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6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历史年表”
一、“历史年表”的概念分析
(一)历史年表的概念和种类
年表,即“把时间上并行或相续发生的各种事件,按照它们发生时间的顺序加以排列,使人们易于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帮助人们对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有所了解,并从中寻求其规律性。”(《中国方志大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7页)
所谓历史年表,就是将一切有关历史的资料依时间或年份先后排列。它们对于了解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史书的众多体例中,历史年表种类亦繁,古有谱蝶、年表、年谱等,现有大事年表、专题年表、对照年表等,且其特点鲜明,如逻辑结构清晰、内容表达扼要、形象且直观等。
(二)历史年表在教学中的运用
剪伯赞主编《中外大事历史年表·序言》指出:“历史年表是研究历史的一种必要的工具书。”历史年表也是教学中重要的工具。
2017年教育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选修课程“模块1史学入门”中提出,学生要“了解历史地图的种类,特点及作用,以及古今地名的变化情况,能够尝试制作有关的历史地图和历史年表”。
蔡启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年表及运用研究》中指出,关于年表运用的研究,主要从解读年表、开发年表式题目和运用年表复习等方面展开研究,还有从教材的角度和时间观念等方面论述年表的运用。
陈伟壁在《“大事年表”式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0年第4期)中以高考例题分析了“大事年表”式材料在教学和历史作业中的开发和应用。
桂俊在《小切口大突破——例谈高中历史小切口年表式专题复习思路》中提出,有效使用小切口年表式专题复习能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网,以应对千变万化的高考,并举实例详细讲解如何进行年表式专题复习,即先找到一个小切口,如某国、某人或某个地域,然后进行拉网式复习。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表1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2.(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
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3.(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4.(2014·上海单科·11)为了完成下列“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处应填上()
A.日本派出遣唐使
B.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
C.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
D.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5.(2017·新课标全国全国Ⅱ卷·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1  钟表的演变
古代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
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
20世纪50年代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2012·全国大纲卷·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
主题
时间
主题
1933年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82年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35年
通过竞争获得和平
1984年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37年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
1985年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39年
明日新世界
1990年
人类与自然
1958年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98年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62年
太空时代的人类
2000年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1964年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2005年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1970年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2010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74年
无污染的进步
2015年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   品特点形成的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12分)
7.(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8.(2017·山东菏泽一模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范畴,且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特征。目前学术上认为经济全球化最初发端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15世纪以前,东西方社会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形成复杂的社会分工,因而也不可能在大的范围内形成持久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摘编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研究》
上图反映的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及史实。请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阐述你对该论题的理解。(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解析】
1.【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兴独立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解析】表格中国际组织的出现主要因素是,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其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利局面,资源紧缺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面对西方国家的冲击,新兴独立国家加强彼此经济合作,纷纷建立一些国际组织,以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一开始就出现在生产领域,而不是等到二战后,故C项错误;表格中国际组织还未形成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2.【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七国之乱,使诸侯王国与朝廷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七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所以汉景帝以后诸侯王与朝廷矛盾并不是渐趋激化,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郡国属于地方行政机构,而非中央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使直接管辖的郡国迅速增多,中央集权更加巩固,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基础和解除后顾之忧,故C项正确;汉武帝时直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结合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可知王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故D项错误。
【答案】C
3.【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的能力。通过对图表的解读,故选A。
【答案】A
4.【考点】早期的西学东渐——西学的传入
【解析】从图中时间轴可以看出,应处于明朝时期,日本派出遣唐使是在唐朝,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于1897年,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在13世纪,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明后期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答案】D
5. 示例1  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精度提高
阐述: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时机械钟在西欧流行,只有时和刻,但不精确。
近代科技的产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其精确度提高。科技革命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根据原子物理学制造出原子钟,其精度更高。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总之,科技的进步推动钟表精度不继提高,钟表精度提高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
示例2  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
阐述:古代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但日晷计时一般由政府控制。近代科技的产生,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但当时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钟表还不能普及使用。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钟表得到了普及。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经济的进步,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随时都可佩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总之,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而钟表的普及使用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
6.(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开创举办世博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   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8分)
(2)特点: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有西方色彩。
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
原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明高度发达,手工业技术精湛;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中西文化交流增强。(12分)
(3)变化:19世纪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20世纪更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原因: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科技作用的两重性受到关注;冷战凸显对抗的危险;经济全球化,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环境、资源问题;技术革命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12分)
7.(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示例1.论题:14-17世纪中外交流及影响。
阐述:14-15世纪,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哥伦布到达美洲,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文明开始汇合交融。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农作物由此传人中国。利玛窦到达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17世纪,由于对中国丝织品瓷器等需求,西方殖民者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流向中国。英国在印度和北美殖民扩张;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中国的朱子学说在日本成为显学,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中外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发展,但西方新航路开辟后进行的早期殖民扩张也给亚非拉等地带来了灾难和破坏。
示例2.论题:全球化有利于中西文明的交流
阐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
新航路的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值。欧洲传教士东来,传播了天主教,也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传教士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
总之,新航路开启了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人类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8.论题:全球经济贸易从无序向有序发展。(3分)
理解: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凭借其海上优势和廉价的工业品对亚非拉等地区进行了几百年野蛮的殖民掠夺和产品倾销,以欧洲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但是,这种无序的市场扩张和殖民竞争,最终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差异引发了两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和1929~1930年的经济大危机,它们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沉重的打击;1944年开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新格局开始出现,世界贸易进入了一个协商性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等同际经济贸易组织的建立为全球性贸易的进程提供了更为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9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第42题的命题特点及解答思路
2018年高考历史考前指导
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
高三历史复习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练习题)
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课件】优质教学资料教学课件PPT
初中历史学习——从新航路开辟到经济全球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