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题
从上个世纪开始,对中国画的改革、创新的声音不绝于耳,直至今日,很多人仍然在未能理解中国画的核心价值观,也不懂中国画的核心技法的情况下,总想要改变它。如今很多迹象已表明,一味的改革、创新中国画,已经越来越丢弃它的根本——笔墨。笔墨是根据时代在不断变化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它所跟随的是不同时代的人,它所具载的是不同的人性。我以为中国画对生命的基本需求是不会变的,是“画贵静气”,这和我们的养生之道是一样的。吴大恺真山水真性情,国画山水的新开篇!
吴大恺,原名吴虹堂,四川人,1971年生,毕业于四川民族学院美术系,后于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高研班(现中国国家画院)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二级美术师,中国道教全真教龙门派第二十三代传人,道号悟泉道人。
创作擅长:
擅长现代雪景,水墨山水,青绿山水,古韵山水和富有现代审美特质的工笔写意山水等。
吴大恺四尺横幅山水画作品《山居清幽图》作品来源:易从网

吴大恺精品焦墨山水画作品《飞泉隔山又一山》作品来源:易从网

吴大恺的焦墨画,能在浓重老辣的笔墨中,画出一种温润感,做到焦而不燥、浓而不滞、变化多端且灵性毕现。将诸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非常人所能企及,这正是吴大恺才华的过人之处。在人们的印象中,焦墨往往是死硬、枯黑和狂躁脏乱。而吴大恺笔端流露的东西却有一种静穆之气,在苍茫、凝重、深沉的笔墨中倍显空灵和清新,浑然一体中见元气充盈,张弛有度。特别是画中从近景到中景,再到远景,笔墨交代非常清楚,转折过度自然有序。他将坚实的山石和飘逸流动的云雾,以及留白处理的虚实相生、自然而然。
中国美术学会吴大恺青绿山水画作品《归舟图》作品来源:易从网

细观本幅画卷,在山脉的描绘中,吴大恺不拘成法,用夹杂着偏锋的斧劈皴画出山石的形象,充分表现出山脉的蜿蜒曲折,极具体量感。在设色上,先运用积墨法画出山石,再于保留笔墨变化的前提下铺染石绿,厚重的石绿结合墨底塑造出山脉的阴阳相背,然后用泥绿提出山峰,复勾山石外形,线条与体面在色与墨的结合下,配合得天衣无缝。而这种画法,使整个画面既有笔墨意趣,又有西画中的明暗塑造。为使画面不过于沉重,
画面山高水长,在奇峰峻岭间,以婉转笔意勾染云气,云气缭绕前,营造楼台,树石掩映,颇具诗意。其构图、设色均见大千风范,又别出心裁,山石皴法、树木画法结合了宋人笔意,楼台使用界画方法,又有清人遗韵,这是一幅集青绿古法于一体的仿古青绿作品。收藏之佳作选择!
画家吴大恺写意山水画作品《渔歌高行唱伴舟》作品来源:易从网

吴大恺传承中国传统绘画要求“计白当黑”,因为黑处并不能曲尽其妙,绘画创作在注重黑色的同时,还应当懂得空白的价值及其运用。用空白来突出主题,能使主题更加鲜明,“计白当黑”“黑白互依”,便是虚实结合这一美学原则的具体运用。也就是说笔墨处重要,无笔墨处也要,“白”与“黑”,相依相生,相映成趣,给欣赏者留有审美想象的广阔天地。
《渔歌高行唱伴舟》画面在动静统一的状态下形成了稳定的结构,而山川、流水、云烟与屋舍等在“高远”、“深远”、“平远”中得到适当的配置,加上山体的实在性与云烟的虚幻性的结合,使画面产生了空灵感与飘逸感,此幅画最妙之处便在路上行人和船上之人都带着斗笠,画上明明没有画“雨”,却能让人看到雨丝,听到雨声,感到雨势,收到无中生有的效果。这幅优秀的国画大师作品你有理由拒绝收藏装饰吗?更多吴大恺山水画佳作尽在易从网!
山水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斯文在焉:绘画欣赏(八)
画出最美的心声──贺祖元青绿山水画作品欣赏
吴大恺山水画作品价格
论中国画写意山水的设色
中国画的设色法——以墨为主,随类赋彩
山水画临摹备忘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