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汗症(温嘉敏医案)

患者,女性,40岁,于2021年4月7日就诊。

主诉:多汗2年余

简要病史:患者2年余前开始出现多汗,每于夏秋交替时明显,症状尚能忍受,未予重视。今年3月,患者月经结束后症状明显加重,表现为颈前、枕部、后背出汗,稍事活动或进食后即出现,无盗汗,易疲劳,出汗后有畏风症状,无口干口苦,胃纳一般,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舌红,苔少,有齿痕,舌下络脉发紫。脉细无力。

辩证:气阴亏虚

治法:补气养阴

太子参15g 炒白术15g 防风10g 麦冬15g

生地黄15g 龙骨30g     牡蛎30g 浮小麦30g

麻黄根10g 山药15g     山茱萸15g 甘草5g

丹参15g     黄芪15g     蒲公英15g 郁金10g        

                        七剂,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4月16日复诊,诉颈前、枕部出汗明显减轻,尚有后背出汗。效不更方,稍作调整,继续服用12剂后,已基本无再出汗。

按语:多汗症是皮肤科常见疾患,有局限性皮肤多汗和泛发性皮肤多汗,其病因有功能性多汗和器质性多汗。其中器质性多汗主要治疗原发病,功能性多汗主要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相关,西医主要常用交感神经切除术、口服抗胆碱药或镇静药等方法。相对来说,中医具有疗效佳,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该患者月经结束后症状明显加重,有月经后气血亏虚的诱因,加之易疲劳,出汗后有畏风症状,脉细无力,均提升气虚不固,患者舌头有齿痕,提示脾气不足,舌红、苔少,亦显阴虚有热之象,舌下络脉发紫,提示夹有瘀象。方中以玉屏风散为主方,加入太子参补气,麦冬、山药、生地黄滋阴,龙骨、牡蛎、浮小麦、麻黄根、山茱萸共奏收敛之功,丹参、郁金活血化瘀,蒲公英清热以防燥热,甘草调和诸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辄大汗淋漓,一日数更衣……多汗症治疗医案一则
经方治产后多汗一例
不要小看出汗的问题
从一个失败案例来分析自汗怎么处理
中医总结“爱出汗”的病理病机,看看你属于哪种?希望你没有
夏天出汗多的治疗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