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约车隐私保护与安全信息共享机制的创新

文 / 姚志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后


第二次,一个花季少女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被杀害。距离上次“郑州空姐”遇难事件不到4个月,悲剧再次重演,舆论也再次哗然,滴滴又一次处在风口浪尖中。悲剧已然发生,所以现在最重要是考虑如何有效防范悲剧的再次发生。滴滴公司在826日发布的声明中提出,恳请社会各界提供建议和思路,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避免延误破案的时机。笔者作为一个长期的网约车用户和互联网法律研究者,提出如下意见:

复盘此次事件,可以发现:滴滴与警方之间缺乏高效的安全信息分享(报送)机制是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生命受到威胁时,时间是分秒必争的。

但此次事件中,受害者朋友按照传统方式报案,受理案件的警官联系滴滴后,还必须准备一系列的资料(包括介绍信、警官证等)用以证明身份的真实性和调取司机信息的合法性,这一系列流程无疑极大的拖延了抢救生命的宝贵时间。而滴滴提出对用户隐私的保护考虑,也未尝没有道理,其有配合警方调查案件的义务,但是警方也必须出示相关材料证明身份和信息调取行为的合法性。

矛盾由此产生了。一方面是紧急救援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用户隐私保护、流程合规性(防止有人假冒警方不当调取信息)。如果滴滴和警方维持现有机制,这个矛盾很难解决,悲剧也很难说不会再次发生。(当然,此次悲剧中滴滴公司存在的问题不止于此,还包括其内部流程的拖延和僵化、顺风车乘客性别信息又再次上线等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讨论,本文不展开)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应建立网约车平台与警方之间的高效信息化共享(报送)系统(机制)。笔者建议警方应设立全国性的统一网约车报警信息系统,这一系统提供接口给包括滴滴在内的网约车平台接入。出现报警信息时,因为该平台是警方统一设立,因此滴滴可以不再需要核实具体警官的身份真实性,可以直接将司机信息和车辆轨迹信息反馈到报警信息系统中,报警系统再通过内部分发程序由相应属地公安部门处理,提高运作效率。关于该系统的运作,有四点更具体的建议:


其一,通过乘客的报警行为来克服滴滴的隐私保护困境。正如上文所言,滴滴有保护乘客和司机隐私的义务,但如果相关信息是由于乘客主动向警方提供,则滴滴可以摆脱隐私保护困境,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报送到警方的信息系统。

具体操作上,在现在的滴滴“紧急求助”按钮中,加入信息报送功能,乘客按下“紧急求助”按钮后,乘客身份信息、司机身份、车辆信息和车辆轨迹信息自动发送到警方系统中。当然,为防止误报浪费警方资源,应由滴滴或者警方有一个二次确认动作,确认并非误报后,再启动实际出警措施。当然,从合规的角度,滴滴应通过用户协议等方式,告知乘客并由乘客同意做出相应动作时,滴滴会将相应信息报送给警方。


其二,乘客还可以预先备案相关信息,实现事前的风险防范。滴滴应开发一个按钮,供乘客在上车之前,即将相关信息备案到警方系统中,不必等到发生危险再求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防止上车后司机通过一些手段屏蔽乘客手机信息(如利用特定设备、带到无信号区域,抢夺手机等),使得乘客无法求助;另一方面,乘客备案信息后,滴滴应告知司机,此趟行程乘客已经将相关信息备案到警方系统,在警方的实时监控之下,从而起到威慑效应,提高司机的犯罪心理成本。

例如一个女生晚上乘车,可能觉得有风险,可以在滴滴乘客端一键将该行程信息(乘客信息、司机和车辆信息以及行程轨迹)备案到警方系统。警方系统收到备案信息并不需要采取实际的出警行为。


其三,应由滴滴推动警方去建设该系统。因为这套系统的运作与警方现在以属地为原则报案受理系统不符,并且需要警方付出不菲的人力、物力成本,所以必要面临不少障碍。因此,有必要由滴滴从企业的角度去推动警方的行动,提供必要的技术和其他方面的支持。滴滴可以通过与公安部或者属地公安部门(如北京市公安局)的合作来推动这件事情的落地。

类似的举措并非没有先例,多地警方已经在通过微信等工具,开展线上报警甚至直播报警的行动。互联网法院的设置,也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法院原有的管辖机制。无论是警方还是滴滴,都有保护乘客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笔者相信在这一共同目标之下,该机制具有可行性。


其四,要打消滴滴报送信息的顾虑。警方这套系统的作用应仅用来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能用作查处违规网约车之用。对于滴滴而言,通过接口的方式,向警方报送信息是存在顾虑的。其中极为重要的是违规网约车的问题。因为多地的网约车管理办法过于严苛(有的甚至要求司机有当地户口),导致大量的网约车不能取得网约车运营牌照,在违规运营。多地的运管部门也在严打这种行为。

从滴滴的角度来看,其特别担心的是如果上报的信息是违规网约车信息,运管部门能拿到这个信息进行惩治,其上报信息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动力就十分有限了。因此,从乘客生命安全的角度考虑,应适当考虑到滴滴的顾虑,警方应让滴滴能合理相信这些信息仅用于保障乘客安全,运管部门不会拿这些信息来惩处违规网约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州女生搭顺风车遇害,滴滴应该反思哪些问题?
被劫的哥两度报警仍被害,“一键报警”不能变成催命符
司机偷摸女乘客大腿 遭报警后还抵赖
物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安全
智慧农业核心技术之农业信息安全与农业区块链
滴滴又现司机威胁乘客:加价被拒留言信不信我砍了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