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南城古村临坊—寻踪都督府第
南城之窗
挖掘南城精彩     铸造南城辉煌
热文.美食.交友.策划.推广.活动.品牌
爆料、投稿:微信号:nc344700
服务热线:13607940833(崔) 18879406068(李)
在南城的沙洲镇有这么一个古村,不为大多数南城人知晓,这里有许多的古建筑,如有“龙光”字样的“王氏宗祠”,有“皇恩”字样加顶的“都督第”。那是因为它和黄狮渡一样在解放初期都还属于金溪县的石门区黄狮乡,1952年才划归南城。所以在南城关于它的历史记载的不多。那它究竟是怎么样的一座村落呢?
临坊村地势开阔而平坦,前有屏风映翠,后有锦溪迂回,山清水秀。村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金溪县志》记载,自明初建村以来,该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由于人才辈出,也使临坊村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虽历经沧桑,全村至今保留着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
一条石板小道从村头直直地延伸到远处,在这个村子里,它理所当然地可以称之为“街”,所以村名也叫“石街”。石板路的一侧是一排古屋,现在只有一排,原来对面都有房子的,而且有小巷贯通,这里的小巷很窄,在深深的小巷内.仍然可以见到高大的门第。
为什么这么小的巷道内建造这么大的房子,古人是怎么想的?到了古屋内,才可以看见房子的宽敞和高大,真有点不解。想想,是否当年这里出过不少人物,大家认为这个地点风水好,才一股脑的挤在这里建房子呢?这当然只是猜测而已。石街上可以看见一对麻石旗杆石(原来有很多旗杆石),表示这里出过得到功名的人物。
石街的另一端是王氏宗祠,一道围墙把宗祠圈住,围墙门口的石刻匾额是“三槐名第”,何谓“三槐”?原来“三槐”是王氏一支的堂号,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是太原王氏的一个衍派。
围墙另一面门额刻的石匾是“临坊世家”,说明临坊的王氏世代在这里居住。宗祠门口的两个石狮子一看就是明代的风格,牌坊式的门头非常气派,整石的门框线条规整,两边还有两扇石门装饰,这在南城其他地方的祠堂是看不到的式样,那些雕刻的图案也非常精美。
让人为之一震的是在祠堂门楣的上端,显目地刻着“龙光”二字,看得出,这是得到过皇上嘉奖过的家族,否则是不敢轻易写上“龙光”二字。
出了“临坊世家”的围墙,村头有一个古老的戏台。飞檐翘角,古朴典雅,看来有些年头了,它静静地坐落在旁边,凝视舞台正中剥落的戏装画像,昔日热闹的锣鼓声和抑扬顿挫的唱腔仿佛就在耳边。
临坊是地片名,包括石街、塅背、羊山、米家边四个自然村,这四个自然村的人都是一个祠堂的王氏家族成员。而“都督第”不在石街,在塅背。
顺着田间小道,从石街到塅背,不过几百米的距离。老远就可以看见一处古门楼孤零零地立在村外,那就是“都督第”。这段田间小道都是石板路,很好走,但是铺在地上的石板居然有很多都是从明代到清代的王氏家族成员的墓碑。
来到“都督第”门楼下面,门楼虽然不是很高大,但是精致的青砖斗拱和石雕已经说明了它的尊贵,特别是“皇恩”二字,高高地凝视远方,显耀出它非同一般的地位。在牌楼的反面有一块石刻匾额“竞秀”,里面写了“同治壬申秋合村重建”。那原来的门楼又是建于何年呢?
“都督第”门楼面朝古代的小路,是通往金溪的方向,牌楼后面才是塅背村。“都督第”谁是都督?什么时代的都督?村里人谁也说不清楚。“都督第”是进村的第一个门楼,后面还有一个门楼,上面也有石匾额,刻着“棠棣垂芳”四个字。在这个牌楼后面才是进入塅背村,一口水塘,映着蓝天白云,池塘边上一排古代建筑显得有些荒凉。因为现在年轻人都不住在这里了。
古建筑的前面也是一溜的石板路面,在路边上堆放了许多旗杆石,有的平放在屋檐下,零零星星算起来起码有10多对,这么多的旗杆石虽然静静地卧在地上与荒草为伴,仿佛是在诉说着昔日的光辉。在一块旗杆石上面可以清楚地看见”己酉科拔元”的字样。“拔元”即“拔贡”,和“恩贡”一样都是清朝贡生。通过乡试(全省统考),成绩优秀者可报送到京城国子监继续深造,国子监的学生称“贡生”。“贡生”内部又划分等级,“拔元”是首等。
被誉为“金溪第一科举世家”的临坊
在同治《金溪县志》这套古旧的志书上可以看到一个叫王大胜的都督,王大胜是个英勇善战的武将,而“都督第”就是他盖的房子。大胜征战三十年,积功至大将。与士卒同甘共苦,战必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治军严整,所至,禁剽掠,赣人德之,呼为王生佛。73岁致仕,家于赣而卒。
在同治《金溪县志》里面,除了王大胜,还有许多临坊人名列其中,一个村庄能有这么多的人进入县志,是不简单的事情。临坊是个文武皆备的地方,古代的金溪县把临坊誉为“金溪第一科举世家”“金溪第一望族”。自明迄清,出过进士6名,举人23名,收入同治《金溪县志》名臣、儒林、仕绩、武功、孝友、义行的人物有22人。
王大胜是武将,王萱是临坊文臣的代表。王萱(1482-1518),字时芳,明代临坊人。极聪慧,读书过目成诵,10岁能文,宏治十五年(1502)20岁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补刑部给事中,后授通政使司右参议、奉政大夫。
正德七年(1512),朝廷派他入川陕督军。正德八年二月,廖麻子叛变,残破数县,逼近成都。王萱督促官军进剿,斩廖麻子于剑州。 正德十一年,奉命册封荆藩,顺道归家。正德十三年五月因病去世,时年37岁。有《青崖文集》六卷、《青崖奏议》七卷传世。
临坊村有着这样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其他地方不同,一进石街古村,就能呼吸到一种浓浓的古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图文来源:网络及品读南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城那些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你晓得后面的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42)江西省金溪县双塘镇竹桥村
柏林村
走进金溪竹桥古村
千年书乡第一坊:江西省竹桥村
江西抚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