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曲曲“关”情——桂开

沿着繁华的北京路商业街往珠江边走,婆娑树影下,一座典型欧式风格的双层楼房呈现在眼前,明亮的黄色外墙在绿树掩映下古老而年轻,这便是广州现存最早的电影院之一——南关电影院。

据《广州市志》介绍,南关电影院的前身是南关戏院,开业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拥有900多个座席的南关戏院,和大观园(后改名河南戏院)、同庆戏院(后改名海珠戏院)、乐善戏院等并称为“广州四大戏院”。

戏院,即大戏院和影画院二者的统称。所谓大戏,是由男女戏班排练演出的传统戏剧剧目,由于演出场面宏大,并使用锣、鼓等乐器伴奏,又被称为“大戏”、“锣鼓戏”。影画院即电影院。

 

 

上世纪90年代一场大火,让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南关电影院闭关12年。2010年,借北京路商业街大改造之机,南关电影院重新装修,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已披上淡黄色的外衣,雕花的廊头、威严的罗马柱以及整齐的彩色玻璃窗,一派欧陆风格。

这里没有最新商业大片的巨幅宣传,也少见节假日排起长龙的人流,但却散发着浓浓的怀旧味道,售票厅的墙上挂着《庐山恋》和《五朵金花》的电影海报,这是在广州唯一可以看到几十年前老电影的电影院。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老影院举步维艰,面临着关停或重整的命运,作为一家有百年之久、历经几代人事更新的老影院,南关记录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它的兴衰也打下了时代的烙印。

不仅仅是对住在这里的街坊,还有像父亲那一辈人来说,这个电影院都曾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现今五六十岁的人都能津津有味地将一段老电影的情节,回溯一段在老影院的大厅看电影的经历。

自古以来,人间万事,经历多少风云变幻,桑田沧海,许多曾经纯美的事物,都落满了尘埃。任凭我们如何擦拭,也难以回到最初的色彩。

 

 

一直都不是追赶潮流的人,看电影的次数实在屈指可数,不管什么进口大片,反倒是陪父亲看过不少传统戏剧,因此对戏曲有着莫名的喜欢。还记得读书时候的一个老同学,很喜欢粤剧,业余的时间就去跟师傅一起学练功,学发声,粤剧名伶如数家珍,却不想这漂亮的女生居然学的是平喉,演的是小生,我们常笑说这么俊俏的小生去哪找啊?

习惯了在不经意的时候,情深独赏,总有一种不舍,一种恋,就如这位老同学说,我不是科班出身,也不是专业的戏剧演员,但戏曲是我一辈子的爱好!一辈子的守望!

喜欢如她那样执着,拼了全部去守护,终会化成高山流水的韵律,这样,便不会丢了世间最真实的自己。

 

 

眼波流转,尽得风情;水袖舞摆,翩若惊鸿。起转承合间,台上的已经沉醉,台下的泪水涟然。沉浸在一段段故事里,像是走近一个模糊的梦境,悲伤于别人的悲伤,感动于别人的感动。

演的是戏,唱的是戏,戏里戏外,曲曲关情,曲里包含了雨雪风霜,谁能不动声色过完此生?这曲里的喜悦与悲伤,其实是人间的调子,哪一节不是烟火红尘里最浓的那一截?

只要上了场,这一生就拉开了大幕。我们都只能是过客,人生不过是曲终人散的过程,只是散场的时候,有人欣慰,有人心酸。

繁花如管弦,再美的曲子也会有终点,再回首,还有斜影相随,沉淀下来的,是一朵花,静静开过。

 

《名贤集》里开篇,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安慰了多少匆忙的脚步,对别人的善意,是自己的欢喜心,种下善因在人生的渡口,此情不负,天也善待。

索性搁下笔,听一曲古琴,握着一盏茶,静静地听,斗转星移,今夕何夕。曲子略显萧索,甚至能闻到寒凉,但古琴的空灵和深沉分明就是秋天的节拍,每一笔都不潦草,千古的人,心事也能对你细细地诉。

 

 

 

 

时间的轮盘一圈一圈地转过去,江南的烟雨飘飞了一季又一季,越来越多的词曲和故事幽柔地流传着,水墨腔的余韵伴随着游丝软系,把人的心揉了又揉,叹了又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现广州 | 回味广州的老影院,那里是否也载着你青春的故事?
上海老戏院/沪东电影院
广州记忆丨从人声鼎沸到谢幕消逝
戏院、影院春联
开票 | 一件袍,一片情——创新实验戏•曲《绿袍情》正式开票
我在保定,看电影的那些往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