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时演江姐,看到红旗真的流泪”(图)
              专访上海著名歌唱家任桂珍

2011年3月11日,任桂珍在上海歌剧院演唱《绣红旗》。 早报记者 高剑平 图

  “北有郭兰英,南有任桂珍。”任桂珍曾是1950年代上海最著名的歌唱家,英气浩然的第一代“江姐”。在她63年的艺术生涯当中,主演过《洪湖赤卫队》、《江姐》、《红霞》、《红珊瑚》等几十部歌剧。继《谁不说俺家乡好》之后,她所唱的《红梅赞》、《洪湖水浪打浪》等歌曲,都脍炙人口。迷住了一代人,也影响了一代人。

  任桂珍在演唱上从民族唱法、中国传统戏曲和西洋唱法中分别采撷其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她嗓音明快脆高,音域宽广,行腔圆润婉转,舒展自若,刚柔并济,吐字清晰有力。

  近日,早报记者在78岁的任桂珍老人位于上海复兴中路的家中对她进行了专访。老人虽然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其优雅的气质和平易近人的做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东方早报:你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加入革命队伍南下的?

  任桂珍:由于父亲是地下党的关系,我很小就参加了革命队伍。我当时的愿望是长大后做一名医生。但后来,我看到每当文艺兵一来,本来疲惫困乏的行军队伍立刻有了精神,我发觉文艺工作的有趣和重要性。15岁,我就参加了南下干部纵队第三小队文工团。1948年,济南解放。我有机会进入华东革命大学学习。在大学里,大家会拉歌,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我感觉整个生命充满了朝气和革命的理想,我很向往革命的生活。我决定参加革命南下,但是我妈妈坚决反对。临走的时候,我就逃到要好的同学家里住了几天。

  我们从济南出发,沿着运河南下,途经淮阴、淮安、高邮、镇江,最后到上海。途中我们睡在猪圈旁边,吃的是沙子掺和的米饭,出了汗之后也没洗澡,每个人身上都有虱子。

  东方早报:这些困难,你们都是怎样克服下来的?

  任桂珍:当时我就想,一定要革命,要解放全中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一路行军,我们就用歌声给战士们鼓劲,边唱边打竹板,一路上唱的是《解放军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还有《团结就是力量》、《延安颂》、《黄河大合唱》等。每当一个战役取得胜利,我们就会唱新的歌曲,可以说是与时俱进。此外,别的文工团演的革命话剧、秧歌剧,我都觉得很新鲜,很想学。当时虽然物质上极度艰苦,但是精神上非常富有。

  东方早报:1952年,你进入上海歌剧院,开始了国家剧团里的演艺生涯。

  任桂珍:我的成长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培养。组织上几次送我去音乐学院学习和进修。那时国内听不到外国的歌剧,延安音乐家创作的《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歌剧唱片就成了我的老师。接着歌剧《红霞》的上演,让我彻底走红。该剧从上海一直沿着长江演到武汉。

  东方早报:那个年代,文艺界有一个口号“演英雄要学英雄”,听说你一直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

  任桂珍:有一次,在《洪湖赤卫队》巡演途中,我累倒了,高烧39.8℃。医生说绝对不能上台了,但观众要求看我的表演,否则就要退票。我一咬牙,“上!”说要上,可是我站起来还像喝醉酒一样,全靠两个人架着走到台边,但等他们“啪”的把我推上去,我一下就来了劲儿……演员一到台上好像就有一股精气神儿。

  东方早报:你演唱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广为流传。当时这首歌是在什么背景下录制的?

  任桂珍:这首歌反映了革命根据地沂蒙山区的老百姓,对解放战争所作的贡献,对解放军的鱼水之情。这个歌曲是吕其名作曲的,电影《红日》中的插曲。故事背景是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我当时不到30岁,嗓音正处“黄金期”,而且我是从沂蒙山走出来的孩子,所以就被推荐来唱这个歌。事实上,《谁不说俺家乡好》里所唱的歌词都是描绘沂蒙山的:层层梯田就是眼前的景儿;鱼水难分一家人,何况还有沂蒙小调的味儿,这里老老少少都会唱。

  东方早报: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让才旦卓玛一炮而红,但是你却是首唱。

  任桂珍:这歌是上海歌舞剧院的作曲家朱践耳读到《雷锋日记》上一首诗,深受感染,特意把它谱成朗朗上口的曲调。朱践耳之后把谱子给了我,让我在文化广场首演。后来才旦卓玛找我,说她想唱。我就跟她说,“你唱吧。”因为我觉得,她对于“党的光辉照我心”,比我有更深的体会。西藏农奴制对人的奴役和压迫,她是经历过的,所以她非常适合来唱这首歌。

  东方早报:《江姐》是原创歌剧的标杆。作为第一代的江姐,你当年是怎么成功塑造这个人物的?

  任桂珍:当时,我刚生完孩子不久,就接到了“江姐”的任务。那时候小腹也松了,气息使不上劲,嗓子也松了,声带水肿。我还没来得及产后恢复就主动要求尝试一个人唱完《江姐》七场戏。《江姐》这部剧不同于其他剧,女主角戏份特别重,场场都有大段唱白。北京空政歌剧团等其他剧团排演时,都是安排两位“江姐”分别演出上下半场。但两人饰一角对演员的形体和唱白要求很高,衔接不好就会让观众产生断裂感。自从我首开了一人唱完全场的先例后,上海歌剧院以后的每一代“江姐”都不得不挑战演员极限。

  东方早报:你觉得现在的年轻演员怎样才能演好“江姐”?

  任桂珍:我们那时候演江姐,看到红旗是真的激动到流泪,观众也因此受到感染,现在没有一个人会那样做了。要把人物理解透、塑造活,才能感动人,否则演员在台上就永远是一个道具。

  录入编辑:薛冬霞
(责任编辑:Newsho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歌剧《江姐》片段《绣红旗》任桂珍演唱,句句催人泪
这才是《江姐》选曲《绣红旗》原唱,任桂珍的演唱无人超越
电影《江姐》插曲:绣红旗 演唱:任桂珍
歌剧《江姐》插曲《绣红旗》
任桂珍辞世,她曾说扮演江姐是艺术生涯中“最荣耀”的事情▸缅怀◂
【艺术人生】任桂珍:(她)这一辈子,就是专为歌剧而生的,只要有演出,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