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点 | 做律师多年,为何还不能成为高手?



观点  |  做律师多年,为何还不能成为高手?


    律师是知识提供者,你通过艰辛的努力通过了司法考试,工作勤奋,甚至已经有了十年的工作经验,你依然深感知识不够用,你到处去听各路法律专家的讲座,购买成为行业专家的书籍。希望你仰慕的专家大师给你一个成为高手的窍门或者一个快速成长的书单,可是我要告诉你,对很多人来说,听高手的讲座、读高手的书,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

 大多数人看了一辈子电视剧也不能成为一个演员、导演或者编剧。回忆一下你的高中时代,你和你的同学都是学习一样的课本,听同一个老师讲课,做同样的练习,但是有的同学考了600多分,有的同学只考了200多分。他们接触的信息几乎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成绩却如云泥之别,这说明接触的信息量本身并不是造成学渣与学霸之间差异的原因。如果不知道正确的方法,你听再多的讲座,看再多的书也是没用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部分人成为大师、高手?为何有的人年纪轻轻就充满洞见,你感觉他们的谈总是充满启发性,谈笑风生之间就能轻松地把一个复杂问题解释得通俗易懂,而有的人却难以做到。有人说这是天赋的差别,有人说是经验的不同。然而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智商的高低、经验的多少与高手之间并不成正比例关系。据说美国历史上智商高达195分的“天才”一直在建筑工地上搬砖,说明仅有智商不能成为高手。经验也不能让人成为高手,一个简单的例子是,祖祖辈辈种地的农民种的粮食产量永远不可能超过袁隆平。

 

(一)

 是什么阻碍了大多数律师成为高手?因为很多律师有了一定工作经历之后,就只能在自己熟悉的业务圈子内打转。例如有些人做了几年律师出了几次庭,即使他对类案件象疱丁解牛一样娴熟,也只能算是熟能生巧的卖油郎而已过去农村推磨的驴子,农民为了让驴子不停地往前走,就把它的眼睛蒙起来,驴子是一直感觉到自己在往前走,在努力,不断在精进,但是实际上它一直在原地打转。

 这样的人,他们大多数人已经停生长,已经丧失了生长的能力,他们越是对自己聊以自慰的“成就”感觉良好,他们离大师坐标越是相去甚远,而造成这个原因首先是他们不再愿意深度思考了。

 如果不考试的话,很多人看书、听讲座跟在家里看电视剧是一样一样的。只是将电视剧中、演讲中或书中的情节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经验相印证,以致获得情感的共鸣与乐趣。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公司股东会,两个公司的老板是EMBA的同学,又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这天刚刚听到某经济学家在成都的演讲,兴奋无比,两个人激烈的讨论。我听他们说了半天,他们一直在重复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经济知识。我神补刀了一句:是不是因为你们只是听懂了已经懂的就觉得讲得很好,那么你们究竟收获了什么?我想说的是,大多数人所谓的学习,不过是重复和印证自己已知的观念与知识,不爱听不敢听,甚至本能的拒绝思考与练习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东西。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试验。请看看下面这道数学题:

 117-(77-11)=?

 你稍稍停顿了一下,虽然我有一个括号扰乱了一下,但是你还是算出来了,这个答案是51。在刚刚停顿那一刻,你的大脑迅速的运转,这就是思考运算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当你兴高采烈的听讲座的时候,当你轻松惬意阅读的时候,你是否有片刻停顿,让你的大脑运转一下?

 好,我们来做下一题。

 100个连续自然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和是8450,取出其中第1个,第3个…第99个,再把剩下的50个数相加,得多少?

 你可能需要再读一遍题目,或者你根本就没法仔细看(逃避)这道题,你只想绕开我故弄玄虚的题目继续看我下面究竟要讲些什么鬼东西?我知道,读这篇文章99%的人是不会去计算这道数学题目(期待你回复答案)。如果我告诉你,这是你小学四年级学过的课程,你现在对你的思考能力有何评价?

 恐怕你要说这些知识我已经用不着了。我不想跟你争论数学之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之于法律职业的意义。我们换一个法学方面讲座老师在讲课时说的一句话:

 按照边际成本的递减规律,法律的供给在达到社会需求饱和状态之前,每增加生成和实施一项新的法律时,由于法律规范的相互支持,其边际成本呈递减趋势。

 这句如此简单,任何一个人都会在一分钟内把它背诵得滚瓜烂熟。但你知道边际成本的概念吗?能够通俗易懂地把这句话解释给别人听吗?你能举出生活中边际成本递减的例子吗?如果对相关的概念如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一无所知,对于由此延伸的边际效益、边际利润、边际函数概念不甚了了,你还谈得上听懂了这句话吗?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这些概念,你急急忙忙花时间去听讲座,对于讲座的组织者来说,只是多了一个莫名其妙凑热闹的人而已。

 没有深度思考,无论是看了多少书,听了多少讲座,你的知识存量持续在减少,你的知识增量缓慢甚至停滞。

 

(二)

 没有生长能力的学习,只是原地踏步。

 在律师界流行各种职业理论、技巧的讲座、书籍,这也许律师职业必须接受不断学习的职业特性使然。这些书籍或者讲座一部分是对你已经学习的法律理论、体系与原理结合新的法规翻来覆去给你再讲一遍。先不要说那些天下文章一大抄的书籍、讲座并没有什么真正值得称道的新意与创造,而更重要的它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成为大师的成长机会或方法。有过律师执业经验的人都知道,你在书本上学到的这些理论与道理,并非真实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千奇百怪万象更新,理论只是生活的抽象,一旦遇到现实问题理论总是对不上号。诗人歌德说过: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常青。我们所有的理论与知识体系只是解释外部世界建立起来的数理模型,如果我们对这些理论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似是而非感觉上,应对考试死读书读死书的惯性,如何能够很好的理解现实生活?其结果是,笃信理论,只能扭曲现实,迎合现实,就只能误解理论。

 有的律师更愿意获得实用可以直接用于操作的干货,听那些称之为“技巧”的讲座,看那些讲解“秘籍”的书籍。对于普通的青年律师来说,也许可以通过前辈的书籍或者讲座来了解一些高手的经验,掌握一点做事的方法,那怕坐在那里感叹一下前辈的高明获得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也是一种不错的收获。但是这些所谓的“技巧”真正可以拿来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吗?其实,所有这些“秘籍”、“干货”是非常可疑的。有一个律师朋友,有次听完高手的讲座,惊喜若狂地回来告诉告诉我,他听到了一些诉讼的高明技巧策略。我问是啥,他兴致勃勃地一件件讲给我听。我听完之后告诉他,这些方法、窍门根本行不通,现在的法官都是按照专业分类处理案件,他们一年要办理几百件相同的案子,玩这些小聪明的律师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一付视我小肚鸡肠的表情,我只好说你试了就知道了。后来果然他去试了,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什么这类高手的经验我们拿来没什么呢?因为这些讲座、书籍一类要么是某些成功律师的个人感悟,要么是某个以演讲、出书为业的律师道听途说东拼西凑的八卦,还有就是某个律师臆想出来的“窍门”、“方法”。如同看作文秘籍写不出好文章,看炒股秘籍也不能赚大钱,看“富律师”的书,也不能让你执业致富这些东西只是看起来有用,让你有一种获感,但其实你很可能一无所获,更糟糕的是它有可能把你引向一个邪路。 

 几年前我们律所曾经邀请过一个当年红透了的职业律师培训师来授课,听他讲课我除了佩服他背功了得外,我真的不知道在他那里能够学到什么?后来我恶毒的查了一下他的经历,原来是做律师不行,改行做起律师导师来了。这些演讲写书的老师或许是个好人,但他们给你传授的经验或者道理却是不可重复和检验的,也许的确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事,但这是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个别事件,甚至也许只是他们运气好而已,并不代表你拿来有用。

 

(三)

 比无能更可怕的,是熟练的无能。

 有些律师朋友做了几年律师,也慢慢琢磨一些“窍门”,有位朋友前几年通过“电话营销”招揽了一些业务,觉得这是一个开拓案源的好法子,但这几年电信诈骗案多了,人们对营销电话产生了极大的厌恶,一听到不是熟人电话就立即挂断。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位朋友不是改变战术,而是诅咒电信诈骗坏了他的“生意”,并不停念叨他“电话营销”成功业绩,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轻易走不出去。其实这类事情很多,很多“老”律师总爱总结、归纳一些自以为是的“窍门”“方法”,经常向身边的同事“徒弟”传授一些办案“技巧”,为自己发现一个什么东西沾沾自喜,或者他们确实曾经在法庭上、在工作中用什么手段投机取巧获得某种利益但是,一只兔子偶尔凑巧撞在树上,继续守株待兔肯定不能换来午餐,然后他们一次次被现实回击后,依然乐此不疲,熟练的无能。因为他们相信总还有“更高明的技巧”在等着他去发现,或者认为这些窍门总有一个地方行得通。

 这就象那些要发明永动机,发明飞机的民间科学家一样,总是坚信自己学到的理论,总是相信自己的发明,锲而不舍地“发明”形状不一、大小不同,飞起来只能离地三尺的“飞机”、“永动机”。他们不知道,他们了解的那些简单的物理原理,在物理学家那儿只是基本功。其实很多律师也是这样,只是掌握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或者只能熟练运用一些简单的法律原理,就以为打遍天下无敌手了,这也是律师界的“民律”。杨绛先生对这种人说过一句话,深得我心: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四)

 有朋友要问了,你前面不是反反复复说听讲座、读书没什么卵用吗?这会怎么又引用杨绛先生的话来说是因为书读得太少。其实我想说的是,很多人爱听高手讲座、爱读高手书就是不爱读书,想走捷径的人。生活中不乏好书,生活本身就是一部大书,律师也是终身学习职业,但是看得多、听得多不一定知道得多,知道的多不意味着理解的透,有时候听得越多、看得越多越糊涂。很多时候,们面对如此多的信息材料,只会做,也只愿意做最浅层的加工,没有也不愿意从深处审视,作深度思考。所谓深度思考不等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理解。理解通常只涉及对字面意义的解读,常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也无须做太深入、太广泛的研究与思考,并且理解应遵从客体本意,不可擅自演化。而深度思考则是一个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过程,掘进的过程。它必须不迷信权威,保持怀疑精神,不走思维捷径,冥想和反省兼备,并非轻松“愉阅”所能实现。

 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真正的高手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康拉迪( K. Anders Ericsson)提出的。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训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同样的,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 那些运动员真正高手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而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虽然这个理论是最近才提出来的,但是这个方法却是人类一代一代高手经常使用的,不妨回忆一下学生时代,有谁听了老师讲课不做练习就能成为学霸?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难道不都是反复做偏题、难题、怪题的同学?刻意练习必须离开你已经熟练掌握舒适区,进入到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的“学习区”,逐步过渡到你遥不可及的“恐慌区”。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精神高度集中和大量的重复练习,持续的有效的反馈是刻意练习的秘诀。

  好消息是,人类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通过深度思考与刻意练习,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天才。

 

   作者:高建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刑事辩护律师基本功“7本书”
有哪些书籍是写书法理论的?
讲座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70本能够提升自身素养和思考层次的书籍,...
读了那么多书,你有独立思考能力了吗?
“窥探高手的秘密:吸功大法让你快速成为行业顶尖高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