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潘志军 4 | 阿联笔记 ——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之治疗手段集合

阿联笔记,记知识,长见识。




抗生素应用

 

关于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的应用无非是种类、时间、用法这三个问题。

 

种类

在早期我们最好是拿到细菌的种类,对应使用敏感抗生素。

到了晚期,我们一定要利用一些好的,渗透性特别强的抗生素,和我们其他敏感的抗生素联合使用。

利福平,目前来讲,是渗透性最好的。所以在慢性的感染里边,经常合用利福平。

 

时间

在我们中国,可能对抗生素应用还是比较积极的,所以来了只要怀疑感染,我们就用抗生素。这样对我们标本获取确实不利。

在慢性的时候,慢性的病人里边,在国外经常是先取标本,后用抗生素。因为使用了抗生素,会影响我们获对感染细菌的获取。

但是在国内呢,到目前为止,还是比较难做。

你要先开刀,刀开了把标本活组织拿出来,然后用抗生素。这个大概比较困难。

 

用法:静脉,口服跟局部。

一般早期、急性期用静脉,然后,接下去维持用口服。

局部要不要用抗生素?

这个意见确实是不一样。

 

 

这是一些文章。在这些文章里边,我们都看到,大部分都是用利福平,因为这个是慢性的。

 

关于抗生素在局部应用,到底好不好?

 

 

我们讲,抗生素应用,全身应用,主要是在早期急性。

局部应用,为什么在我们骨科感染以后,经常用局部呢?

因为局部的组织,往往经过反复多次的手术,或者损伤疤痕化,全身用抗生素很少能在局部形成一个高浓度的杀菌环境。如果无限的提高全身,那么副作用就比较强。所以往往在局部使用抗生素。

经常使用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等等。

我们可以用骨水泥,作为一个载体放在里边。

但是,是不是会诱导局部细菌出现耐药性?

我想这个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到目前为止,万古霉素在我们骨科的局部应用上,还是非常少引起细菌耐药。但是这个问题,不得不考虑在内。

 

创面的覆盖

关于创面的覆盖。

 

 

创面的覆盖,不过是游离带血管用组织瓣把它覆盖掉。

 

 

那么这点,我想我们最好还是带上血管的。不管你是局部转移,还是带血管的。

这个游离,完全游离没有血运的,对骨干感染,确实是有问题。

当然底下,有组织非常好的肌瓣,你表面游离再皮植,也没问题。

 

 

这些都是一些创面覆盖

比如说,这个是连血管,连这个皮瓣,一起过来,来修复骨跟组织的缺损。

 

那么如果有骨的缺损,因为清创以后,彻底清创经常会碰到有比较大的骨缺损,或者感染性骨不连,怎么来治疗?

 

 

无非是:

  • 骨的移植

  • 骨的移位

  • 骨的搬运

  • 骨的替代

  • 骨的再生

在这个里面呢,我们知道,有血运有活力的方法是最佳的。

比如说骨移位,骨搬运。

 

 

游离自体骨移植里边的带血管的骨(移植),这些都属于带上血管,有血供,有机体防御能力。这些对我们抗感染就特别有益。

那么,游离的骨本身是失活的。

这种没有血供,可能就相应的缺陷。

所以呢,这些游离的骨移植,带血管的移植,(骨)移位、骨搬运、骨膜移植等等,都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适用。

 

骨搬运

谈一下骨搬运。

 

 

骨搬运是在十多年前开始在我们国内应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手术。它的好处很多。

因为可以搬运,所以,它可以消灭死腔。

骨搬运的慢慢来,就把空隙给他除去掉,它清创就特别彻底。

因为搬运的时候,你缺五公分缺六公分,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清创的时候,就特别的彻底。

第三,它愈合几率高。

因为它搬运的是带上自己的骨头组织,是带血管的,所以在搬运的途中,它是有血运。

所以,抗感染能力特别强,愈合的机会比较高,操作比较简单。打一外固定把骨头截断,治疗的疗程也相对来讲,是比较低的。

但是并发症会比较多。

多在哪里呢?

因为它是有外固定架,长期带一个架,针道感染、可能畸形。这些都会发生。

 

Masquelet技术


 

最近一段时间,又出来了膜诱导技术,所谓Masquelet技术。

 

 

那么这个技术,它的做法,就是把清创以后骨缺损,我先放一个抗生素骨水泥,把它填在里边。

我们刚才知道,任何组织只要有活力它就会在没有活力的组织上边形成一层组织膜。

骨水泥放进去,它是没活力的,组织就形成一层膜。这层膜形成以后,就是相当于我们的骨膜。

然后我们过一定时间,一般四到六个礼拜,我们把水泥拿掉,里面就空了。一个腔隙,我们再取上自体的松质骨,给它放进去,把这层膜再给它包起来,这层膜里边的骨,就会非常快的形成一个骨段,成活。

就避免了我们普通游离植骨,骨块颗粒被吸收。

最近几年,这个就用的比较多。

 

 

因为有人研究过,这些膜富含血管束,血管很多,有血运。它就可以带来我们机体的防御系统。

这些各种因子,可以带来抗生素。它里边还可以分泌出多种成骨的活性因子。

这些基础研究,就给我们临床上应用带来了非常好的方向。

 

 

这是Masquelet10年发表的文章。

这么大一段骨头,清掉以后放一骨水泥,然后,切开骨水泥以后,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边的骨膜非常好。

然后把这个骨松质,给它填在里面,最后就愈合了。

 

 

这个Masquelet技术,因为它操作比较方便,所以,一下子就铺开了。

很快,所以不管是骨感染引起的缺损,还是肿瘤引起的缺损,还是骨不连引起的缺损等等,都有报道。利用膜诱导来治疗骨缺损。

任何部位,只要是管状骨,基本上都可以用这些方法。有股骨、有胫骨、有脚趾头、指骨、锁骨等等,都可以用。

 

 

这是我们用的一些病人,胫骨干感染。

我们把它切掉放上骨水泥,然后用一个钢板外置外固定架,作为钢板外置,最后形成比较好。这是胫骨。

 


 

这是股骨,清创以后我们填上。

当然要内固定,这是术后CT,看到骨的形成。

这样术后五个月,就看到良好的骨痂形成。

Masquelet技术,是我们最近一段时间,在治疗感染上边,应用比较广,推的比较快的一种方法。

 

 

以前还有开放植骨技术。对于一个小的骨的缺损,清创干净以后,换几次药,里边有肉芽新鲜形成,我们用点游离的髂骨放在里边,碎碎的骨粒,然后肉芽,就有组织渗透上来,营养这些松质骨。然后就在我们的骨表面,形成一种疤,最后就可以得到一个愈合。骨的缺损也修复了,组织表面形成的疤痕也覆盖了。

这种相对比较小的创面,边上组织活力比较好的时候,你可以采用开放的植骨技术。

 

骨缺损治疗,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从自体的骨质,异体的、人工的骨,还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什么骨搬运、骨移位等等。

不同的骨缺损是由不同疾病造成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说,我把它这个常用的归纳在上边。

我们对自体骨移植,一般小于3公分到5公分,我们自体骨移植是可以的,游离的植骨,如果大于5公分以后,自体骨移植就要被吸收。除非你说Masquelet技术,Masquelet技术做的最多,平均长度,是在5到10公分。

5到24公分,所以Masquelet技术是比较好的,比较简单的一种。

当然我们也可以做骨搬运技术,自带血管的腓骨移植。

在节段型骨缺损上边,是非常好的。

它因为是唯一一个自己带上血管一个骨段接上去。

但是,它需要把腓骨取下来,需要一定的的技术,以及供区里边的一些损伤。所以,现在用的并不是太多。

但是这是最好的一个方法。

 

 

这是历史上,曾经有过治疗骨缺损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现在用的不多了。比如说,腓骨直接靠到胫骨上去,把两个融合起来,利用胫骨来做腓骨的愈合。

 

 

或者把腓骨切断,把它搬过去,这叫搬移,不是搬运。

这个迁移,直接靠过去这也可以。

但是腓骨需要一段时间,可能五年十年,才会慢慢形成比较大的胫骨。

应力的刺激下,这个病程比较长。

 

在这个骨折的修复重建上边,存在有一个问题,也是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

就是什么时候做?一期还是二期?

 

 

一期做有什么好处?

病程短,清创以后直接把骨头就放进去了。不管你是做搬运,游离带血管的移植,Masquelet技术,直接放进去。

二期就是,我先把感染控制掉,创面覆盖了,然后再过上三个月四个月,我再把骨的缺损给它重建。究竟哪个好?

其实各有利弊。

但是一般的情况下,如果感染比较轻,组织缺损比较小,边上的组织活力又非常好,你选用的骨缺损的重建方法又是带有自身活力的那些组织,你可以一期。

否则的话,建议二期比较好,因为更加安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庆学八天-第6天 | 潘志军《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下)
你应该想到的诊治策略——下肢创伤性骨缺损的治疗
病例详解 | 诱导膜技术如何拯救感染性骨缺损?
啥?错了!听Masquelet讲Masquelet技术
【综述】Masquelet技术重建骨缺损研究进展
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长骨骨髓炎的研究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