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年做律师吃过的亏现在都要还回来

作为一名诉讼律师,提交符合法官审理思路的材料、注重庭审发表意见的尺度,是极为重要的。 

一、庭前准备工作

1告知不能开庭时间段

现在法院的案件非常多,书记员无法在开庭前一一打电话与律师确定开庭时间,往往是直接用传票的形式通知开庭,这样就很有可能律师在多个案件代理时面临开庭冲突的问题,往往这个时候再去协调开庭时间很难,会增加书记员的很多工作。

如果律师在提交诉状的同时,能够书面说明在立案之后一段时间日内不能开庭的时间段,相信会给自己和书记员的工作带来不少便利。

一般来说,法院在立案之后有个首次排期开庭的期间,让书记员每个案件都提前和律师电话联系,确定好可开庭的时间再排期的话,在当前案多人少的现状下是不现实的。因此,如果法院排期后,律师打电话告知那天无法开庭的话,是很让法官反感的,倒不如在提交诉状之时,就告知近期不能开庭的时间段,这样既便利了法院的工作,也不至于方让自己陷于尴尬的境地。

2.提交电子版诉状答辩状

虽然书记员在庭审中会记录庭审实况,但书记员的记录有时并不完整,法官在撰写判决书时,如果手里只有纸质版本的诉讼或答辩状,等于法官需要将这些文字重新录入电脑,增加了法官的工作量。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在知道主审法官和书记员之后,及时与书记员联系(推荐是书记员,这个阶段无需也法官联系,避免法官先入为主的打招呼印象),获知邮箱地址或者询问如何发送电子版材料。

3.证据目录要清晰分类

证据是诉讼中非常重要的文件,而一份清晰的证据目录至关重要的,证据目录不仅应该有序号,更重要的是要有证明内容,并对证据的所有内容进行梳理,切忌不能够所有证据散落在不相关的文件中。

建议是,如果证据在三组以上的,请制作证据目录(目录应至少涵盖证据名称和证明内容),并最好装订成册,标明页码。

如果证据材料太多的话,特别是发票等,请记得一定要分门别类并最好粘贴在A4纸张上,写清楚每页的总金额。在发票不清晰的复印件上,也记得一定要在旁边备注原件的相关内容。

4.明确标的数据的计算公式

诉讼中很多时候都会涉及到金额的计算,如何计算得出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果诉讼请求中数据项目特别多,且金额较大,请记得一定写清楚计算公式,特别是针对银行类案件里的利息计算公式,必要时写清楚计算步骤。

5.庭前告知事项要清楚

法院目前的硬件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了,很多法庭都可以观看视频或者上网,但如果没有事先告知,这些硬件一般不会使用,如果庭审需要使用这些硬件设备,一定需要提前告知,让技术人员连接好,以免影响案件审理进程。

比如,案件如果涉及视听资料需要质证的,有可能需要向法庭申请调查令的,都尽量在庭前告知法官。 

二、庭审注意事项

1.一切遵照法庭程序

在法庭上,律师应该按照法官的庭审程序进行。法官没有发言之前,切忌不要开口,有任何新的需求时,也不要直接打断,而是举手示意法官。

具体而言,陈述诉讼请求时,直接了当念出诉状上的相应请求即可,无需展开;陈述事实与理由时,可以只念诉状的标题;听清楚法官的提问,有针对性的回答,尽量使用确定的“是”或者“不是”回答问题,实在无法回答的问题,请如实告知,或表明“需要和当事人确定、沟通”等。

2.质证阶段要有条理

法庭证据出示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律师要善于总结争议焦点问题,围绕着焦点问题展开证据的出示。在质证阶段,律师应该胸有成竹的展示准备好的证据材料,尽量一组一组证据展示,并在每组证据展示后,归纳证明内容;发表质证意见时,从证据的三性出发分别说明即可。

有时候可能也会遇到对方当事人当庭提交的证据,如果法官要求发表质证意见,律师应认真对待,客观负责的发表质证意见,如果对方当庭提供的证据是很关键的证据,应主动申请法官给予质证时间,如果庭上确实无法发表质证意见,可以向法官申请庭后提交书面质证意见。

3.法律法规放心底

在辩论阶段,律师应该切记不要大段朗读法律法规,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法官和律师都应该相信对方的法律功底。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庭后提交参考法条。当然,如果有相关的参考判决,辩论阶段可以详细说明,庭后提交相关材料。

4.避免庭审突然袭击

人都不太喜欢意外的事情,法官也一样。所以,律师切记避免当庭突然袭击,如变更、增加诉讼请求,或者提交新的证据,这样的后果只能是拖慢庭审的进程,可能无法达到想要的让对方措手不及的效果。诉讼技巧可以使用,但应给予对方平等的机会。

5.与当事人协商好庭审表达重点

当事人往往更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当事人出庭往往更难梳理出事件前因后果,因此,法官一般来说愿意接受当事人和律师一同出庭,但往往当事人的表达不择重点,很可能将庭审变成毫无意义的争论,律师在庭审前需要跟当事人商量好需要他表达的重点,如果可能最好能将所需表达的事项记录下来,在庭审上可以有主次有条理的一次表达,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当事人出庭的好处。

6.经过允许后再发言

中国的法庭是以法官为中心的,在法庭上,法官让对方发言的时候,不要打断对方的言语,而是在想要反驳的时候用纸笔记录下来需要反驳的点,在对方表示结束发言的时候,向法官示意自己有观点要表达,然后再阐述记录下来的要点。 

三、庭后的注意事项

1.协助法官进行调解

法官有意向进行庭后调解的,律师应该协助法官传达对方的意见和法官的观点,并积极促成调解事项,而不应该中途遮掩消息或虚构调解方案,并从中赚取收益。

2.提交补充的代理意见或者答辩意见

在法庭上,律师有时候会超出原来提供的代理意见或答辩意见做出意见表达,如果能在庭审后提交一份补充的代理意见或答辩意见,对于法官撰写判决书以及理清己方观点大有裨益。

 

想说的话

法官和律师都是法律共同体的一员,虽然在金钱和权力的对比上,有着些许的微词,但在具体案件上,追求公平正义应是双方的共同追求。律师的价值体现在诉状答辩状以及庭审辩论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认真对待每一个庭审,应该是律师工作的应有之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钱请律师,如何自己动手打官司搞定“老赖”,让老赖还钱!
法官眼中的好律师,当事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好律师
律师终极战场的技能:民商事诉讼庭审技能基础
律师庭审技巧的几点体会
民事案件出庭指引|法律参考
法官欣赏的优秀律师十大细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