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概 述

  概念 凡以通利水道,渗除水湿为主要作用,以治疗水湿内停的药物,谓之利水渗湿药。
  药性 味以甘淡或苦为主,性多寒凉或平,主归肾、膀胱、脾、小肠、肝经。药性沉降。
  分类、作用及适应证
  1.利水消肿----性味甘、淡平或微寒
  偏于利水渗湿,通过利小便,增加尿量使能潴留的水邪从小便排出
  水肿,小便不利,腹水,及痰饮。
  2.利尿通淋----性味以苦寒或甘淡而寒
  利水兼有清热作用
  主入肾、膀胱经能清利下焦湿热证
  小便短赤,淋漓涩痛等淋证。
  3.利湿退黄----性味苦寒
  主入肝胆经
  能清利肝胆湿热而退黄
  湿热黄疸,以及湿疮、湿疹。
  此外,利水渗湿药中的部分药还可治疗湿浊所致的泄泻、尿浊、带下、结石等。
  配伍:
  ①兼有表证者配宣肺解表药;
  ②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者,配补脾药;
  ③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配温补脾肾药;
  ④治湿热证,常配清热药,或清热燥湿药等;
  ⑤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利水渗湿药还当与行气药配伍,以提高疗效。
  注意事项:阴亏津少者慎用或忌用。
  考点:关注利水渗湿药的分类,各类的药性特点及适应证,关注配伍原则。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一、茯苓★★★★、猪苓、泽泻
  药性 味均甘、淡,茯苓、猪苓性平,泽泻性寒。
  功效共同点:利水渗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水湿泄泻。
  各药特点:
  茯苓 性平,利湿作用较平和,为利湿之常用药。又可健脾:①通过利湿,而达健脾之功,脾喜燥而恶湿,湿困于脾而致脾失健运,所以这种情况下,去湿可以健脾。②本身也具健脾之功,可补益脾气。
  所以既可治湿困于脾。又可治无湿之脾虚证。还可治脾虚不运。水湿停滞之疾。又可(宁心)安神,用治心脾虚所致的心神不安,心悸失眠。
  猪苓 利湿作用较茯苓强,且适应症同茯苓,若为阴伤而之小便不利者,常配阿胶等同用,也又可治淋浊带下,只是没有健脾及安神作用。
  泽泻 利水渗湿作用比猪苓强,又能泄热(泄肾,膀胱经之热),用于下焦湿热之淋浊,带下等。
  内有湿热及滑精者忌用。
  考点:关注茯苓的功用,特别是其既补又利的特点;关注三药的功用特点。

  二、薏苡仁 ★★★★
  药性 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用:
  1.利水渗湿,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淋证。
  2.健脾渗湿止泻,脾虚湿盛泄泻。此外还可用于湿温病,湿邪偏胜者。
  3.(利湿)除痹,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因性寒,故对于湿热者更宜。
  4.清热排脓,用于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清热利湿,除痹,排脓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考点:本药也系常考药物,关注功用及用法区别。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一、车前子★★★★、木通、通草、灯心草
  药性:车前子味甘,木通味苦,通草、灯心草味甘、淡,均性寒。
  功用相同点:利水通淋,用于湿热淋证。
  各药特点:
  车前子 利水通淋,还可用于水肿属热型。又能渗湿止泻,用于暑湿泄泻,清肝明目,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也可治风热上攻而致翳障,或肝肾阴虚之眼目昏暗,视物模糊者。清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木通 清心火,可治疗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等证。又能通经下乳,用于产后乳脉不通之缺乳及风湿热痹。
  通草 功效与木通相似,但没有苦泄之性。
  灯心草 又能清心除烦。用量1~3g。
  用法:车前子包煎。
  考点:车前子常考药物,重点关注其多重功用及用法。关注木通、通草、灯心草清心火功用。

  二、滑石★★★★、萹蓄、瞿麦、石韦、地肤子
  功用相同点:皆可利水通淋,用于湿热蕴结膀胱之热淋、血淋。其中瞿麦、石韦尚可治石淋。
  各药特点:
  滑石 兼能清热解暑,治暑湿心烦口渴、小便不利或湿热泄泻,常配生甘草同用(六一散);湿温病胸闷。外用清热收敛治湿疮,湿疹,痱子。
  萹蓄 兼有杀虫止痒之功,煎水外洗治湿疹、阴痒或痔疮初起。
  瞿麦 兼破血通经,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
  石韦 既可通淋,又可凉血止血,故多用于治血淋、尿血。此外,还可用于崩漏,吐血、衄血。还可清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喘。
  地肤子 兼祛风止痒。
  用法用量:滑石块者打碎先煎,细粉者宜包煎。
  使用注意:萹蓄脾虚便溏者不宜服;瞿麦孕妇忌服;
  考点:关注各药除利水通淋外的兼有功用。关注滑石清暑、敛疮的功用,用法及与甘草的配伍。

  三、海金沙★★★★
  来源 为海金沙科多年生蕨类植物草本海金沙的孢子。
  功用 利水通淋,止痛。用于热淋、血淋、膏淋,尤常用于砂淋。
  用法 入煎剂应包煎。
  考点:关注本品的来源,善治砂淋的功效特点,以及用法。

  四、萆薢★★★★
  功用: 
  1.利湿浊,用于膏淋,小便白如米泔或如脂膏,常配石菖蒲同用。本品为治小便混浊之要药。还可用于白带过多。
  2.祛风湿,用于风湿痹痛,腰痛。
  考点:关注利湿浊,善治湿浊的功效特点,袪风湿的兼有功用。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茵陈★★★★、金钱草★★★★
  药性 茵陈,味苦,金钱草,味甘、淡,性均微寒。主归肝胆经。
  功用相同点:清热利湿退黄,均为治疗黄疸的要药。
  各药特点: 
  茵陈 最宜于治湿热薰蒸所致的阳黄,症见身目黄色鲜明,腹满发热,尿赤便秘,口渴舌红,常配大黄、栀子;湿重之黄、寒湿郁遏而致的阴黄,也可分别配伍燥湿利湿,温里散寒之品使用。又治湿疮、湿疮搔痒。
  金钱草 又善利水通淋排石,为治砂淋、石淋要药。还能解毒消肿,可治热毒疮肿,毒蛇咬伤。
  考点:关注茵陈的利湿退黄功用及配伍。金钱草利水通淋排石功用,以及兼有功效。


本章小结

  1.功效归纳
  利湿又可健脾者:茯苓、薏苡仁;
  可渗湿止泻者:茯苓、薏苡仁、泽泻、车前子;
  兼清肺化痰或止咳者:车前子、石韦;
  兼杀虫止痒者:萹蓄、地肤子;
  兼通经下乳者:木通、通草;
  兼凉血止血者:石韦;
  兼祛风湿者:萆薢;
  兼清心火者:木通、通草、灯心草;
  兼清肝明目者:车前子;
  兼解毒者:金钱草;
  其他章节具有利水(湿、尿)作用的药物:麻黄、香薷、栀子、芦根、淡竹叶、苦参、蒲公英、鱼腥草、半边莲、马齿苋、白花蛇舌草、垂盆草、白薇、防已、五加皮、桑枝、香加皮、青风藤、小蓟、白茅根、蒲黄、苎麻根、虎杖、益母草、牛膝、川牛膝、王不留行、昆布、海藻、海蛤壳、海浮石、桑白皮、葶苈子、琥珀、罗布麻、地龙。
  2.重要配伍
  茯苓配猪苓:茯苓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健脾;猪苓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两药相合,利水渗湿力增强,治水湿内停或兼脾虚者。
  滑石配甘草:滑石甘淡性寒,功能清暑利尿;生甘草甘平,功能益气清热和中。两药相合,既清热解暑,又缓滑石寒滑太过,为治暑湿证常用。
  3.重要药物药理
  茯苓:
  ①利尿、调节免疫;
  ②调整胃肠功能、镇静、保肝;
  ③抗肿瘤、抗菌;
  ④促进造血。
  泽泻:
  ①利尿、降血脂、降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
  ②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炎。
  车前子:
  ①利尿、预防肾结石形成;
  ②抗感染、抗炎;
  ③抗溃疡、降血脂、保肝;
  ④祛痰镇咳。
  茵陈:
  ①利尿、利胆、保肝;
  ②降血脂、降血压、抗凝血;
  ③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杀蛔;
  ④解热、镇痛、抗炎、抗肿瘤。
  [名词解释]:
  1.渗湿止泻:又称利水止泻,利小便而止泄泻之义。又称“利小便实大便”。利水止泻药味多甘淡,用于小便短少,大便稀溏或水泻。药如茯苓,泽泻,车前子,滑石等。
  2.利尿通淋:通利水道,解除小便淋沥涩痛之义。通淋药性味苦寒或甘寒,既能利小便,又能清下焦湿热,部分药还能排除尿路结石,使湿热蕴结膀胱或尿路结石所致的小溲淋沥涩痛症状缓解。适用于热淋,血淋,石淋等。药如木通,金钱草,海金沙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利水渗湿药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中药二》两大类中药重要考点【考前冲刺】
通淋类中成药
治泌尿系结石(石淋)秘方(方8首)
常用的止泻的中药材有哪些啊包括常用的便方
冬葵子的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