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疑难病症私藏传世秘方及医案笔记(六)(74—80)

疑难病症私藏传世秘方及医案笔记(六)(74—80)

74、临证治验|随师高建忠治发热——阳虚发热案一案

刘某某,男,56岁。2016年8月10日初诊。

患者主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15年,加重伴发热1周”于8月1日住院治疗。门诊拟“

(1)、发热原因待查;

(2) 、COPD加重期;

(3)、肺部感染:肺结核?支气管肺癌?

(4)、类风湿性关节炎”收入院。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5年余,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具体用药及用量不祥)。

住院期间生化检查提示:血沉快红细胞值低、C反应蛋白高(未带化验单)。

刻下见:发热1周。体温可达39°以上,无汗恶寒,口干喜饮,胸憋不适,语言低微,倦怠嗜卧,纳食尚可,二便调。视诊形体瘦弱,面色痿黄,精神欠佳,舌质嫩,舌苔薄白,脉虚弦。

证属阳气虚弱,外感风寒。治以助阳益气、散寒解表为法。

方用再造散加减。处方:

生黄芪9g,红参3g,桂枝6g,淡附片6g,细辛3g,羌活6g,防风6g,川芎6g,生姜6g,炙甘草3g,忍冬藤15g,牛蒡子15g。1剂水冲服(颗粒剂,下同)。

2016年8月11日二诊:药后发热减轻,体温最高可达37.8°C,恶寒减轻,较昨日精神好转。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虚弦。处方:①上方淡附片改为9g,1剂水冲服。②桂枝12g,生白芍12g,生姜9g,大枣9g,淡附片12g,红参6g,炙甘草6g,滑石18g。3剂水冲服。嘱当日分二次服①方,次日再服②方。

2016年8月16日三诊:药后仍有低热,自测体温37.8°C,身软、乏力、困倦,大便2~3次/日。舌质嫩,舌苔薄白,脉虚弦。处方:淡附片12g,炙甘草6g,干姜9,红参9g,炒鸡内金15g,生牡蛎30g。7剂水冲服。

2016年8月23日四诊:药后热退,体温37.5°C,已无胸憋症状,面色渐红润,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周身小关节疼痛,纳食少,大便1~2次/日。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虚弦。处方:桂枝9g,生白芍18g,知母12g,生白术15g,生姜15g,淡附片15g,生麻黄6g,防风6g,炙甘草6g。7剂水冲服。

药后诸症好转,体温37.5°C,面色红润,精神状态恢复如常,纳食可,二便调。考虑低热持续与痹症相关,后按痹症继续治疗。

-- 体 会 --

临床上发热多见于外感性疾病,亦可见于内伤病。论述外感病的著作首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现将该书中论及发热条文的鉴别要点归纳如下:

①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为太阳中风,代表方为桂枝汤;

②发热、恶寒、身体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为太阳伤寒,代表方为麻黄汤;

③发热而渴,不恶寒,为温病;

④高热汗出,热不退,为风温;

⑤往来寒热伴口苦、咽干、目眩为少阳发热,代表方为小柴胡汤;

⑥蒸蒸发热,日晡潮热,不恶寒反恶热,不更衣者,为阳明发热,代表方为大承气汤;

⑦发热无汗,脉反沉(细),嗜卧者,为少阴发热,代表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

再造散出自明代医家陶华的著作《伤寒六书》中,原文摘录如下:“治患头痛发热,项背强,恶寒无汗,用发药二三剂,汗不出者,庸医不识此证,不论时令,遂以麻黄重药,及火劫取汗,误人死者,多矣。殊不知阳虚不能作汗,故有此症,名曰无阳症”。因“误人死者多”用此方可以救命,救命之恩功同再造,即“再造散”方名之寓意。由此可见,阳虚发热与外感伤寒的发热古人极易混淆,易误用麻黄峻剂发汗,使本虚之体雪上加霜,加重病情,甚则误人性命。

再造散药物组成:人参、黄芪、桂枝、熟附、细辛、甘草、煨姜、防风、川芎、羌活(原书无用量)。夏月,加黄芩、石膏 ,冬月,不必加。水二钟,枣二枚,煎至一钟。槌法,再加炒芍药一撮,煎三沸,温服。综观全方,似有治疗太少两感的麻黄附子细辛汤之意,只是舍弃了发越阳气的麻黄不用易以桂枝汤,于发汗中兼和营卫。因真阳大虚,无汗可解,以人参、黄芪、为君药,益气固表,既可借助药势鼓邪外出,又可防止阳随汗脱;附子、桂枝、细辛为臣,助阳、散寒、解表;羌活、防风、川芎为佐,加强散寒解表之力; 赤芍酸敛,可制约辛热药物的温燥之性,以防过燥耗伤阳气;煨生姜温胃以守中焦,与赤芍、甘草和营已达到助汗之源的目的;甘草又可调和诸药。方中益气药与解表药同用,汗中有补,标本兼顾;发散药与收敛药配伍,散中有收,以防正伤。至此,我们或许可以把再造散中的药物分成三个部分来看,即建中益气,扶正祛邪的桂枝加人参汤;散寒解表的(半个)九味羌活汤;加上补虚益精实表的黄芪,补火助阳的附子。由此可知,陶华的立方之意,旨在益气温阳的基础上加以解表,也就是“助阳发汗”。张景岳说过:“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來则生,阳去则死”。阳气如此重要,便可知再造散证应属于急危重症,临证用药须周全考虑,或许临床上见到这样的患者时,给医生的机会仅有一次!林佩琴云:“司命之难,也在识证,识证之难,也在辨证”。临证辨证,不容疏忽!

2018年02月06日

75、降血糖、尿糖方

由黄芪200克(煮水入药),苍术100克,玄参100克,山药200克,玉竹200克,桑叶200克(煮水入药),黄精200克组成,水泛为丸,每次10克,日3服,可降血糖、尿糖。长时服用无不良反应,且效果甚佳。

请在中医指导下使用,子雨禾 2018年02月06日

76、“风药壮气”四字的体会

浙江中医学院教授、血液病专家吴颂康老师,在介绍再障经验方——二仙温肾汤(仙茅、仙灵脾、黄芪、党参、甘草、巴戟天、赤豆、陈皮)的随症加减时说:“为增强补气药的功效,尚可加风药防风,此谓:'风能壮气’。”风能壮气即风药壮气之义。此云据是承其师叶熙春之应用经验,叶氏之应用,渊源于东垣学说。风药壮气临床应用颇具深意,现作如下讨论。

一、风药的含义与特点

风药是指具有祛散风邪作用的一类药物。从其功效、主治分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疏散外风类,多见于解表药与祛风湿药中。二为平息内风类,即见于平肝息风药中。故风药有祛外风与平内风二类,我们讨论的“风药壮气”多指祛外风类风药的壮气之功。

风药的特点大致有四:其一味辛性温,能温能升。其二升阳益气,益胃健脾。其三通泄肝气,疏散风邪。其四祛风胜湿,活血通络。风药的这种温散、升阳、主动、祛湿的特点,与补气药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如皆为阳药,同是动药。根据同气相求、相辅相成之理,以及补气药与风药的特殊关系致使它们有相互为用的作用原理,其中“风药壮气”在临床上为我们开拓了新思路。

二、风药壮气的临床效用

壮气,为壮益正气。......

子雨禾 2018年02月05日

77、[脾胃虚弱,喝薏仁山药粥]

验方:取薏苡仁、山药各50克,蜂蜜适量。将前两味洗净后,置于锅内,按常法煮粥,用蜂蜜适量调服,每日1次。

点评:中医概念中的脾胃虚弱是指脾胃运化功能不足,消化功能下降,可引起慢性胃炎、便秘不畅、小儿疳积等症。方中的薏苡仁能够健脾益胃,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可治疗脾虚泄泻,在健脾的方剂内常被采用。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三经,不燥不腻,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补肺、益胃补肾等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症,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一般人都适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药含有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配合在一起,能健脾益气、和胃润肠。

熬粥嫌麻烦,也可以试试成品山药红豆薏米粉,直接冲服。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效验秘方”。

78、麻杏薏甘汤治咳嗽

(1)、风湿咳嗽

刘某, 男, 3O岁, 主诉 :咳嗽咽痒一周。其人体胖 , 平时饮 酒, 咳吐大量白痰, 咽痒不痛 , 口不渴, 纳可, 眠可, 二便调, 舌 质淡胖, 苔薄白, 脉浮缓。处方 :麻黄 10 g, 杏仁 10 g, 薏苡仁 30 g, 防风 10 g, 白前 10 g, 前胡 10 g, 桔梗 10 g, 甘草6 g, 浙贝 母 10 g, 枇杷叶 10 g, 蝉蜕 10 g。

 按:风湿咳嗽即可是外感风湿, 也可是外感、 内伤合邪。只要病机一致 , 即可用此方随证加减 。

(2)、寒湿咳嗽

朱某, 男 , 9 岁, 主诉 :感冒咳嗽 10 天。10 天 前, 因感 冒引 发咳嗽, 经多番治疗无效来诊 , 现症 :咳嗽发热, 微恶寒, 头 痛 , 流清鼻涕, 口渴, 口干咽痛, 纳差, 眠可, 二便调 , 舌质红 ,苔薄白, 脉浮数。处方 :麻黄 10 g, 杏仁 10 g, 薏苡仁 30 g, 荆 芥 10 g, 前胡 1 0 g, 白前 1O g, 桔梗 10 g, 甘草 6 g, 桂枝 1 0 g,陈皮 l g, 苍耳子 10 g, 神曲 10 g。

 按 :风寒感冒咳嗽长期不愈 , 易致寒湿郁久化热, 出现咽 痛 口渴。神曲既可解表退热, 又可开胃消食。

(3)、痰热咳嗽

 王某, 男, 45 岁, 主诉:咳嗽 4 天。咳嗽伴胸闷气短, 咳黄 痰 , 不易咯出, 舌质红, 苔黄厚, 脉弦数。处方:麻黄 6 g, 杏仁 10 g, 薏苡仁30 g, 桑白皮 1 0 g, 地骨皮 10 g, 前胡 1 0 g, 芦根 30 g, 浙贝母 1 0 g, 桃仁 10 g, 冬瓜仁 1 0 g, 桔梗 1 0 g, 黄芩 10 g, 甘草6 g, 蝉蜕 10 g。

 按:痰瘀互结加桃仁、 冬瓜仁、 芦根是千金苇茎汤之意。孙师不但辨证中之证, 也辨证外之证 , 真正做到“ 有者求之, 无者求之” 的境 界。

(4)、痰湿咳嗽

 陈某, 女, 5O岁, 主诉 :咳嗽 1 个月余。平素喜食肥甘厚 味, 咳嗽咽痒 , 咳痰黏稠白色, 易咯出, 二便调 , 眠可, 舌质淡 红, 苔白厚腻, 脉弦滑。处方:麻黄 10 g, 杏仁 10 g, 薏苡仁 30 g, 桔梗 1 0 g, 陈皮 10 g, 前胡 1 0 g, 白前 10 g, 浙贝母 1 0 g, 甘 草 6 g, 茯苓 30 g, 半夏 10 g, 干姜 10 g。

 按:《 金匮要略》 中仲景明确指出:“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 和之” , 孙师处处体现其用意, 精心加减。

子雨禾 2018年01月27日

79、肾结石方

白茅根100克,金钱草,车前草各60,炙地龙,地榆炭,蒲黄炭各20克上药连续煎三次将三次的药计混合一起分服早中晚饭前半小时喝,治疗因血稠引起的肾结石颇有疗效,一剂见效,5剂根除

子雨禾 2016年09月05日

80、久咳不愈,到中医院去抓这个方

配方:罗汉果 1 个 鱼腥草 50 克 白茅根 15克 紫苏梗 15 克 桑白皮 15 克 百合 50 克 野菊花 15克 板蓝根 15 克 甘草 15 克。制法:熬成中药,熬中药是这样的,三碗水熬成一碗水。

疗效:明显。

去中医院开,目的是让大夫瞧瞧具体情况,辩证用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日麻黄,王氏说麻黄,再谈 麻黄,麻黄治各种风湿疼痛屡用屡效
【风药】疏外风的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蝉衣...
刘希彦·论麻黄汤
葛根汤——鼻炎,麦粒肿,痤疮
经方案例集锦(一)
伤寒论——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