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区管校聘”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名校将成为学区资源孵化器

逐步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学校可以降低岗位等级或调整岗位聘用;探索建立学区(教育集团)内相对统一的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聘、薪酬分配办法,切实破除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性障碍……随着《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近日出台,本市教师“区域共享”再添新动力。

从《指导意见》的内容要点来看,“减法”与“加法”并举的思路十分明显,减的是不尽心、不合格的师资人员,加的是水平高、教学好的优秀人才,为的是进一步提高本市教育整体水平,让更多优质资源流动起来。教育资源均等化是社会期盼,但提到流动,还真是说易行难。且不说传统名校输出优秀教师的动力本就不足,单就教师自己而言,任职名校的意愿显然也更强,“马太效应”之下,优质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也就成为教育改革过程中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此番《指导意见》突出强调“切实破除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性障碍”,聚焦“区管校聘”,就是试图在顶层设计上改变传统教师与学校的“隶属关系”,从学区的视角出发统筹资源,可谓是一次理念上的更新。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随着期待水涨船高,优质资源注定永远稀缺,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做大优质教育的“蛋糕”。而当务之急,就是要跳出“重点校”的思维定势,从政策制定上释放“校长和教师都不独属于某所学校”的鲜明信号。传统名校,有声誉、有地位,但也正因此才需要更多担当起“孵化器”的作用,为所在学区输出更多优质资源。“区管校聘”,改革初期肯定会涉及到触利益、动奶酪的问题,但只有坚定推下去,才能打破“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怪圈,实现教育事业整体的高质量发展,进而缓解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

公平是教育的基准线,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所谓公平,意味着不只关注优等生,也要将目光投向“后排同学”;意味着非名校也需要办出特色,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都能争创一流;意味着家长择校时不会总有遗憾,害怕自己未能给予孩子“最好”……事实上,不可能人人上名校,可能的是人人都成材。而这有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教育牵动无数家庭,也是构成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改革永远在路上,教育公平的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比一人一校一时发展更重要的方向。

*本文由树木计划支持,长安观察出品,首发在今日头条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州实行教师轮岗 金水区打破“一岗定终身”
半月谈:整治高价学区房到底有没有“灵丹妙药”?
大面积推进校长教师轮岗,北京促进教育公平的“认真一招”
【学区房的最大利空,真的来了!】
动真格!教师轮岗制有望常态化,学者:落地需去“名校”情结
为生娃让路,深圳学区政策迎来终结大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