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游悦读】 东方有圣人焉,西方有圣人焉



20161129,萃辰天心书院心游团来到了埃及的埃德夫(Edfu),埃德夫(Edfu)于尼罗河西岸,是尼罗河最好地势的城市。在这座保留着几千年来古埃及文明的缩影城市里,处处透露着文化的气息,来自异地的萃辰心游团在此展开了一次对东西方文明的探讨。


29日上午10:00在豪华的游轮上,由萃辰天心书院院长陈伯安院长为大家讲述《自由的孔子和不自由的苏格拉底》,本次的课程主题来自于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喻中教授《自由的孔子和不自由的苏格拉底》一书,课程在萃辰天心国学传播集团总裁付健女士(印竹老师)的主持下开始。

首先,陈伯安院长领读第一章,一边读一边解读。特别是处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和战国时期的苏格拉底,他们虽然相差81岁,分别在两个伟大的文明古国,但他们各自的智慧影响了东西方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古语“东方有圣人焉,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


之后,学员之间相继分享,异彩纷呈。针对今天的主题《自由的孔子和不自由的苏格拉底》并结合自身经历展开了分享,在分享中提到“活在当下,不惹尘埃。”、“自由民主,生命追求。”、“跟随学习,自在修行。”、“中西文化,伟大碰撞。”、“认清自己,随心所欲不逾矩。”等,从学员的分享中不乏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痕迹。


在最后的分享中,从文明的源头来探索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对世界的影响,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发祥地,雅典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两个圣人就站在各自的源头上,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发出了几乎相同的声音。读懂了东方的圣人,也就读懂了西方的圣人。苏格拉底和孔子之所以都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们的思想都达到了天的高度。而东方和西方同在一个天底下,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既相通又有不同之处,而不同的文明形式一定是在其不同思想体系下造就的

 首先,在东方的文明源头来说,孔子的哲学与宗教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敬天命不信鬼神。体现在:“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这层意义的天道观上,正如此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语道破“行”、“生”与“逝”的辩证关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二是孔子对教育的贡献巨大,主张有教无类。孔子虽然承认人有“生而知之”,但强调的是“学而知之”;他既重闻见,兼重思维,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主张学行并重、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因材施教。

三是伦理思想:“仁”的思想在孔子思想结构中是核心部分。“仁”的出发点就是承认别人和自己是一样的人,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其次,孔子提出了“仁者安仁”的思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道德不仅要靠意志,也需有情感,这是自觉性来源的心理基础。

四是政治思想:“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体现,他反复主张“为国以礼”、“齐之以礼”、“约之以礼”。,孔子致力于“克己复礼为仁义”,孔子主张礼乐治国,便更突出以德治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而在西方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思想的代表,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灵的转向,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二是灵魂不灭说,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三是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四是苏格拉底崇尚人性自由,强调人,反对神,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注重人的个性。


学员分享之后,天心永乐禅寺的住持泽道法师针对学员的分享开示,在开示中提到:“.你的心解透了没有?佛教不讲自由,讲自在。”、“是贪嗔痴主导你,还是戒定慧主导你?”、“东西方文化没法比较,因为生命的个体和存在的环境以及思维背景不同。”、“孔子办学对教育贡献很大,整理《春秋》,惠泽后人,大智慧也。”、“.三十而立,立什么?立言、立行、立德,同时做到不惑,知天命,耳顺,不逾矩。”、“信仰是精神的户籍。”、“不惑,认清因果。知天命,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更好的认清自己。耳顺,明白顺境和逆境该怎么对待,因为生活在热烈的掌声中的人是不堪一击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年轻时就要做到,不要等到70岁才做到,生命经不起等待,人生不可以再来。只要习惯就好了,道法自然符合因果。”、“心灵解脱了,就自在。”




最后,萃辰天心国学传播集团总裁付健女士(印竹老师)对今天的课程做了总结,付总针对今天主题中的自由与不自由提出“一切自由都源于“戒”!


《大学》一书中提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的知止就是戒,只有通过戒才可以定,最后得的般若实智。只有真正有大智慧者才可以做到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从心所欲不逾矩!

 


武汉萃辰天心国学传播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国学传播为核心,以茶为载体的综合性文化传播机构,以萃辰天心书院为实体连锁经营,国学课程、集名茶品饮、茶器鉴赏、精美素食、活动策划、企业培训、礼品定制、企业咨询顾问等综合性服务项目于一身,力求打造:

 

禅茶一味的古朴茶楼

增长智慧的国学讲堂

群贤毕至的文化书院

淡泊宁静的心灵家园

传播智慧的文化圣地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公园内公园管理处旁

【品茗预定】027—82864851

【课程咨询】刘老师:189 6395 684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完整视频】2022壬寅年公祭孔子大典
员工必读---国学智慧(163)
”克己复礼为仁“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孔子 #国学智慧 #意必固我
#叶曼先生# #国学智慧# #孔子#
御风书院“分享智慧,体悟人生”体验营
纪念孔子诞辰2566周年联合祭孔大典倡议书|孔子|诞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