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壶山文化 | 壶山“六不治“,这六种人看诊,想好再来!






“没想到你是这种人!!哈哈哈哈“


一年以前,本小秘我与大部分患者一样,对中医怀着既敬畏又怀疑的复杂情感。敬畏渊源流长的文化积淀,但各种怀疑困扰着给我看病医者的医术、药材的质量、价位的收费等等等。


然而一年来在壶山以中医文化服务者的身份与广大病友接触后感慨。


原来,这是看病之前,心先病了。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与患者接触久了,对于那些没有中医看诊经验;亦缺乏基本中医常识;或对中医存在一定偏见的亲们,在交流过程中顿时感到相当无力、无语、无解。


当然,壶山感谢大家在口口相传的同时,也真挚的希望那些所谓慕名而来的亲们,进门之前请再三认真思考下,自己是否属于壶山“六不治”的范畴呢?




      

前一段,一患者反复咨询我前来壶山看诊的朋友,终于慕名而来,但待林先生脉诊时却不言不语,心想我什么都不说看你到底能不能看出我的毛病。


中医讲求望、闻、问、切,这问便是患者与医者实情相告。人体亦是一个浩渺的宇宙,且独一无二,脉诊可知阴阳、脏腑运化,亦可探知人体微妙变化,所反映出来的现象(疾症)也千变万化。虽然医者可以清楚知道患者目前五行偏颇,但若患者不能告知自身客观切实感受,医者只能很主观地去判断,但患者刻意隐瞒核心诉求,只会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疾。


中医调理,是一个抵达目的地前不断排雷的过程,不仅要解患者燃眉之急更要阴阳平衡扫除潜在的危险。这中间最重要的环节便是患者的信任和坦诚。


若不信,定会疑医之技艺,问诊闪烁其词,气场传导影响医者意志;若不信定会疑药之功效,将信将疑,全不配合,恐怕神医也难治。


所以,壶山六不治之首位:不信者!不治!




遇一些患者辗转来到壶山,初聊便抱怨:一年来跑了无数个地方,没有一个靠谱的,到现在都没好!若是让林先生知道了,这类患者一定是断然拒绝的。


所有病人都希望一吃药,什么病都能、都要马上好,但很多情况下中医是在调理根源,而不是急于马上处理,停留在去除表面症状,所以遇到很多病人,到处看病,看一次马上就开始数落抱怨,这是极其的大忌!


拿女子调理月经来说,少则二、三月,患者需坚持且配合医者诊治;多则一年半载,因人而异,则需患者的毅力和对医者的信赖。各家医统略有不同,治疗同类病症各有所长,康复时间也各有不同,常换医者不仅较难康复,更容易损心劳力加重病情。看病亦是修行,不仅需要严谨自律,也需要坚持的毅力。


就像林先生说的,他今天可以堂而皇之地来壶山看诊埋怨之前医者的付出,那明天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可能去另一个地方说同样诋毁的话,这样的人,不懂感恩,那还不如不看。


所以,壶山六不治之次位:日换医生者!不治!





这个社会,还有着很多科学尚且解释不了的现象和疾病,目前为止,医学科学尚且不能透彻地了解人体,更别说能治愈所有疾病。所以,很多情况下,在地文化的传统会深刻滴影响人体和周遭。常听林先生说起医者要敬畏神佛,但始终不明白,有一次亲眼所见童身上乩,指引周天,瞬间发现,肉体凡胎的我们是多么渺小,顿时心生敬畏。


壶山并不是宣传迷信或反科学,只是看得多,见得多,治得多了,自然明白医理和命理是百路相通,磁场有时会严重影响生活和人体健康,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靠药物草本所愈,草本只是吸收周天灵气,在阴阳的催动下,更好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工具罢了。


在旧社会时代,民间有许许多多这样隐形职业,兼具两种身份,他们既能交通鬼神,又能治病救苦。所以壶山历代从不否定神佛童身的存在,反而坚信其对人体影响的一种力量,但只是目前没有任何方式来证明或验证这类事情的真伪。信者就必当敬畏,不信者说再多也无畏。


当然,中医者真正救人疾苦的存在。他们会从各个角度去判断和分析疾病的原因和来源,所以事起必有因,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无非在世,都应该抱着崇敬的心态去对待万物,壶山之所以要求病患要敬畏神佛,多行善事,这也是最根本的诫告。


其实很多病友后来才说:其实他的病看了很多地方都看不好,是“大人”指引而来 ……。


所以,壶山六不治之第三位:不敬神佛者!不治!

 




常常有初次来壶山看诊的患者火急火燎焦急的跟我咨询:


--  “哎呀,我吃了你们壶山的药三天了,今天突然一直拉肚子啊,拉得很厉害啊,都拉出水了啊,”

--  “那吃药前两天有这样吗?”

--  “没有,就今天这样”

--  “那你今天吃了什么其他东西吗?”

--  “刚才和几个朋友吃麻辣火锅了”

--  “呃 ……”


往往初次来看诊的亲们,林先生都会仔细问询后,告知一些本疾病的饮食禁忌和注意事项,但发现很多亲们都会说:


-- “啊呀!林先生啊,你不知道啊,要应酬啊,没办法啊!”

-- “啊?这个也不能吃??那我不是要去死了”

-- “啊??这个是我最爱吃的!”


但许多病友都是身体一旦不适,立马就会觉得是药有问题。几经询问才知道没有严格忌口或重叠了感冒而加重了病情。


还有些奇葩的病友说,吃了你们的药,头晕的厉害,并坚持说是药的问题。后来让其发舌苔过来,林先生一看,不仅没忌口胡吃海喝,还熬夜通宵,这类患者常常让我们哭笑不得,不依不饶,最后却是自己的问题。


在壶山,除了疾病有特别情况的转折,大部人吃中药都是极为严谨,考虑预防到位的,是极少会有不适感觉的,所以大家应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再想想医生有无特别的交代,是否按要求做好,然后实在还是存在类似问题,可咨询有无进一步处理,而不是先入为主觉得都是开方施药的问题。


所以,壶山六不治之其四:生活不调、食不忌口者!不治!

 



在壶山,有一些人,他们或有相当地位、或富甲一方,拥有强大的优越感,为自己贴了“特权人士”标签,十分骄纵,对吃药就当时儿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不仅是对开方施药者的侮辱,更是对自己健康的轻视,医者尚对医怀有深深敬畏,然而对这类骄奢无谓者,壶山不治。


林先生常说:若是千金散尽,换来康健长寿又有何贵?你一年能不能赚一个亿?若是不能,那别提什么情非得已之类的话。荒废自己健康,耽误自己的治疗,一分钱都是贵!如果下次还是这样,那不用来了,看不好。


还有另外一种人,虽然林先生从来不说什么,但我是始终是看不惯的,可能是为了省些诊金笔资,直接顺走了壶山的药方。或复印或拍照。当然,目的都能理解,殊不知,一方岂能长久服?每个人每天的情况都不同,每个阶段吃完药都有偏颇,如果长期吃一方不变,那要医者何用??


壶山坚持古法手工制药,当今中草药成本价格是成倍增长,更别说壶山坚持药胚都选用无硫道地选货和后期筛制的人工成本,但我不明白一点,林先生看病时明明都知道一贴药何止这个价格,但都还是照顾病友,能少跑一趟就少跑一趟,能少吃一贴就少吃一贴,但看林先生这样默默承受壶山,还有很多病友不理解。


壶山的药方,从古自今,基本不允许到外抓配的,其实,不是因为能赚多少钱,而是严谨地认为,药材的好坏很容易造成疗效偏差,先不提很多药都需要炮制的,同样的药在其他的小药局、小药房抓配,价格虽然便宜,但是否试想过,为何为有这么大的差别??再者,如果服用中出现的偏差或副作用,病患不会考虑药材好坏,只会觉得是药方开的不对,药方开的不好,这样反而毁了壶山声誉。


所以壶山祖训就有云:“开方施药,应全程察控方能应效”。其实壶山取号看诊,谁走谁留早已有数,对于壶山,面上不过流失了一个方笺而已,背后失去的是声誉。而对于患者来说为了贪一次小便宜,而后对自己的疾病有何帮助?


其实,常听说很多人世代在壶山就诊除疾,我曾亲眼看见一位老奶奶,是我来壶山后见到的最年长的老人,约莫九十上下,下午五点过来拿号。她十分瘦弱,声音有力,颤颤巍巍的从墙壁上拿下签到本,要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不许他人代劳。虽然要排到将近30号,但她坚持遵守壶山规矩,不搞任何特殊,让人肃然起敬!壶山特别珍惜一类友人:那些明明拥有特权却从来不以特权来看诊的人。


对于患者来说最大的“便宜”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而不是想法设法投机取巧,得过且过,财念太重、这样还想不通的人,恐怕壶山治不了!


所以,壶山六不治之其五:轻命重财者!不治!







前不久,有个病友看诊后发来一条信息咨询:“我把药方给我一个学药的朋友看,他说这人参不能用于调经的”。我顿时有些语塞,不知道如何和她解释。


医药虽相辅相成,但药是个体而医是整体,且不说中药是相互配伍,药性相生相克的原理,而且壶山在用方遣药的同时都需深思熟虑,而不是乱下药位。后面问林先生,才知道西洋参养阴益气,能助经行血,不仅能匡扶中气,还能治血虚气弱,在月经期,配伍得当,会更添药效,能更上台阶。之后拿林先生的话照搬解释给那个病友,听完才焕然大悟。


归结起来,还是病友平时信息来源大,但术有专攻,听起来似懂非懂,心存质疑。最怕是道听途说,断章取义后来质疑医生的用药,甚至教医生如何遣方用药。


还有一次也是一个病人,来找林先生看诊,但一坐下来,就一直强调自己是属于的肝阳上亢,要林先生一定要开什么什么给他,搞的周围看诊的病人看的都有点忍俊不禁。好在林先生反复耐心的跟他解释体质变化的道理,才释怀这样误区的想法。


甚至还有患者说找了专业的人查验我们的药材,说我们抓错了药,后快递回来后几经比对在壶山的反复对药材的分析、讲解下终于弄清楚是那个所谓的专业人士错认葛根成茯苓了。壶山每味的药材都几经手工挑选和炮制,壶山在制药的过程当中,形态和气味完全可能会出现明显变化。而且目前药材市场复杂,水深难测,很容易上当受骗,壶山对药材“三重三正“,严格的筛选道地无硫选货加以切制、炮炼。


林先生说,他对目前的药材反而要特别上心,不能像过去那样不用担心真假,现在的假药可以以假乱真,别看现在药材都是来自医药公司,但基本含量都很难达标,中医药行业还存在很多弊病,如果再不把控好药材来源,那就算方开得再好,病也不会好,那就是砸了壶山自己的招牌。


其实,也只有壶山门人能清楚的认识到制药的艰苦和任重道远,每天坚持纯手工的筛制、切片、剪断、炒制、蜜炼……。目的是为了使好药材更好的入药出料。


有一次,一个病人忍不住微信我问,为什么我看外面药店卖的杏仁都那么完整、那么大,你们壶山的杏仁这么都那么碎,是不是不好啊?


我又只能又一次苦笑的回答:“你可知道杏仁还分甜、苦?入药要去皮、去尖、杵碎完才能出料吗?”


对于这类认药不多但又充满疑虑的朋友,甚至去百度核对药方的朋友来说,壶山的可能真的不太适合您。


所以,壶山六不治之其六:粗知浅懂妄论医药者!不治!





医家六不治,不仅是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延展和对本身医家的保护和重视,壶山世家传承的是一种家族品性和气节,更是源于我面对中医文化深深的敬畏和传承发扬的责任。但凡想要通过中医进行调理疾病的亲们,请大家来看诊前认真了解下中医文化,一来多一些了解少一些误解二来禁忌事项掌握多一些,也少走一些弯路。了解传统中医文化的时候,也会更加自信,眼界更开阔明亮,使得自己的疾病不适,能更好更快地康愈。




本文所有文章版权归百年非遗

【壶山林氏】所有

请勿盗版 侵权必究

更多壶山经典内容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献出一个治愈我七年甲亢的药方
医者仁心
一代名医施今墨及其抗老衰丸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7-05-20 16:43:47)
走出银屑病“药物滥用”治疗的误区
一代名医吉良晨的文武之道(中)
一个民间偏方的故事:保护中医传承刻不容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