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没有一点儿疯狂,生活就不值得过


01.

「捷克周期」小说的完美终结

1975年,移居法国的米兰·昆德拉,迅速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

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如《笑忘录》(1978)、《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不朽》(1990),都是率先风行于法国,随后才引起世界关注的。从1986年至今,昆德拉六次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就在昆德拉走向世界,在世界范围引起风潮的同时,他祖国捷克的读者却俨然成为这位作家的反对者。

对这个令人惊讶的现象,昆德拉作品早期中译者及评论者、南京大学教授景凯旋老师解读道:

「捷克人不太喜欢昆德拉,认为他是没有和自己祖国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

昆德拉之所以给捷克读者留下这样印象,主要因为他1990年出版了一部重要的转向之作《不朽》。而《不朽》这部小说注定不会符合捷克读者的口味。

《不朽》,1990年率先出版于法国,1993年才在捷克出版。其故事背景完全抛弃了以往的捷克题材,转而书写西方后现代的社会状况及人物故事,因此如许多评论者所说,《不朽》带有鲜明的法国色彩,这自然令捷克读者们感到不快。

另一方面,《不朽》就其作品「底色」而言,也不是当时捷克读者喜欢的类型。

《不朽》
作者:  米兰·昆德拉 
译者: 王振孙 / 郑克鲁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1


当捷克文版的《不朽》出版时,捷克正流行着著名作家如克里玛、哈维尔等的作品,他们都在继续书写布拉格之春失败后的那种压抑,书写社会中的个人的命运与反抗。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昆德拉的《不朽》无疑显得另类且不合时宜。

昆德拉没有像其他捷克作家那样,基于一种道义承担来对非人化的制度和社会进行反抗。在《不朽》中,他侧重于文化和存在的思考,而非简单地对现实政治做出批判。景老师就此指出:

「在捷克的读者心目中,他们更欣赏的是这一类作家。就像克里玛、哈维尔这样子,就坚持在捷克20年的地下文学写作,而且是耗费了自己的一生的。」

从社会批判转向思考存在的昆德拉,虽然未能受到当时捷克读者的喜欢,但景老师却对此予以了充分理解,他认为我们不应苛求一位作家一定要表现「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话题,昆德拉拥有选择与转变的「个人自由」。

景老师用一种相对客观的角度来看待《不朽》,那就是法国著名学者弗朗索瓦・里卡尔所说,《不朽》是昆德拉「捷克周期」小说「完美的终结」。或言之,正是从《不朽》开始,昆德拉开始了他全新的创作尝试。

02.

世界已经走到了一个极限

《不朽》是昆德拉首次以其在法国的当代生活经验作为背景的小说,但其叙事所及,却并非只有当代法国。

小说采用一种复调式结构,就是将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物,在小说的文本空间中并置的方式。因此全书的七章,如果以其中人物故事来看,不仅显得杂乱无序,而且呈现一种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共同活跃在小说世界的狂欢化景象。

但若以作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来看,则会发现,整部小说也有着清晰脉络,不过这个脉络如景老师所说,更多表现为一种思考和思辨性的议论。

米兰·昆德拉人物像 

©Pancho


本部小说的主人公主要有两组,一对是生活在现代法国的两姐妹,阿涅丝与劳拉;而另一组则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歌德与贝蒂娜。

景老师首先介绍的是法国两姐妹中的妹妹,劳拉。

劳拉是一位充满浪漫激情的法国女性,对于爱情和事业都有一种强烈的追求。而景老师认为这样的追求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简单的信条,这个信条用劳拉自己的话说就是:

「人只有一次生命,不能白白地浪费,我们应该在身后留下一点东西。」

景老师指出,这个精神信条其实正呼应了这部小说的题目,即「不朽」。

劳拉希望在身后留下一点东西,希望这一生过得有声有色,能够充满了意义,这其实就是在追求「不朽」,因为:

「在宗教消退以后也只能用这个人生意义来给我们一种『不朽』的感觉。」

景老师认为,「不朽」与「必死」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因为人类自诞生至今,一直面临着一个根本的终极问题,那就是「必死性」。因此,如何面对死亡的威胁,并在必死的旅程中寻得生命意义,甚至胜过死亡达到「不朽」,就成为从古至今人类关心的永恒命题。

而当人类进入现代,宗教开始消退,理性主义占据上风,人们不再相信灵魂的不朽,转而从世俗层面来思考这个终极问题,就得出结论认为,找寻并完成自我的人生意义就是一个实现「不朽」的好方法。

小说中劳拉的精神信条,折射的就是当代公众对于不朽的一个普遍态度。

劳拉说她必须「生活在别人的思想里,没有这个,尽管活着,我也是个死人」。

因此她在与男友分手后,扬言要自杀,她不是有多爱她男友,而是因为一个为爱甘心去死的女子形象更容易让人记住;同样,劳拉捧着募捐箱为穷人募款,也是因为一个为穷人甘愿放下身段的女子形象更让人着迷。

昆德拉指出,这些行为其实成为劳拉扩张自己存在的一种生存「手势」,她希望借此来实现对他人注视的占有。在她的价值世界里,他人的记忆就是新上帝,因此她要不惜一切地抓住它。而这种对他人注视的永恒占有,其实就是她所理解的「不朽」。

劳拉如此热切地追求「不朽」,令她的姐姐阿涅丝十分不解。

在阿涅丝看来,试图在他人残余的记忆中实现自我意义是一种异化态度,是一种「自我之缺」的存在处境。

如果每一个人都只能在他人那里找到自己,自我就不再是「我」,那人际间的关系就成为一种昆德拉所说的「斗争」,一种不使自己被他人忘记的斗争。

于是,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在屈服他人、强迫他人的意志中实现自我的意志;而当一个人在他人的记忆中不再留有地位时,正如劳拉使用她最后的武器——自杀威胁一样,只能以杀死自己这种最为极端的方式,来挽救自我在他人记忆中的存活。

因此阿涅丝对当代人的「不朽」追求如此讽刺道:

「世界已经走到了一个极限,如果再跨出一步,一切都可能变为疯狂。人们都将手执勿忘我走在街上。他们用目光互相射杀对方。」

为了「被看」而不断增加自认为具有不朽属性的行为,就能帮助人找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吗?同时,对这种「不朽」的追寻,会不会使人失去自我、失去本性或失去自由?

阿涅丝的这些反思,使她自始至终与现代世界格格不入,但也让她始终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

图为阿涅丝存在状态的外化「闪开自己的脸」


作为小说中不朽追求的对位者,阿涅丝的生命是一出与劳拉不同的「音乐变奏」。具体言之就是,与劳拉总希望扩张自己的「生存手势」不同的是,阿涅丝却总想「闪开自己的脸」,但这里其实又引出另外一种存在困境。

景老师指出,阿涅丝所经历的存在困境其实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萨宾娜类似,就是都要经历深刻苦痛的无限之轻。

阿涅丝对于「被看」的忧虑让她保持清醒,也让她一步步隐遁到与所有人隔绝的存在处境,她希望和她的父亲一样被「忘却」,由此获得清净与安然。因此当有一份工作能够离家远走,她毫不犹豫地奔向了那份孤独与安静,但在行车路上,她不幸车毁人亡。

然而,阿涅丝希望投向完全隔绝他人的存在之境,是否最终也会架空甚至终结自己的现实存在?或者对她而言,死亡是否才是她最理想的隔绝之境?

这个答案,或许只有她自己才能知晓。

03.

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本身

「对不朽来说,人是不平等的。必须区别小的不朽和大的不朽。小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他的人心中留下了回忆;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

在「劳拉与阿涅丝」这条故事线中,昆德拉描述了劳拉对于不朽的顽强追求,但在整部小说的概念营构中,劳拉所追求的其实具体属于一种「小的不朽」,仅仅指向在认识她的人心中留下回忆。

而小说中「大的不朽」,则体现在另一位人物贝蒂娜身上。

贝蒂娜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她在德国浪漫主义运动史上赫赫有名。景老师指出,她作为一位普通女性,却把对激情的追求留在了欧洲的历史上,由此产生了一个时代的价值标准,就是浪漫主义的标准,这令众多浪漫主义者为之倾倒。

▲  德国5马克纸币上的贝蒂娜。德国著名女作家,歌德、贝多芬、乔治·桑的朋友。德国第二次浪漫主义的关键人物。其作品极具吸引力,充满独立和世俗精神,其中《冈德洛德》影响较大。


而在《不朽》中,贝蒂娜的故事主要体现在她和歌德之间的情感博弈上。

景老师这样介绍说,贝蒂娜是歌德年轻时曾经短暂追求过的一个女子的女儿。在小说中,贝蒂娜因为急于成为歌德的情人,首先以「装小孩」的方式来冲破禁忌,赢取歌德的欢心。随后又接连写下五十二封情书,以此表白自己的「真心」。

在这五十二封长信中,谈的全都是爱情问题,似乎她深爱着歌德,但是贝蒂娜与歌德之间真的存在爱情吗?

或者说,贝蒂娜所爱的真的是歌德本身吗?

请看贝蒂娜下面的这句表白罢:

「我有永远爱你的坚强意志。」

在通常人看来是自然而然的爱情,在贝蒂娜这里却需要强调「永远」和「意志」。所以昆德拉指出,「这意味的不是爱,而是不朽」。

她做出上述那些举动并非因为真心爱这位大她几十岁的男人,她的动机正如她自己所说:

「我拒绝与现在及烦恼一同消失,我希望超越我自己,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历史是永恒的记忆。」

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歌德雕像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年)

德国著名思想家、科学家,德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世界文学领域的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歌德,在这场情感博弈中,则显得克制得多。他把纠缠不放的贝蒂娜比作「一只难缠的牛虻」,对她避之唯恐不及:

「这个女人太危险了,他(歌德)不能让自己树敌,最好是永远和她友好相处,也不过分亲密,因为任何一个微小的可疑的姿态都会被看作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爱情的迹象(在贝蒂娜看来,即使打一个喷嚏,也可以看做是一次爱情的表白),也许会使年轻姑娘更加胆大妄为。」

歌德与贝蒂娜的矛盾,不仅来自歌德害怕被纠缠而小心翼翼地回避,而贝蒂娜害怕被甩掉所以紧追不舍,其实更来自两人不同的生命态度。

贝蒂娜倾向于追求崇高,追求激情,她不甘于只活此一生,她希望不朽,以此对抗死亡。

但歌德却反感浪漫主义,他认为渴望活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样的浪漫追求是一种灵魂的病态表现。正如以赛亚·柏林所总结,「浪漫主义认为价值是人类主观创造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的」,这个观点中所包含的激情与抒情性,也招致歌德的反思与批判。

景老师指出,从反思浪漫派价值的角度,昆德拉在《不朽》中其实为歌德做了一篇翻案文章。

因为在后世读者心中,歌德本来一直处于「平庸形象」的巨大阴翳下。在一则轶事中,歌德与贝多芬一同散步,途中遇到迎面而来的皇室成员,歌德「势利」地向权贵脱帽让路,使得他被英雄主义的贝多芬教训得「像个拖着鼻涕的小学生」一样(《不朽》中的比喻)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这则故事中的贝多芬体现了一种藐视权威的反抗的人格;而歌德,如果用恩格斯的话说那就是「拖着一个庸俗的尾巴」。歌德的平庸,在这则故事后几成公案。

但昆德拉却在《不朽》中指出,这则故事很可能是伪造的。因为它的出处只有一个,就是贝蒂娜与歌德的通信集。而那本通信集,经由1920年贝蒂娜与歌德之间的原始信件被公诸于世,被发现是经过加工的,并不真实。

除了辨析这个故事的真伪以外,昆德拉在《不朽》的第四部分《感情的人》中,还将他的同情倾注在歌德身上,他对歌德理性、怀疑、有节制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景老师指出:

「他把这种感情的人,这种追求崇高,追求激情,追求有意义人生这样的一类人,讥讽为『灵魂的恶性膨胀』。因为在他看来正是这种追求,情感至上,追求激情,追究灵魂的恶性膨胀,才造成了上20世纪下半叶,整个这个苏东地区的这种斯大林式的这种制度和生活方式。」

对于贝蒂娜们来说,特立独行的贝多芬当然要比歌德更加伟大。但是在昆德拉看来,贝多芬这种「非如此不可」式的追求反而是一种对绝对的激情,是一种对经验事实的扭曲。昆德拉借小说中歌德之口反驳道,「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本身,而不是还有一个什么更高于生活本身的目的」。

也因此,20世纪乌托邦式的历史激情同样属于一种对崇高的刻奇追求。昆德拉认为,正是这种对绝对的激情,才造成了20世纪下半叶整个苏东地区斯大林式的制度和生活方式。这不得不让人警惕,对于崇高的追求到底在人类生活中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通过对歌德的翻案,昆德拉对20世纪下半叶的历史激情进行了解构。


04.

 应该「庆祝无意义」吗?

在《不朽》中,昆德拉除了对20世纪人类巨大的乌托邦激情进行了解构之外,还通过书写贝蒂娜与劳拉的生命轨迹,进一步完成了对存在意义的解构,这种观念在景老师看来已经接近西方的后现代主义了。

但对此,景老师也提出自己的疑问,昆德拉反讽贝蒂娜与劳拉对不朽以及崇高的追求,其结果却可能让人们的生活中只拥有经验和实在的一面,因而导致人的生命完全成为一种动物性和经验性的存在,所以这是昆德拉《不朽》所体现的虚无主义的一个方面。

景老师同时指出,生活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因此小说的探讨也应该是不确定性,但在《不朽》中,昆德拉却似乎对人们的不朽追求作出了过分直白且立场鲜明的批驳。从《不朽》开始到晚年写出的《庆祝无意义》,昆德拉都对永恒的不确定性问题做了过分确定性的回答。

在《不朽》中,昆德拉坚信无意义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并由此拒斥人类对于不朽的追寻,这使得昆德拉不可避免地失去了意义之维,并滑向对意义追寻和生命激情的消解。

从这个角度,景老师尝试分析了诺贝尔奖为何一直不颁发给昆德拉,其中一个原因或许就在于,按照诺贝尔当年的遗嘱,诺贝尔文学奖要颁发给真正的理想主义作家。昆德拉个人的思考或许与这个评奖标准产生了内在抵牾。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读昆德拉?

恐怕就像景老师总结的那样,《不朽》具有世界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那种对于世界、对于人性的认识,也将生活中最现实的一面撕开给读者看,这无疑难能而可贵。

至于它对个人存在意义的探讨,其实也留给了读者更大的思考空间。对于存在问题,景老师说道:

「我不把人性看得很美好,但是我觉得生命有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幻灭的讽刺
曹文轩 小说窗(6)
向度•锐评 |《不朽》的一种读法
米兰.昆德拉《不朽》,他站在那里,“无我”,持久而旷远
我愿小说气势如虹——阎晶明
米兰·昆德拉笔下的哲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