桌边小睡。鉏麑想了想,悄悄地退出了赵宅,心中暗想:恩公待我虽不薄,但公正地讲,恩公并不像赵相这般廉洁。赵相洁身自律,一心只为朝廷和天下百姓,是晋国的福气,也是晋国百姓的好靠山,如果这样的清官都死在我的手里,那晋国可真的是要灭亡了,找也会受全国百姓唾弃,遗臭万年。可是自己是受了晋灵公和屠岸贾的命令来的,如果不能完成任务,背弃了主公的旨意,就是不忠;但如果真的杀掉了好官赵盾,就是不义,一时陷入两难的境地。最终,鉏麑选择了舍生取义,他撞树身亡。赵盾闻声赶来,见一个身穿夜行衣、手持宝剑的壮士横死树下,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命令手下人将这位忠义的刺客厚葬在了树下。

一剑斩楼兰

在现代社会,外交使节在国与国的交往中是享受外交豁免权的,既不能从事危害出使因的事情,以免丢失国家尊严,也享受国际法的保护,不可受到伤害。然而在古代社会,却有这么一位剑客使节,不但为了国家利益远赴异域,还友情客串了一把刺客,在史书上留下了不朽英名。这位剑客就是西汉时期的傅介子。

傅介子少年从军,元凤年间(公元前80年-公元前75年)受命出使西域的大宛、楼兰、龟兹等国。当时的西域处于西汉、匈奴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局面下,上述小国时而依附汉朝、时而投降匈奴,典型的墙头草做法,有时甚至还会劫杀汉朝使者,出使这些国家绝对是极其危险的任务。然而艺高人胆大的傅介子却并不推辞,他在楼兰、龟兹等国宣传汉朝的政策,以母国强大的实力为后盾,以个人出众的口才为媒介,先后说动了几个国家归顺汉朝。等傅介子出国归来,因为他在外交战线上功劳卓著,朝廷任命他为中郎,迁为平乐监。

傅介子斩楼兰

然而大争之世的小国大多是畏威而不怀德,不久后,楼兰、龟兹等国又向匈奴示好,背弃了和汉朝的同盟。愤怒的傅介子向大将军霍光进言,指出楼兰、龟兹蛇鼠两瑞,必须用刺杀的手段进行惩戒,才能让西域诸国不敢再生反意。霍光觉得龟兹离汉朝太远,决定先从楼兰试试这个古代版的斩首行动是否能够见效。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傅介子受命出发,前往楼兰。为了掩盖自己的目的,傅介子和部下带了大量的金币,宣称是送给西域盟国的礼物。到达楼兰后,做贼心虚的楼兰王拒绝接见汉朝使者,傅介子就假装离开,在楼兰的边界向楼兰官员传话说:“我带着数不清的珠宝黄金来馈赠各国,没想到你们楼兰王如此不明事理,我只好前往其他国家,希望你们不要后悔。”说完,傅介子还让人打开背囊,让楼兰人看到里面的金银珠宝。楼兰官员赶紧把这一情况报告了楼兰王,后者财迷心窍,立刻举办酒宴招待傅介子一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傅介子对楼兰王说:“我大汉皇帝有密旨让我转达给您。”楼兰王信以为真,就喝退左右,和博介子来到帐中密谈。可他刚一进入帐中,傅介子拔出宝剑就取了他的性命。随后,傅介子对楼兰大小官员宣告:楼兰王背叛汉朝,罪大当诛,汉军马上就要杀到楼兰,如果有人敢反抗,楼兰就会灭国。最终,在傅介子的威压之下,楼兰选出了亲汉的新王。返回长安后,汉昭帝下令封傅介子为义阳侯,食邑六百户。

就这样,剑法出众的傅介子仗着汉朝声威和个人的冒险精神,以外交使节的身份成功客串了刺客,他一剑斩楼兰的事迹也广为后人传诵。

帝王级刺客

一般来说,历史上的刺客大多是武力出众,刺杀之前声名不显的赳赳武夫,很少有地位显赫,家室显贵的大人物愿意效法专诸、聂政、行博浪投锥、荆轲刺秦王的铁血故事。可在历史上确有一位异类,以帝王之尊行刺杀之事,堪称古往今来身份最高的刺客,他不是别人,就是被称为魏武帝的曹操,而他刺杀的对象也很有名——东汉末年的大军阀董卓。

由于东汉在西北和羌胡常年战争,董卓以军功拜郎中,自此一路升迁,后官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兵权在握后,董卓逐渐觉得朝廷无能,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光熹元年(189年)七月,董卓接到大将军何进的密令,要他带兵进京,协助何进诛灭宦官集团。当董卓快赶到洛阳远郊时,何进已经被张让等宦官杀死,何进的部下袁绍等人正率兵攻打皇宫,尽屠宦官,张让挟持着小皇帝逃向洛阳北边的北邙山。董卓马上掉转马头向北前进,终于在黄河边迎到了汉少帝刘辩。接下来,董卓废立天子,以陈留王刘协取代汉少帝,将朝廷牢牢把握在了手里。董卓独擅朝政以后,以酷刑镇压反对他的公卿,搞得满朝文武人人自危;董卓还下令将观看社戏的百姓尽情屠杀,男人割下头颅计军功,女人抓去做营妓,这种种的暴行使董卓成了天下人的公敌。

司徒王允正直且才略过人,于是设宴召集群臣,商议除掉董卓的方法。宴会上有人提出董卓兵众权威,若举兵强攻等于自投死路,只能派人只身前去刺杀,才能不惊动董卓,更有成功的可能。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而当提到由谁前去刺杀董卓时,整个席上却突然一片寂静,众人的脸上只剩下恐俱与推辞。王允正暗自叹息,突然一人跳出来大骂众官胆小无能,并自告奋勇前去除贼。王允闻声望去,见是骑都尉曹操。

曹操杀董卓

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年),20岁的曹操作为一名年轻人才,被郡守推举为孝廉,到都城洛阳为郎官。以王允为首的官员们打算除掉董卓,用的还是刺杀的手段,曹操觉得正是自己扬名立万,匡扶社稷的机会,这才站出来毛遂自荐。接下来的日子里,为了麻痹对方,曹操主动投向董卓,但凡董卓赏赐的东西都一一笑纳,摆出了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董卓渐渐信以为真,以为曹操有心归顺,慢慢放松了警惕,甚至任曹操自由出入相府。曹操看时机成熟,便向司徒王允借来一口七星宝刀,准备行刺董卓。这天曹操直入相府,董卓正坐在床上与吕布谈笑。吕布也是一员虎将。是董卓收的义子,并且言行忠于董卓,深得董卓信任与爱护。董卓见曹操进来,忙让吕布挑选一匹西凉进贡的好马送与曹操,吕布应声走出,曹操心想时机已到,但又俱怕董卓力大,不敢贸然下手。不多会儿,董卓因为体胖不能久坐,竟躺在了床上,把后背对着曹操。曹操见状不禁暗喜,以为天助我也,于是抽出宝刀,准备行刺。谁知就在这干钧一发的时刻,董卓突然从床边的穿衣镜里看到了曹操的举动,不禁吓了一跳,回头喝问曹操意欲何为。曹操被董卓突如其来的质问吓破了胆,宝刀也差点扔到地上。但曹操不愧足智多谋,灵机一动,称宝刀是献给董卓的,董卓疑信参半,刚好吕布选马回来,曹操害怕董卓起杀意,便借口看马,乘机跑出了相府。行刺失败,曾操不便久留,当即逃出了京城,不敢再回来。

这次失败的刺杀让曹操意识到刺杀不过是小阴谋,成不了大事,这才拉起人马,营造势力,才有了后来三分天下而有其一的曹魏政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汉帝国外交官、刺客,刺杀楼兰王,威震西域(下)
春秋战国五大刺客结局都不好,汉朝刺客为何能完成使命全身而退?
汉代不为人知的数次“虽远必诛”
闲说(三十三)揍你没商量的“骏马监”
【霍光】第九节、有刺客!
傅介子,斩杀楼兰王后,为何在历史记载中神秘消失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