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急腹症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作者:闫文貌 程石

文章来源:国际外科学杂志,2016,43(10)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急诊患者明显增多,老年急腹症达同时期急腹症总数的26.4%。老年急腹症围手术期风险极高,并发症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同龄平诊手术患者。大于65岁的老年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病率达35%,病死率达15%~42%。

老年急腹症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心血管事件、急性肾损伤、静脉血栓栓塞症、术后早期肠梗阻、手术部位感染等。本文将结合自身经验阐述其发生原因及如何防治。

一、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老年急腹症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10%~25%,因肺部感染导致病死率达27%。老年患者往往全身脏器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代谢机能和应激反应明显下降,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致术后肺部感染。

术后老年患者常因膈肌功能障碍及伤口疼痛,致其呼吸多为持续性表浅呼吸,无力或不敢用力咳嗽,加之麻醉气管插管及手术打击等因素抑制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功能,导致呼吸道内分泌物不能及时清除,进而出现肺部感染或肺不张。此外,老年患者对疾病的反应较迟钝,临床表现往往和病情程度不符,易致治疗滞后。

对于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结合笔者医院经验总结如下:

(1)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支持,及时纠正贫血状态,尽量少用或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2)若患者病情允许采用多种麻醉方式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全身麻醉;若必须采用全身麻醉,则应加强患者麻醉期间和术后呼吸管道的管理;对于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尽量选用硬膜外麻醉;

(3)术后早期给予适当镇痛、超声雾化吸入、祛痰等治疗;

(4)加强护理,按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二、心血管事件

老年人常伴心功能减退,术前往往合并高血压(51.4%)、冠心病(23.3%)、房颤(16.3%)等疾病。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病率为2%~20%[3],其中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为8.1%。麻醉、手术创伤、围手术期输液量增加、感染等均是术后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常见因素。

因此,预防老年急腹症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围手术期应做到:

(1)术前尽量详实的询问病史;

(2)对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术前除胸片、心电图检查外,如病情允许可行心脏彩超检查,请心内科会诊,评估心功能级别;

(3)优先选择硬膜外麻醉,术中尽量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

(4)术中、术后在心电监护、中心静脉压监测下,控制输液量和速度,限制钠盐摄入;

(5)术后适当给予扩血管、强心等药物治疗;合并房颤患者给予抗凝治疗。

(6)老年重症急腹症患者术后常伴有低蛋白血症、肠壁水肿、腹水,所以术后早期应在监测中心静脉压下,适当使用利尿剂,防止术后大量补液引起的急性肺水肿,笔者医院的经验是术后根据复查肝功能白蛋白水平,给予患者白蛋白或血浆提高胶体渗透压,然后适当利尿,这样可以明显改善心肺功能。

三、急性肾损伤

老年急腹症患者在手术创伤、失血、低血压、严重感染、大量药物治疗等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急性肾损伤,导致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蛋白尿,甚至出现尿毒症,最终肾功能衰竭。国外一组研究资料显示,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急性肾损伤发病率约为1%,并认为年龄≥56岁、急诊手术、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是引起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于老年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急性肾损伤,重在预防。具体措施包括:

(1)维持患者有效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监测尿量变化;若不存在容量负荷过重,不建议使用利尿剂进行预防和治疗。当存在脱水状况,要迅速补液'水化'以保护肾功能;

(2)避免使用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肾毒性药物及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如治疗需要,则必需间隔时段应用,并密切监测肾功能;

(3)必要时行血液透析。

四、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和肺栓塞。DVT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下肢,发病隐匿,诊断困难,急性期可导致致死性肺栓塞。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DVT和肺栓塞发病率分别为6.5%、2.6%。高龄、吸烟、心肺功能不全、恶性肿瘤、长期卧床、中心静脉插管、重症感染、手术与制动等均是DVT的危险因素。

因此,要高度重视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VTE的防治,包括:

(1)对有高危因素患者,术后尽早使用低分子肝素、弹力袜或循环压力驱动泵治疗;

(2)术后避免大剂量使用止血药,监测D-二聚体,鼓励患者术后及早主动和被动活动,促使下肢血液回流;

(3)对于已经发生DVT的患者,应请血管外科专家会诊,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行抗凝、溶栓、手术取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等治疗。

五、术后早期小肠梗阻

术后早期小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small-bowel obstruction, EPSBO)是腹部外科常见的围手术期并发症。EPSBO的发生可能与术后肠粘连、腹腔内严重感染、腹内疝有关。

预防EPSBO的主要措施有:

(1)术中彻底止血,减少血肿形成,操作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的分离损伤;

(2)手术结束时,彻底冲洗腹腔,尽可能去除腹腔内异物;肠管浆膜面广泛受损时,应采用肠管排列的方法预防EPSBO发生;

(3)术后尽早下床活动,逐步过渡饮食。

EPSBO的治疗方法包括:

(1)禁食水、胃肠减压;

(2)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肠功能恢复早期,加用胃肠动力药,同时辅以生长抑素,具有抑制胃肠道激素释放及消化液分泌的作用,可减轻因肠腔内消化液大量集聚导致的肠管扩张和缺血性改变;根据笔者医院的经验,部分患者加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地减轻炎症,减轻肠管水肿,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探查术;

(4)如在治疗观察期间症状加重,出现腹膜炎体征,怀疑有肠坏死、吻合口漏等应立即行急诊手术。

六、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也是老年急腹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不同研究显示老年急腹症术后SSI发病率为6.8%~20.8%。老年急腹症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低下,常合并贫血、糖尿病,伤口愈合能力减退,并且腹腔感染严重,导致术后SSI发病率增加。

对老年急腹症患者SSI的预防,应重视以下几点:

(1)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切口彻底止血;操作轻柔,避免大块组织结扎,避免过多的电灼;

(2)缝合切口前应更换污染器械及手套,并充分冲洗伤口;

(3)放置腹腔引流,术后注意保持引流通畅;

(4)术后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控制血糖在最佳水平。

综上,鉴于老年急腹症发病率明显提高,普外科医师应高度重视老年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尽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略】





FIS2017(10周年)强势来袭!

点击图片!报名参会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心静脉血栓否定你的诊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48 术后肠梗阻
最新发布!中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及围术期管理指导意见
骨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技术】JAAOS:肩关节镜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