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ixar是如何指导苹果,facebook,google讲故事的[下]

致力于全球创新交流的英途(intoer.com)已在4月份举办硅谷儿童科技考察项目,作为合作伙伴,我们将陆续报道此次第一手实地考察内容。



今天 Pixar 故事总监:Matthew Luhn将给大家展示,他们是如何指导苹果,facebook,google 讲故事的[下]?

Matthew Luhn 于1992 年在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从《玩具总动员1》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继而作为一位故事板艺术家致力于创作新的想法和角色,并且用于《玩具总动员2》、《怪兽电力公司》、《海底总动员》、《料理鼠王》、《汽车总动员》、《飞屋历险记》等电影。


从创作过程看,如何讲故事?


从一个点子出发

首先要有想法,有点子,这个点子是我们通常讲的一种假设。所谓的假设和想法来源非常多,比如在餐馆点餐时,你在餐垫上随便画了什么创意,可能成为一个点子。或者早上醒来,因为做了个梦,突然有个点子。或者就是环顾四周,就觉得为什么我们生活里面、工作里面没有这样的一个东西。比如说为什么就没有像特斯拉这种电动车,那可能就成为一个点子。但是要有这个点子,首先前提是必须给自己这种权力去创作。就是说哪怕这个点子是一个坏点子,你得容许自己可以去想这些坏点子。


Pixar的电影都是从一个点子开始的。比如说,有人他在追逐和捕猎机器人,结果突然就和其中的一个机器人坠入爱河了。比如说超级英雄他不可以去救人。比如说有只老鼠想成为法国的大厨——《料理鼠王》。很多好的电影都是从听上去好像有点疯癫的想法开始的。



想法可能来源于我们的经历。比如这三部电影,一部是关于一个人在50年代的一些经历。第二部电影是我们受到了世界上发生的事件的启发。还有一些电影来源于我们看到别人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然后创作了一部电影。比如说《inside out》这部电影,真实的故事,就是爸爸看着他的小孩从原来是个小女孩,变成青少年之后,就特别情绪化。然后他就根据他对她女儿的观察,创作了《头脑特工队》这部电影。


个性化,以产生共情

在做一些创意的时候,要有个性化。这个东西必须是一定是跟自己有一定关联,我对它非常有热情,希望把这样的热情和全世界去分享。好的电影或故事,它的创作人,它的导演,背后都是和这个故事息息相关的体会和经历。

举例


比如说《瓦力》这部电影,大家特别担心我们的地球有太多的垃圾,还有关于这个爱情方面的个人感受。像《玩具总动员》,就是生怕我们的同事同辈觉得我们不够好,深怕别人嫌弃我们。像《Finding Nemo》就是担心我们的小孩,对他们的保护太多。这些都是有个人体会在里面,经历在里面,然后他们就创作出了好的电影。

 

主人公要有变化

不管是Shakespeare还是Pixar,或者其他人创作的一些电影或者故事,我们都可以看到,里面有主人公变化经历。比如说一个父亲原来不太好,经历了一些事情,变成为了一个更好的父亲;一个懦夫经历整个过程之中,突然变成了一个特别有勇气的人。


对公司来说,你的观众就是你的客户,那么你是希望通过你的电影,去改变你的观众,去改变他们的想法和信仰。比如说一个电话可以是什么样的,一辆车可以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所谓的财务安全又是什么样的。这些讲的好的故事都是去影响观众,去改变观众。

举例

可以看到《Monsters,Inc.》这部电影里,主人公偶然间和一个人类的小孩成为了朋友,发现这个小孩并没有毒性,然后他就冒险,就算是被炒鱿鱼或丢了饭碗,或者被关到监狱里面去,或者会失掉他最好的朋友,他都不担心,他做了一些事情,为什么?就是为了把一个事实公之于众,就是恐吓人类的小孩,是不对的。这里需要两个因素:一是要讲清楚主人公发生了那些变化,第二是故事发生在哪里。

 

来看一下这个电影主人公的变化。最早这个主人公,他也不知道吓小孩这个事情对不对,他完全是在做工作,所以他老是去吓小孩子,最后他认识到,吓小孩是不对的。整个事件,都源于他,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所以一个好的电影,一个好的故事里面一定要有主人公一个成功的变化。


举反例

如果一个故事,没有主人公从前到后的变化的话,这个电影还是娱乐性很强,它没办法抓住人心,没办法让观众有感同身受的感觉。

比如说James Bond的电影,很多动作,美女,很酷的车,又出来一个很炫酷的武器。但是James Bond在整个故事中是没有变化的,所以他没有办法让大家有心理上的感受。

 

再举例

我们来谈谈Pixar是如何做《Finding Nemo》这部电影的。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父亲原来对小孩过度保护,最后觉得还是让孩子过上自己的生活,给孩子一些权力和自由。所以大家在考虑自己最喜欢的电影的时候,一定要看看里面主人公有没有变化。看这样的电影,才会在情感上跟他有紧密联系。这部分就是我们所讲的,和我们的观众实现互动,这是我们公司,也是我们电影的使命。


企业领导者如何去讲“变化故事”?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你必须要认识到,就那么点时间去讲这个事情,你讲得太长时间,大家的注意力早就不在这里了,所以必须要非常迅速,非常简洁的,给大家讲清楚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举例

谷歌,说他们的使命,就是对全世界信息进行整理,提供给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可以用起来的有用信息。谷歌做的事情,就是希望通过给大家免费信息,从而改变世界。

 

Chipotle餐馆是一个墨西哥餐馆,最早开办在旧金山。他们希望带给大家口味好,营养高,性价比也好,以可持续的生态的方式种出来的食物做出来的墨西哥饭菜。他想改变世界的做法,是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可以便宜买得到,吃起来味美,也有营养价值的食物,从而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特斯拉的使命就是希望给世界提供不需要石化燃料就可以奔跑而且非常酷炫的的车。


从故事两元素看,如何讲故事?


好故事有那两个必备元素?不管是做一个动作电影还是写故事,还是做动画喜剧,有两个点是我们所需要的。第一个,要有主人公。第二个,必须有始有终。


定义主人公



故事的主人公,不管他是一只老鼠,一个玩具,或者是什么,因为有了主人公,我们就会和这个主人公联系起来,会参与到他的整个过程之中去。


比如说乔布斯在讲他的故事的时候,讲怎样在父母的车库里造了第一台个人电脑,我们就跟他的整个历程发生了关联,和他一起去经历各种困难,希望他能够获得成功。


比如说我们看《料理鼠王》的时候,小老鼠想做法国大厨,他父母说你就是一只老鼠,不可能成为法国大厨,你就是吃垃圾长大,那么我们就非常想和这个老鼠建立一种关联,特别关爱他,特别关心他的每一场斗争,每一个经历,希望他能够成功。


我们在创造故事主人公的时候,必须要让我们的受众能够去了解到我们的主人公的困难,问题在哪里?也必须让大家知道他擅长的优势在哪里?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我们也一样,必须讲清楚我们的困难在哪里,我们的所长在哪里。


定义“有始有终”

我们的故事,不管是电视节目,还是电影,还是书,或者讲我们企业的故事的时候,必须要有始,有中,有尾。为什么?


因为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就有周期,比如说每一天:早上,中午,晚上。人的一生:出生,中年,然后死亡。他都是一个循环一个周期。所以我们人类的DNA里面,我们认为应该是个开始,中间,结束这样的一个闭环。尽管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却存在这样的共性。


讲故事的时候,能够有一个主人公,并且把它和头尾结合起来,去看到它的困难,看他怎样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最后获得成功。我们就会和主人公建立一种关联,我们就会对他有一种信仰。

 

故事内容的选择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比如说我们最早的故事是关于猎手的故事,怎样去打猎。后来的故事是关于种植的故事。现在的故事是关于环境保护的故事,以及我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事情,比如说,玩具,车,机器人等等。


虽然不同时代的电影,内容是不一样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但是故事的结构和塑造还是一样的。主人公,他经历了开始、中间、结尾这样一个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与“主人公”产生关联

由于我们有共同的经历会产生一种关联感。一种全世界无论时代,无论性别都共享的东西,就是普遍真理。


比如说,我们讲到魔术大师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想到兔子。比如说,这只大鸟会帮助人们把小孩送到不同的地方。我们都知道家庭,而且我们也都知道猫会抓老鼠。所以我们在想故事内容的时候,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我们都会去利用人们会产生共鸣的东西,在做Pixar电影或短片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个普遍真理。

 

这种所谓的普遍真理,在很多企业实际上也为领导者所用,从而能够和听众产生共鸣。

举例

比如,奥巴马总统,他最喜欢的运动是篮球。他跟美国的很多选民是通过篮球建立了一种联系。听他演讲的人说,他喜欢篮球,我也喜欢篮球,那我就喜欢他了。

 

比如,乔布斯在向大家介绍他的第一款手机的时候,为了让大家知道手机还能放音乐,为了与音乐爱好者建立联系,所以他选的那首音乐就是人们非常喜欢的披头士的歌曲。

 

马丁路德金,在讲《我有一个梦想》时,他就举例讲到了美国的黑人曾经被承诺会得到自由,最后没有得到自由。实际上很多人会因此联想到,有人说给我钱,最后没给我钱,这样的事情,从而激发了人们的情感。

 

所以,作为企业领导者,作为内容创造者,为了和听众产生共鸣,要讲大家都有共识的东西,比如说家庭、财物安全、知识、梦想、舒适性,等等这些东西。


我在讲故事的时候,也经常讲我的家庭。比如说,你做的这工作不是你想做的,这个是可以和大家产生共鸣的。大家都有过的一些经历,或者大家都可见过或体会过的东西,比如说电脑、社交网络、汽车、宇航飞船、气候变化、性别、公平等等。这些共同的事物或经历是我们与听众建立关联的纽带。


比如说我跟我16岁的儿子做交流的话,我觉得儿子现在特别忙,他读书也读得特别好。如果我想让他节奏稍微放慢一点,我可能就会这么说,我儿子叫克里斯多夫。我就跟他说克里斯多夫,其实人的一辈子不是像赛车一样,看你能多快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人的一辈子像开着车去做探索、去旅游,要享受生活。我跟他交流里面,就会讲到车子,这是他可以产生关联联想的东西。通过这个对话我告诉他要享受生活。一定要讲他可以去联想到的东西,去跟他交流。

 

“主人公”产生改变。

一个好故事或者会讲故事的人,他能够改变人们的感受。通过感受改变,反过来改变我们的感受和看法。


看一则广告:



这个广告就是希望改变大家对自己是个女孩的感受。这个广告之所以非常成功,因为它是有始有终的,而且主人公在整个广告中发生了变化。这个广告能够去改变我们的想法。


怎么知道一个故事是不是讲的好?如果有些人看了这个电影,或看了这个短片之后,眼睛有点湿润,身上有点起鸡皮疙瘩,特别感动,这就说明这故事讲好了。


要把故事讲好的方法,就是要有始有终,而且要有人物变化。


  • 这个广告一开始,就提到了,像小女孩一样跑去投掷、去打架是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小男孩,就去模仿小女孩去做这些事情。观众肯定会觉得好笑。

  • 中间部分,是一些小一点的小女孩,问她同样的问题,像女孩一样跑、投、跳,是什么样的。这些小女孩,真的使足了劲在跑、在扔、在跳。

  • 然后,一开始模仿女孩跑、跳、投的这个男孩,我们又去问他,你觉得你们刚才去这样模仿女孩跑、跳,你们是不是在侮辱小女孩?其中一个小男孩就说我只是笑那些女孩子们。观众在这个节点上有点内疚了,觉得一开始不应该笑。

  • 最后部分,就是开始我们让她去跑、跳、投的这些女孩,我们说你愿不愿意现在再重新做一次?她们说想重新做一次,就像是我自己一样,以我真正的自己去跑一次、跳一次、投一次。这时候,观众也会发生变化。当我们说所有的女孩都是这个样子的时候,所有的女孩包括我们刚才所讲的那个年龄比较小,使足劲去跑跳投的那些女孩、也包括了自己的姐姐,妹妹,妈妈等等。

 

讲故事的时候,不仅仅要用语言去讲故事,还可以用到视觉上的效果。如果有视觉辅助的话,能够更好的去改变受众,比如说通过视觉让别人去看到人物的表情变化。


“有始有终”分为首中尾三部分


故事要有首中尾三部分。首先要做故事的铺垫和准备,中间是故事的创作部分,包括很多跌宕起伏的情节,最后要有收尾,主人公不管经历了多少困难,最后是成功与收获的。



讲故事的历史由来已久。从人类讲第一个故事开始,最早讲故事可能是在山洞里面,然后点着一团火,这个火照亮讲故事人的脸,开始讲故事。现在在电影院里面讲故事,或者在一个暗房里面,家里面讲故事,这个屏幕会把人脸照亮等等。


不管讲故事的场景如何变化,讲故事还是一样的,要有故事的铺垫,情节和收尾部分。基本上所有故事介绍主人公,经历故事的时候,都有六大步骤。比如说第一第二步是准备铺垫部分,第三第四是中间部分,最后部分就是收尾部分。


资料来源:2016年4月17至23日,英途首启硅谷儿童科技实地考察材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李开复:Facebook不是一天炼成的
7个世界科技巨头的办公室
讲故事的时候到底在讲什么
编剧||巧设“伏笔”与“照应”,让你的“反转”有据可依
A Co
15部与旅行有关的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