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土熟人社会的黄昏

  上世纪80年代的学术尽管有很多先锋文学、先锋批评,但是整个80年代的思维逻辑还是古典思维的逻辑。尽管80年代后期也提出过方法年、方法论,但是在理论思维和批评实践里并没有展开。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有一个从古典知识系统到现代知识系统的转型,这一转型当中当然有大量的译介翻译的工作。

本土化的思维

就个人而言,本雅明、福柯、鲍德里亚等都对我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比如,鲍德里亚谈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是怎么改写物品功能的,这对我影响比较大。

他举了两个概念,第一个是纯功能,第二是附加功能。纯功能是生产体系里非常重要的东西,附加功能是消费系统里的。

比如一辆汽车从A移到B,它可以让我们实现快速移动,这是汽车最初的功能。到今天汽车的这个纯功能从来没有变过,但是在很长的销售过程中,不断有新品牌出现,不断在涨价,那它的什么功能在变?附加功能在变,后设功能在变,开一个天窗加五万,迷彩一样的外壳加三万,等等。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增加附加功能,而不是增加纯功能,它是反生产的。鲍德里亚是支持农耕文明价值观点的,反资本主义消费。他很反感附加功能和后设功能,比较喜欢生产功能。他认为,生产功能是产生物品的纯功能,这才是人类文明的创造性所在,而不是脑门一拍一个点子,把车门弄成歪的加三万,顶上开个窗又加两万,现在所谓的销售营销学全是这些东西,即增加附加功能。

巴塔耶讨论消费和消耗的关系,他谈的消耗使我们想到什么?反节约原则。资本主义文明有一个最重要的原理就是节约,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而耗散是反节约的,比如调情,调情是成本非常高的一件事情,俩人整个上午在一起都没有任何结果,所以,风流、调情是成本最高的东西。而下流是成本最低的。上流呢?上流成本当然高,但是没结果。上流和下流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广阔地带叫风流,即巴塔耶的色情。所以,我看巴塔耶的时候,他刺激了我大量创造性的想法。

我们读这些著作的时候会不断地产生创造性的想法。不管是巴塔耶也好,鲍德里亚也好,不是为了读他而读他,而是他把我的思维激活了。比如,阅读巴塔耶,我就可以讨论风流。风流这一概念本来在我的思维里是没有的或者是一个普通思维,通过阅读巴塔耶,风流就变成一个学术概念,变成一个文化研究概念,变成一个文化批评的概念,马上就可以使用了,是他刺激了我,尽管我的注释里可能没出现巴塔耶,也可能没出现鲍德里亚。这是我个人的文化研究本土化的经验。

另外一个本土化就是讨论中国文化,讨论中国经验。比如我们研究宜家,你感官看到的宜家是什么,必须要忠实于你的感受,不能通过模仿一个西方学者所写的宜家来写作,而是要写出中国宜家,而不是宜家。中国家乐福和中国宜家所产生的新的经验与法国人所写的家乐福或者瑞典人所写的宜家有不一样的地方,增加了很多情节和细节,而这个情节和细节用西方的理论是无法解释的,必须要有一个中国的解释方法,或者有一个西方理论和中国理论相碰撞以后产生的新的概念来讨论它才有效。就像“色情”有可能在中国转化为“风流”的概念,这才是中国本土化经验的表述。

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秘密

我的这套经验是当时在批评写作过程中摸索出来的,首先是把文学性思维横向移植到文化,也就是从狭义的文本移向了广义的文本,移向了街道,移向了事物。主要的大量的精力用在对泛文本的描述和批评上,而且必须要有效。

《土地的黄昏》是中国乡村文化的研究。这本书是怎么写出来的?实际上最初是开报纸专栏,写关于乡村文化的东西。我一开始就有一个巨大的列表挂在书房里,在这个巨大的列表里,我列了几大系统,比如时间空间系统、器物系统、人际关系系统、职业分工系统、生命系统,等等,每一个系统又有细的分支。整个书的构架,除了时间和空间的感受,还有乡土社会的人感受时间和空间的方式,所有的问题都从这里来。后面是器物系统、人际关系系统,社会分工系统,然后到它的声音系统,最后到文学,到小说和诗歌中的系统,从实到虚。

但是时间和空间的问题已经发展到尖端,怎么谈?世界顶级学者大卫·哈维等都已谈过,所以,当你讨论乡土文化的时间和空间问题的时候,有大量的陷阱,随便伸出脚都可能踩进陷阱里,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可谈又对乡土文化分析有效的角度。我的第一件事情是为空间划定边界,把我们村庄周围的边界划出来,到哪儿为止。然后,在划定的村庄空间里分类,比如神圣空间和世俗空间。我们生活的那个村落有条公路,公路这边是山、公共墓地,另一边是我们的村落。一条公路把整个村落分成两块,那块既是神圣空间也是世俗空间,当它作为山林树木时是世俗空间自然资源,当它变成一个祭祀的地方时则又成为神圣空间。世俗空间再划分出生活空间和劳动空间。在生活的空间里,你可以休息、睡觉、生孩子、养孩子等;粮食产生在哪里,哪就是劳动空间。

这样一个空间里生活着这样一群人,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生老病死。世世代代过着重复的生活,这种重复的生活有意义吗?我重复着这种重复的生活有意义吗?佛教讨论得很好,我们还能写什么呢?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你写的跟他不一样,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可能性和秘密。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也是关注人的秘密,不关注人这个秘密,我们还写什么?研究人类学、研究人种学也是研究人的秘密,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秘密。有一种秘密可能是属于文学和诗歌的,还有一种秘密可能是属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秘密没有被发现或者没有被说出来,我们就是要通过研究把它说出来。

我对乡村所有的物系统、物体系,比如家具、农具、玩具、食物、服装都做了分类学的工作。我把家具分成三大类,分别为圣器、俗物和附加的边缘物。它们不仅仅是农耕文明体系的物,非农耕文明的人也在用,但是它确实又是农耕文明里有的,把它附加在那个地方。

严格来说,有圣器和俗物两大类。圣器很少,就像神圣空间在日常生活里出现得比较少,在某些节点、节日才会出现。比如奶奶那个年代的人每天吃饭的时候会拿一碗饭放在爷爷的像那儿拜一下,也就是吃饭不是你一个人吃,而是活着的人、逝去的人和将要来的人同时存在在一个空间里。为什么祭祀他呢?保佑子孙繁衍。神圣的空间是活着的人、逝去的人和将要来的人并存。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原子化了,小区单元只有自己家的人,隔壁左右都不认识。在农耕文明里不是这种原子化,而是一个关系。社区的人、活着的人和将要来到这个世界的人,三种类型的人同时并存在一个空间里,会产生许许多多的风俗。

器物也是一样的,有一些器物是为逝去的人服务的,比如灵台、烛台、香炉、香等,还有祭祀用品。整个俗物系统则是为活着的人服务的。边缘物,比如取暖排泄,也是为活着的人服务的。第一种是日常生活用具,是加工、耗费、保存能量用的,人和自然之间发生能量交换是乡土文明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劳动是最高的价值。我在土地上流汗,土地给我谷子、稻子、麦子。所有的审美的、道德的都跟劳动有关。第二是能量加工。专门用于能量加工,要节约你的手、牙和肠胃,节约热能。第三种是休息。我在外面劳动很累,热能全部散光了,回来要保存,要坐下来,累了就躺着。

费孝通先生说过,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所有的规则,包括道德的规则、人际关系的规则乃至审美规则,都跟熟人社会有关。我当然也承认我受《乡土中国》一书影响很深。但如果仅仅认可,那学术研究已经中止了。我们还有疑问吗?乡土社会内部,熟人社会之间那么多微观权利是怎么产生的?熟人社会让我感觉那么陌生,这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乡村陌生人的分类来呈现出他的微观意识形态。

注:

根据速记稿整理,有删节。原载于社会科学报1522期,原题:经验表述如何中国本土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家建一个别致高雅的农庄吧
茨维塔耶娃式的悲伤
城镇籍乡村教师的空间位移与再栖居 张翔
人情社会的瓦解:转为“半熟人社会”的农村
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
N经典阅读|《乡土中国》再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