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尔法医生”遇尴尬:肿瘤识别准确率超过医生,却进不了医院

在近日举行的一场“人机大战”中,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科研团队研发的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分析系统“阿尔法医生”,与一家三甲医院的影像科医生比拼核磁共振影像的直肠癌识别准确率和速度。结果,“阿尔法医生”在准确率上略胜一筹,在速度上则远超医生。这种人工智能系统能否进入医院,成为辅助诊断设备?科研人员得到的却是否定答案,这是什么原因呢?

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所博士闫维新介绍,他与浙大转化医学研究院教授牛田野、原腾讯数据平台部技术总监廖焕华合作,利用“区域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了机器学习模型。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为他们提供了上万张直肠癌核磁共振影像图,这些图片都由医生勾画出肿瘤区域。科研团队将影像数据“喂”给学习模型后,经过十余万次迭代,“阿尔法医生”拥有了准确识别直肠癌的能力,而且能根据影像进行三维重建,为医生提供肿瘤三维模型。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年会上,“阿尔法医生”仅耗时23秒,就完成了300张核磁共振影像图的直肠癌病灶勾画,经与病理切片比对,准确率达到95.22%。与它竞赛的一家三甲医院3名影像科医生,在5分钟内完成149张影像图勾画,准确率为93%。

“阿尔法医生”科研团队在“人机大战”中胜出。

交大、浙大团队还在与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合作,让“阿尔法医生”根据数码影像,识别诊断血管瘤等6种皮肤疾病,准确率高达99%以上。

然而,科研团队与医生交流后,得知一个尴尬的现实:根据现行规定,“阿尔法医生”无法进入医院。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医学影像分析系统不在我国医疗器械名录内,所以“阿尔法医生”很可能无法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也就不能上市销售;二是即便可以销售,由于“人工智能读片费”不在诊疗收费项目名录内,许多医院没有动力购买使用这种“机器人医生”。

他们希望国家和上海有关部门调整政策,推动各级医院使用优质的“机器人医生”,以提高临床诊断治疗的准确率和效率。“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只是辅助诊断设备,是医生的得力助手,而不会让医生失业。”闫维新说。

在苏州举行的“人机大战”现场

“上海拥有全国领先的医学大数据资源和人工智能人才资源,有必要在政策上先行先试,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学技术和产业。”上海交大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Med-X研究院教授殷卫海表示,除了在医疗器械注册、医院收费上突破外,本市有关部门还可采取措施,激励医院与人工智能科研团队合作,为后者提供医学影像等大数据,让“机器人医生”拥有更强的本领。

责任编辑:俞陶然 图片编辑:曹立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尔法医生”的尴尬: 肿瘤识别又准又快,就是进不了医院
“阿尔法”遇无法行医尴尬
融资1100万他生出放射科医生的阿尔法狗机器学习出报告覆盖超10...
AI进医院困难重重,帝维达却要借人工智能弯道超车
人机PK超声读片又来了!这回,医生是输是赢?
让医生把精力投向医学最核心处 从问诊分诊到影像识别 人工智能产品不断融入医疗检查流程各个方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