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时隔32年回韶山,看到父母墓破烂不堪:你们都别修,就这样

毛主席和毛岸英

1950年5月,毛主席派儿子毛岸英回湖南长沙给外婆向振熙祝寿,并要求他回家乡韶山冲看看。毛岸英出发前,毛主席再次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深情地说了一番话:

“岸英,现在全国解放了,我们的家乡韶山也解放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家乡人民为支持我革命付出了很多,我很感谢支持过我的父老乡亲们,也很想回去看看他们。但是,目前我刚工作太忙了,新中国百废待兴,我不能抽出时间。你是我的儿子,也是韶山的儿子,最近,你抽一点时间,代我回去一趟,看看乡亲们,代我向他们问个好,说我毛泽东没有忘记他们。如果有空闲了,我一定回去看望他们。”

毛主席要求毛岸英回到家乡后,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要搞特殊。毛主席还反复交代儿子,要去看哪些人,都要送什么东西等等,他都一一做了安排。当毛岸英回到北京后,毛主席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详细询问儿子关于家乡的情况。

由此可见,毛主席对家乡一草一木充满深情,也渴望能回到家乡看看,尤其是给父母扫墓是他多年的心愿。1959年是毛主席外出视察最繁忙的一年,6月24日乘坐专列从武汉抵达长沙。毛主席心情很好,当天下午他来到湘江里游泳。

大约游了一个小时后,毛主席才从橘子洲上了岸。当晚,毛主席下榻省委蓉园一号楼,吃晚饭时,他发现饭桌是安东子鸡、炒牛百叶、烧牛筋、清汤水鱼、炒苦瓜、炸臭干子等,这些都湖南名菜。

游泳后的毛主席

或许是再次吃到湖南菜,勾起了毛主席的乡情。席间,毛主席突然说:“明天回韶山冲去!”身边工作人员以为听错了,毛主席离京时只是说到南方来视察,没有说要回故乡啊,现在怎么突然要提出要回去了?

机要秘书高智也以为听错了,他问了一句:“主席,您说要回韶山冲?”毛主席说:“对,是要回韶山冲看看,明天就动身,32年没有回去了啊。”沉默了一会儿,毛主席又说:“这次回韶山冲,先住几天,看看家乡,看看乡亲们。”

晚饭过后,毛主席把公安部长罗瑞卿找来,告知他不要提前通知乡亲们,也不要搞欢迎仪式。6月25日上午,毛主席在公安部长罗瑞卿、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等人的陪同下乘坐专列抵达湘潭,下了火车后换乘一辆小汽车前往韶山冲。

随着小汽车飞驰,毛主席不时拉开车窗帘朝外看,看着窗外的景色越来越熟悉,这勾起了他无数的回忆。傍晚5点多,小汽车驶进韶山冲,在韶山招待所(今韶山宾馆松山一号楼)门前停下。

因提前打了招呼,现场只有当地党政军同志、韶山冲几名长者。毛主席跟大家一一握手,一走进下榻的房间,他便对韶山招待所党支部书记毛伟昂说:“你帮我去把'山神’请来!”毛主席口中的山神是指当地官员,这里说的是韶山公社党委书记毛继生。

毛主席来到故居旁的晒谷坪

毛继生一听说毛主席回来了,便立即赶来,他以无比激动的口吻说:“主席,1954年我代表家乡人民去北京看望您的时候,您当时就说想回韶山看看,乡亲们日盼夜盼,如今您真的回来了!”

毛主席拉着毛继生在沙发上坐下,立即询问家乡工农业生产、乡亲们生活以及年少时老师、亲友等情况。毛继生都一一回答,最后毛主席对他说:“我离开家乡几十年了,这次回来,就是看看大家,请大家吃一顿饭。”

毛主席一边说,一边扳着指头说要请哪些人来吃饭。毛继生都一一记下,离开后他立即找来几名干部安排通知,但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赶紧把毛主席父母墓地修整一下,不然到时毛主席来扫墓时还是杂草丛生就不好了。

晚饭过后,毛主席在小院子里散步时,跟罗瑞卿、王任重、周小舟说:“我终于回到来了,离开故园32年了啊。现在的心情很舒畅,吃饭也很香。我们家乡的腊肉、腊鱼、臭豆腐、粗米饭等都很好吃,你们吃了没有?”

大家纷纷表示吃了。散步结束后,毛主席把卫士长李银桥和警卫孙勇叫到跟前,对他们说:“这次我回家看看,父母早已去世,也没有其他直系亲属了……”

毛主席在故居前跟乡亲们交谈

说着说着,毛主席加重了语气:“明天乡亲们都知道了我回来了,你们不要阻拦乡亲们。对于家乡人,你们一定要热情,讲话要和气。我到乡亲们家中做客时,人家要是给我端水喝,给东西吃,你们也必要加以阻拦和干涉,这是他们的一片好心。

毛主席还要求他在跟乡亲们握手时,警卫不要距离他太近。自从1927年回到家乡,32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如今全国最穷苦的老百姓也已经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解放前韶山冲闭塞,如今小汽车可以开进来,而乡亲们有地种、有饭吃,再也不用遭受地主的压迫和剥削了。当晚,毛主席批阅完文件后毫无睡意,诗兴大发的他提笔写下了《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韶山冲的山峰和田野房屋都还笼罩在晨雾中,毛主席就悄悄穿好衣服,推开门走了出去。毛主席没有惊动任何人,只见他一个人朝着故居方向走去。不一会儿,值班战士发现毛主席起来了,便立即向李银桥等人汇报,很多人便跟上去。

毛主席给父母扫墓

起初大家都不知道毛主席去哪里,走了一会儿,有人说:“这是去毛主席父母墓地的路。”山路很窄,加上杂草很多,不一会儿毛主席的裤脚就被打湿了,可他却毫不在意。一行人很快来到南岸土地冲楠竹圫,凭着多年的记忆,毛主席仔细搜索着,看到不远处都几个像坟冢的土包,他走过去看了看,觉得不太像又走开了。

毛主席又继续走了一会儿,看到不远处有一座是用黄土翻修的墓地。这时毛继生走上前,小声说:“主席,前面就是您父母的墓地。”毛主席快步走上去,站在坟冢前久久伫立……

那一刻,毛主席一定想起跟父母最后分别的日子。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毛主席回到长沙,来到修业学校,以历史教员的职业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他还以湖南省学联的名义创办进步刊物《湘江评论》并亲自撰稿刊发,以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

在这期间,毛主席让二弟毛泽民护送母亲文七妹来长沙治病。很遗憾,毛主席带着母亲去看了很多医生,治疗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在长沙生活一段时间后,文七妹坚持要回家乡,毛主席含泪同意了。

文七妹和三个儿子合影

文七妹临走前,毛主席和两个弟弟专门带着母亲来到一家照相馆,拍摄了一张合影。这是文七妹跟三个儿子的唯一合影,照片中她坐在椅子上,慈眉善目,看不出来她身患重病,三个儿子站在身后,毛主席一身长衫。

毛主席让两个弟弟护送母亲回家乡,他为何不送呢?毛主席晚年跟护士长吴旭君说:“母亲死前我对她说,我不忍心看她痛苦的样子,我想让她给我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我要离开一下。母亲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她同意了,所以直到现在,我脑子里的母亲形象都是健康、美好的,像她活着时一样。

当年10月5日,文七妹在家乡病逝,享年52岁。毛主席没能给母亲送终,接到噩耗后他立即赶回家中,可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在母亲的棺木前,毛泽民告诉大哥母亲临终不停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再也忍不住了,扶棺痛哭。

这天晚上,毛主席通宵给母亲守灵,借着微弱的油灯,他写下了生平最长的诗歌—《四言诗·祭母文》。毛主席跟母亲感情很好,相比父亲毛贻昌,母亲对他的影响更大。文七妹信佛,乐于助人的她在韶山冲口碑很好。

毛主席后来在陕北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她可怜穷人,他们在荒年前来讨饭的时候,她常常给他们饭吃。但是,如果我父亲在场,她就不能这样做了。我父亲是不赞成施舍的。我家为了这事多次发生过争吵。”

左起:毛泽覃、毛贻昌、毛福生、毛主席

文七妹葬礼结束后,毛主席守孝满七天再次离开韶山冲。母亲的病逝,让毛主席触动很大,让他对父亲也多了一份理解。回到长沙不久,毛主席得知父亲在家乡茶饭不思,加上毛泽民的儿子毛远益因急性肝炎不幸夭折,让毛贻昌深受打击。

于是,毛主席让三弟毛泽覃护送父亲来长沙,并让堂伯父毛福生作陪。这是父子俩难得在一起和睦相处,毛贻昌对儿子的伟大志向也给予了更多理解。然而,在母亲病逝不到四个月后,50岁的毛贻昌也在家乡病逝,时间是1920年1月23日。

毛贻昌病逝时,毛主席为赶走湖南军阀张敬尧这颗毒瘤,率领一些爱国青年在北京请愿,无法回家奔丧。毛泽民深知大哥跟父亲之间的感情,他请大哥的私塾老师毛麓钟代他撰写了一副挽联:

决不料一百有一旬,哭慈母又哭严君,血泪虽枯恩莫报;

最难堪七朝连七夕,念长男更念季子,儿曹未集去何匆。

父母接连病逝,毛主席只能把悲痛和哀悼深埋心底。韶山冲当时有一个习俗,父母病逝如果长子不在家,是不能下葬的。葬礼结束后,毛贻昌灵柩暂时停放,直到7个月后毛主席回到家乡,才将父亲跟母亲合葬。

父母都不在了,毛主席回韶山冲的次数越来越少。如今时隔32年再次站在父母破烂不堪的墓地前,如果不是毛继生前一天带人来简单翻修下,外人根本看不出来这里就是毛主席父母墓地。

由于毛主席是突然来给父母扫墓,事先大家都没有准备,连最普通的祭品花圈、花圈都没有。毛主席也意识到这一点,这时中央警卫局处长沈同一旁折断几根松树枝,简单捆绑一起递给毛主席。

毛主席向父母墓地三鞠躬

如此特殊寒酸的祭品,毛主席却很满意,放在坟冢前。紧接着,毛主席对着坟冢肃立默哀,然后深深三鞠躬,嘴里小声说了一句话:“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次再来看你们。”毛主席又绕着坟冢走了一圈,看到后侧有一个大洞,他捧了一些土堵上。

下山路上,毛继生问:“主席,是不是把墓地用石头修成石墓?”毛主席摆了摆手说:“你们都别修,就这样。以后我不能回来,每年清明节你们代表我培培土就可以了。”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毛主席又说:

“我们共产党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人民、师长、同志和朋友,还得承认。”

扫墓结束下山后,毛主席准备去上屋场故居看看。这时韶山冲乡亲们都知道毛主席回来了,大家全部聚集到故居前,随着毛主席越走越近,掌声经久不息。故居还是当年的模样,只不过翻修了一下。

据李银桥外甥邸延生回忆,毛主席走到故居前迟迟没有走进家门,他是跟乡亲们一一握手后,面朝池塘环视周围一遍,朝着池塘发呆很久,又指着长满荷叶的池塘说:“我小时候就在这里游泳。”睹物思人,故乡风景依旧,可至亲之人早已不在人世,房屋也空无一人。

毛主席故居

为了革命的胜利,毛主席一家有6位亲人牺牲,如今新中国成立来到了第10个年头,他独自回来了,可弟弟、长子再也无法回来了。即便如此,毛主席还是喊出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走进故居,看着熟悉的物品,毛主席眼里再次有了泪花。

当看到父母卧室墙上挂着的遗像,毛主席久久凝视,颇为遗憾地说:“我父亲得了伤寒病,我母亲颈上生了一个包,穿了一个眼。只因为是那个时候……如果是现在,他们都不会死的。”在韶山冲两天时间里,毛主席到乡亲们家做客、用自己稿费请大家吃饭,还去了韶山水库游泳。

6月27日下午,毛主席乘坐小汽车离开家乡。这天,乡亲们前来送别,如同32年前大家送别他一样。中国人都希望叶落归根,毛主席也是如此,1976年毛主席病重期间,多次表示希望能回到故乡休养,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毛主席的签名手迹

资料显示,从1910年秋抱着“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理想离开韶山冲,到1976年逝世,毛主席回到家乡只有14次。舍小家为大家,毛主席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努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时隔32年重回韶山,看着家门口的池塘发呆,迟迟不走进家门
毛泽东时隔32年重回韶山,看到父母坟墓破烂不堪,说:不要修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首次回韶山:“必须鼓足干劲,又要实事求是”
1959年,毛主席时隔32年重回韶山,看到父母坟墓破烂不堪:不要修
文七妹临终呼唤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祭母诗歌
59年毛主席回韶山,走进一处房子,下跪磕了3个头,口中念念有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