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简报|【小学】


■现代教育体制的“小学”和古人所指的“小学”虽然都指学校,可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不同主要体现在教学的内容上。现代人重成绩分数,古人却并非如此。《大戴礼》就有记载:“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小艺,“小节”指的是小孩子的行为操守,“诗书易,礼春秋”六经,是大艺,“大节”是指成人的最高的行为操守,道德规范;

﹢﹢﹢﹢﹢﹢


■周朝儿童入学,首先学六甲六书(六甲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所以周朝和西汉都把“文字学”称“小学”;但唐宋以后称“小学”为字,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从而学会使用文字;

﹢﹢﹢﹢﹢﹢


■在宋代时,“小学”的含义从文字之学扩大到了儿童的品行修养,国学大师章太炎说:“宋人往往以洒扫、应对、进退为小学。”也是在宋代,大儒朱熹和他的学生刘清之合编《小学》成为当时的启蒙读物,书中说:“后生初学,且看《小学》书,那个是做人的样子”; 

﹢﹢﹢﹢﹢﹢


■到清代时,摒弃了宋代“小学”中的道德修养范畴,专指研究文字的学问,有“人人知习小学,识字胜于明人”的说法。纵观历代的“小学”,主要指学习文字的学问,包括音韵、文字、训诂等内容,而更加被人关注的德行教育其实是在家庭教育当中完成的,以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主;

﹢﹢﹢﹢﹢﹢


■我国在夏代已出现正式的学校,《汉书》说:“古者八岁入小学”;《三字经》载:“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小学期间,行有余力的可以读“四书”,但老师一般不开讲,要根据学生的程度和需要具体分析,一般要到15岁的“大学”阶段,老师才详细讲解“四书”;

﹢﹢﹢﹢﹢﹢


■传统教育中的小学阶段,是先学习做人以及如何生活,然后再传授知识,学习六艺,最后才是“六经”的大学之道,这是中国传统教育走的路线。生活规范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论语》中说的“洒扫、应对、进退”,不要小看这六个字,它既是生活教育也是人品教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贯要求。

﹢﹢﹢﹢﹢﹢

(文稿提供:传统文化学者崔治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语文课该怎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我对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的设想---刘梦溪
渊回儒家:大学是什么?相对于小学而言,曾子的一篇文章收录礼记
您知道古人的小学生都学什么吗?——《品读三字经》第23集
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之我见
国学与儿童教育丨微课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