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穴位】肾经 — 四满穴

理气调经,利水消肿

功能

除湿降浊。

调经止带,清热利湿,理气止痛。

主治

肝肾、前阴及少腹部等疾患,

1、胃肠病证:腹痛、疝气、便秘等

2、妇科病证:月经不调、带下等

3、生殖泌尿系疾患:遗尿、遗精等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膀胱炎、前列腺炎等。

取穴

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石门穴(任脉)旁开0.5寸。

配伍

1、配关元、次髎主治月经不调。

2、配气海穴、三阴交穴、大敦穴、归来穴治疝气、睾丸肿痛;

3、配气海穴、三阴交穴、肾俞穴、血海穴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等病症。

4、配太冲、膈俞,有疏肝调经活血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另:

1、配命门穴、肾俞穴、大肠俞穴、长强穴、合谷穴、三阴交穴等治月经闭止。

2、配中极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治崩漏。

3、配关元穴、气海穴、中极穴治白带症。

4、配胃仓穴、合谷穴、石门穴、水沟穴、三里穴、复溜穴、曲泉穴治水肿。

5、配水分穴、中脘穴、下脘穴、气海穴、中注穴、大横穴、腹结穴、外陵穴、大巨穴治臌胀。

6、配中极穴治疝瘕。

7、配三阴交穴治腹痛。

保健

点按法:用拇指按住穴位,保持一定的力度5-6秒,松开3秒,再重复操作,如此一压一松为一个循环,每次5-10分钟。

按揉法:大拇指按压在穴位上,保持一定的力度,以穴位为中心缓慢顺时针旋转按揉,每次5-10分钟。

穴位敷贴:以五倍子15g研细未,醋调敷脐或敷于四满穴(脐下2寸旁开0.5寸处),外贴胶布。一般2天~3天换药1次,连用10天。适用于各种遗精。

艾灸:利水多用灸法,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3-5分钟。

特异性

足少阴经与冲脉之交会穴。

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文献

1、《针灸甲乙经》:冲脉、足少阴之会。

2、《针灸聚英》:目内眦赤痛。

3、《循经考穴编》:男子遗精白浊,妇人血崩月病,恶血痛及小便不禁,气攻两胁疼痛。

4、《采艾编》:“四满,血气食积水湿,凡人胀满此可治也,意其所治而命之也。”

5、《会元针灸学》:“四满者,四肢百骸之精华,皆朝于丹田化神,余精化髓入骨,会通八脉气血质常充满于此,故名四满。”

6、《针灸甲乙经》:“振寒,大腹石水,四满主之。”

腾讯视频:https://v.qq.com/x/page/v0947umgpd5.html?ptag=qqbrowser

四满穴:除湿降浊

附:

疝瘕

疾病名称,多是由寒邪与脏气相搏,结聚少腹,冤热而痫,溲出血液者

疝瘕一词,见于中医经典《内经》,全书共见3次,义指由于寒凝气积→腹中包块,气积而痛和或伴有小便出白的病证。

概述

疝者,痛也。瘕者,假也。

结聚浮假而痛,推移乃动也。

《素问·玉机真脏论》:“脾风勿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疝者痛也,瘕者假也,其病虽有结瘕而虚假可推移,故谓之疝瘕也。由寒邪与脏腑相搏所成其病腹内急痛,腰背相引痛,亦引小腹痛。”

大全云:妇人疝瘕,由饮食不节,寒温不调,气血劳伤,脏腑虚弱,风冷入腹,与血相结所生。

妇人之病,有异于丈夫者或因产后血虚受寒,或因经水往来,取冷过度,非独因饮食失节,多挟于血气所成也其脉弦急者生,虚弱小者死。

尺脉涩而浮牢,为血实气虚,其发腹痛,逆气上行,此为胞中有恶血,久则结成血瘕也。(巢氏止言胞门伤,而此宜指胞中恶血,亦本病源来)

薛氏曰:子和云:遗溺闭癃,阴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若血涸,月事不行,行后小腹有块,或时动移,前阴突出,后阴痔核,皆女子之疝也,但女子不谓之疝,而谓之瘕。(女子亦有疝男子亦有瘕)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小腹痛……脉急者,曰疝瘕小腹痛。”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卷二十疝病诸候·疝瘕候》云:“疝者,痛也;瘕者,假也。其病虽有结瘕而虚假可推移,故谓之疝瘕也由寒邪与脏腑相搏所成。其病腹内急痛,腰背相引痛,亦引小腹痛,脉沉细而滑者,曰疝瘕;紧急而滑者,曰疝瘕。

张介宾《类经五卷·脉色类十六》注:“瘕,积聚也。”

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云:“疝为寒凝,瘕为气积,少腹必痛也。何者?寒则脉急也。”

李今庸《古医书研究·我国古代病证名词考五则·三、疝瘕》云:“疝瘕为一病证名词,首先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说:‘脉急者,曰疝瘕小腹痛’,《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说:‘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等。

验案

一妇人小腹痞胀,小便时下白带,小水淋沥,此肝经湿热下注,用龙胆泻肝汤而愈。

一妇人小腹胀痛,小水不利,或胸乳作痛,或胁肋作胀,或气逆心吻,余以为肝火而血伤脾,用四物柴胡青皮玄胡索木香而愈。

一妇人小腹痞闷,小便不利,内热体倦,懒食,用八珍汤加柴胡山栀龙胆草治之而安。

验方:散瘕汤

主治:因阳明受湿热,传入太阳,发热恶寒,小腹闷痛,及小肠膀胱气痛,不得小便者。

(图片来自罗大伦博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芍的功效与作用
穴位养生|小腹痛、遗精、月经不调痛经按大赫穴 生殖健康有保障
六十五、不孕
堕胎、小产2
(拼音F)第八篇
妇科疾病痛经针灸治疗详解及名家医案16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