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苓散与猪苓汤的临床验案,读完恍然大悟

导读: 本文为郝万山教授《郝万山讲伤寒》中所讲的故事,郝老师以亲身经历,举身边的案例,结合《伤寒论》原文,将案例透彻分析,读完令人恍然大悟。

01

五苓散验案

我临床遇到过一个病人。

他说:“大夫,我这个地方堵得慌,不吃饭也堵,吃一点点就胀。我找了好几个医生连着看了好几个月了。”

我打开他的病历,好几个医院的中医都给他看过,那些医生开的药都是和胃的、降逆的。如果让我看,我也会开这些药的。

可是,为什么用上这些方子都没有效果呢,然后我就仔细又问他。

我说:“你喝水多不多?”

他说:“我嘴经常感觉很干,所以我老是喝水。”

我说:“那尿多吗?”

他说:“相对来说尿不多。”

我一看他的腿,轻度的水肿。

他说:“我这堵,最先是肚子这里开始堵,下边胀满、然后逐渐变硬,硬到这的时候就什么饭也吃不下了。”

我说:“我就给你用利尿的方法。用五苓散原方,先用3副试试吧。”

吃了3副药之后,他给我打来电话。

他说:“郝老师,过去我听过你的课。你这个方子非常有效果,吃完了之后尿就增多了,口渴也逐渐地缓解了。然后,我这硬和堵的这个地方感觉往下走了,现在,就肚脐以下还有点硬、有点堵。我是继续接着吃还是换药啊?感觉上边全通了。”

我说:“再接着吃。”

又吃了3副之后,整个身体上下全通畅了,胃里也不再堵了。

那么这个病案给我们一个什么提示呢?

抓副证的思路。

你看,这个病人来的时候,'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

病人的主诉症状是心下痞,我们按照常规的治疗心下痞的方法没有疗效,那我们就再找一找他的病机,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心下痞,这叫'抓副证,兼求病本'。

有时候,在《伤寒论》中的一个方证的副证,在具体一个病人的身上可能会上升到主证的地位。

02

猪苓汤验案

还有一次,一个医院的西医大夫,过去参加过西学中班,听过我的课。

他说:“郝老师,我收了一个病人,给她治疗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有效果,这种情况我还是头一次遇到,我实在没辙了,您帮我支个招吧。”

我就问他:“她是什么病啊?”

他说:“她是神经性呕吐,喝水吐水,吃饭吐饭,喝药吐药。”

最奇怪的是,我们给她输液,如果今天输的液体超过2瓶,她都要变成粘液给吐出来。输2瓶她不吐,超过两瓶的,她非得吐出来,而且都是粘液。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病人。

我说:“她吐了多长时间?”

她说:“三个月了。”

我说:“你们做了什么检查?”

我们考虑到的能够造成呕吐的这种病证我们都排除了,所以现在可以诊断为神经性呕吐。

这种病人我必须去看一看,所以就去了医院。

见到这个病人的时候,我就问她是怎么得的这个病。

她说:“和她丈夫吵架。”

我说:“为什么和你丈夫吵架?”

她说:“她丈夫在外面找小蜜。”

那这种情况,她一定是很生气的。我一看前面也有过中药方,也是和胃降逆止呕的。丁香、柿蒂、旋覆、代赭兼与理中,寒的、热的。全用了,补的、攻的都用了。都是喝了药就吐药。舌光红无苔,脉细弦而数,一派阴虚的现象。我说:“你睡得着觉吗?”

她说:“哎呀,我一夜一夜睡不着觉。”

我说:“你是从呕吐以后才睡不着觉,还是以前就睡不着?”

她说:“我以前有神经衰弱,经常睡不着觉。”

那么这种阴伤是剧烈呕吐导致的,还是原来就有阴伤呢?我就必须问她。

我说:“你在得这次神经性呕吐之前,有什么病?”

她说:'过去有慢性的泌尿性感染,经常反复发作,小便不利,尿道涩痛,这次又有犯'。

好,上面有口渴、心烦不得眠,下面有小便不利、尿少,这不是猪苓汤证吗?

你看猪苓汤适应证,它的病机是阴虚水热互结。

由于水热互结,膀胱气化不利,所以就小便不利、小便少,甚至有尿道涩痛,小便短赤。那么水热互结又有阴伤,津液不能输布,所以有口渴有烦渴,有渴欲饮水。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心肾不交,所以有心烦不得眠,这三组主证都有,当然对她说来这三组症状都不突出,而突出的是个呕吐。

在《伤寒论》中的猪苓汤证中,由于水邪是流动的,水邪犯肺可以出现咳嗽,水邪犯胃可以出现呕吐,水犯浸渍肠道还会出现下利。

所以咳嗽、呕吐、下利是猪苓汤证的三个副证。

那么我很怀疑这个病人就是阴虚,水热互结证,水邪犯胃所造成的剧烈呕吐。我不知道辨证对不对,所以我只能去检验一下。于是就开了猪苓汤。

然后我嘱咐她丈夫,我说:'你必须每天陪着她,我煮完这些药,你每隔一个小时给她喝一勺,一次不能多喝'。

我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因为她本身喝药就会吐出来,如果喝的药都吐掉就不能发挥作用了,所以要让她慢慢的适应;

第二,就是用这种方法让她的丈夫陪着她,以获得他妻子的宽容和谅解。

2天以后,那个大夫给我打电话,说'郝老师,神了!'

我说:“怎么了?”

他说'就是一勺一勺的喂,后来她嫌每次喝一勺少,她不吐,她说这个药非常对口,嗯,这个药非常对口'。

我说:“那既然对口的话,就再给她吃。”

他说:'还是一勺一勺喂吗?'

我说:'她要喜欢她丈夫一勺一勺喂,你就这么喂她;她要是想自己端起碗来喝,那就随她的便'。

就这样又一个礼拜之后,她可以进流食了。第二个礼拜礼拜,已经不用输液了。后来她一高兴,就吃了个凉的西红柿,然后又吐出来了。然后那个大夫就给我打电话。

我说:“没关系,还是这个方子继续用”。3个礼拜以后,这个人出院了。

神经性呕吐这种证候是容易反复发作的,所以我就让那个大夫接着随访。后来,我自己也随访了五六年,她再没有复发。

看着这些中医名家用《伤寒论》里的方剂,解决疑难杂症似乎都很容易,但是自己在临床上使用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伤寒论》没有很深入地理解,没有真正学习到《伤寒论》的精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小故事】郝万山教授五苓散与猪苓汤的临床验案
郝万山:不作死就不会死,不生气就会少生病
(学习笔记)猪苓汤案 作者:郝万山
伤寒论辩证思路16---泻水和利水的方子相鉴别
郝万山:“抓副症,兼求病本”治疗思路病案两则
医话中药(342)——阿胶(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