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阿拉伯的精彩,在多哈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天天金中东之旅的第一站,多哈。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展品)

多哈是海湾阿拉伯国家【卡塔尔】的一个城市,如同【迪拜】属于【阿联酋】一样,都不是个独立国家。不同处在于,阿联酋首都是【阿布扎比】,迪拜名气再大,也只是【联合酋长国】中的普通一员,不像人们一提到卡塔尔,似乎就只能想起一个城市,那就是它的首都多哈。

(多哈夜景)

历史上,卡塔尔却也曾是阿联酋的一趴。在1968年英国殖民者退出这里之后,它曾经和邻近的另一个小国【巴林】一起加入阿联酋,分别成为该国之中的第八和第九个酋长国,可惜由于融入阿联酋的问题在这两国的社会内部争议很大,最终它们又都从中退出,就像英国脱欧一样,选择另起炉灶,各自分家。

(卡塔尔国旗)

我们今天看卡塔尔的国旗,或可感受到这九个政治实体之间的爱恨挣扎。在这个长方形旗帜上,少部分的白色寓意【和平】,居于大部的紫红则寓意【战争】,显然乱多于治,给地区关系留下不少伤疤。分隔两个部分的是九个锯齿,代表着最初加入阿联酋的九个国家,显示卡塔尔虽已出走,却还对近邻们颇多牵挂。

(滨海大道)

实际这次整理攻略的时候,就遭遇了一个问题:原计划从北京出发,先到迪拜,再转多哈,这样便可一次走访这毗邻的两个国家。预订机票时才发现,两地相距如此之近,却断无交通,陆路、海路都不可通行,甚至从迪拜飞到多哈,也要绕远转机到北面的【科威特】或者南面【阿曼】的首都【马斯喀特】才行,这就好比北京飞上海竟要转机广州或哈尔滨,谁人会这样傻?

(多哈国际机场)

一查方知:这是2017年【卡塔尔断交事件】后未尽的喧哗。因为与波斯湾对岸的伊朗关系暧昧,卡塔尔在一夜之间受到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孤立,包括沙特、巴林、阿联酋、埃及、也门、利比亚甚至连【马代尔夫】这类子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家都切断外交,对准备在阿拉伯世界与波斯世界间不选边站队的卡塔尔极限施压。

(多姆清真寺)

如果我们翻开地图,会不难发现卡塔尔陷在其中的尴尬。作为在波斯湾南岸一个突出半岛,它几乎只与沙特和阿联酋有一小段陆界相连,一经掐死就沦为孤岛,难续昔日芳华。事实上,沙特国内也正有此意,甚至有人提议要修筑一条运河,把连接卡塔尔的部分彻底挖断,让这个三心二意的邻国成为沙漠中的败花。

(珍珠纪念碑)

此时又多亏卡塔尔长袖善舞的身段,它们搞不定阿拉伯,却同时搞定了宿敌美国和伊朗,让自己在地缘政治中不至整段垮。一方面,美国在卡塔尔有军事基地,出于稳定卡塔尔的需要,就会压制其在海湾的阿拉伯友好国家搞事情不要搞大。另一方面,伊朗也投桃报李,对卡塔尔进入波斯湾的油轮从来不喊卡。

(多哈亚运会的痕迹)

不差油意味着不差钱,尽管已退出【欧佩克】,却毫不影响卡塔尔继续自在地卖油创汇,维系奢华。在卡塔尔的三天里,我在未进一家高端店、未买一件奢侈品的情况下,就已对这里的土豪气概有个深切认知:任何一样日常消费,你都感觉是在用人民币标价,但考虑到将近两倍的汇率,才会意识到挥金如沙。一顿便饭,一个人吃,可能也要花掉人民币两三百块,进到肚子觉得好像并没吃啥。

(卡塔尔餐)

与迪拜相似的是,这里本地居民早已财务自由,开顶级豪车,养狮虎猛禽,在全国人口中的占比稀释到不足10%,作为游客你基本碰不见他。你能看到的,不是阿拉伯人,而是来自黑非洲、印度、巴基斯坦这些地区的外劳,饱经暴晒,风吹雨打,可能在这里待个三年五年,或十年八年,然后顺利的话拿钱回家。

(卡塔拉清真寺)

这里说到的暴晒,真是一点没有夸大。天天金到多哈是在9月30日,这个时节中国大部已开始转凉,卡塔尔的气温却还在四十度左右,地表达到或者超过五六十度应该不在话下。气候构成了对暴走式旅行的硬约束,城市就是再小,你就是再能浪,也不大可能把相隔两三公里的景点连成一线,然后仅靠双腿来走完它。

(多哈堡)

比较能救命的是这里的穿梭巴。就好像在澳门一样,你从机场、码头到关闸,甚至到一些主要景点,都可以借助酒店提供的舒适而免费摆渡车来规划。在多哈也是一样,主要景点【卡塔尔国家博物馆】、【伊斯兰现代艺术馆】和【马塔夫现代艺术博物馆】都可在国家博物馆买通票,然后按时刻表坐上去其他两个景点的大巴小巴,可能路上还会经过其他一些景点,都能随上随下。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我的行程是从与酒店最近的国家博物馆开始的,这组建筑外形富有张力,里面走下来却不觉得很大。在这里你将了解到,卡塔尔先民主要是依靠【采珠业】生活,到近现代亦是重要经济支柱,这些人像是韩国【济州岛】的渔女们一样,穿着类似潜水的服装,撑个呼吸管,就被顺到水下摸鱼摸虾,有时收获不错,却也要在面对极大风险与不确定性时不骄不躁不害怕。直到1935年发现了石油,这里的经济结构才彻底改变,卡塔尔的国运从此开挂。

(伊斯兰现代艺术博物馆)

发达之后的卡塔尔吸引的不仅是劳工,也有各地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伊斯兰现代艺术馆就出自知名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之手,据说卡塔尔王室在把这一工程交在他手上的同时,还提供了一张可以无限透支的信用卡。贝老一生设计过包括香港【中银大厦】在内的很多建筑,却对博物馆这样的公共项目最放不下,为此他在伊斯兰世界里游历两年,从莫卧儿的印度一直到伊比利亚,最终成就这座华美绚烂而不失大气的艺术作品,并作为自己的【封山之作】留给后辈猛夸。

(伊斯兰现代艺术博物馆)

在这间博物馆里,游客不止看到建筑,更能近距离走入之前并不了解、甚或充斥各种成见的伊斯兰文化。譬如,天天金曾经一直坚信伊斯兰出于其真主信仰,对在建筑和艺术品中出现其他人像或动物形象的排斥,在这里发现似乎也不尽然,因为陈列着许多近于萌物的小猴子,还有小马,都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唯美却又不过于复杂。还有一些人形面具、画像砖石,也都线型流畅,色彩淡雅。

(伊斯兰文化中心)

伊斯兰现代艺术馆在一座毗邻海岸的人工岛上,与之相对的是火炬顶建筑【伊斯兰文化中心】,这里展示着伊斯兰世界的信仰、习俗和文化。走了一圈,厘清了一些宗教传承上的基本概念,也不禁感慨,很多文明形态在其影响区域的人们眼中都貌美如花。比如,这里有展板专门澄清妇女儿童和少数族裔其实在伊斯兰世界也受到优待,但是事实怎么样,外界怎么看,这里我们就不多做评价。

(瓦吉夫老市场夜景)

文化中心偏西一点是一处热闹的所在,【瓦吉夫老市场】是旧城中心,也汇聚了五湖四海的叽叽喳喳。除了晚间能看到阿拉伯舞娘和水烟枪的酒吧街,这里还有不少传统市集,有人卖花卖鸟,有人卖鸡卖鸭。绕到北面,更有一个骆驼市场,下午时分,骆驼们都悠然晃荡在一片被圈栏出的裸土上,吃吃叶子,摆摆Pose,等待即将到来的晚霞。

(骆驼市场)

这里稍微多说一句:我的行程里本有一个【多哈动物园】,可是在国家博物馆买通票的时候被售票小妹告知动物园已经关闭,要等几年扩建完毕后才重新开放,后来网上一查果真如此,使我遗憾放弃了去看【阿拉伯大羚羊】的计划。多哈还有个地方叫【畜牧农场】,说是一个不错的马术训练学校,可是打车也没找到,可见对于百度百科与百度地图,你都万万不可过度相信它。

(穆什莱布博物馆)

瓦吉夫市场的西侧是【四座院子】(姆什莱布博物馆),这里曾是几位先王宅邸,如此都开辟为博物馆,介绍卡特尔一路走来的发展变化。每间院落的主题不同,比如其中一处就像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展览,布置不同年代的家具家私、电灯电话。另一处院子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有关奴隶贸易的介绍,卡塔尔长期是奴隶贸易的中转站,而今黑奴少了,人们又在关注偷渡、非法劳工、未成年的性奴隶这些沉重话题,以不同视角带给参访者更多启发。

(滨海大道)

瓦吉夫市场的北缘就是【滨海大道】,这里有当代元首的官邸及各个政府部委,也是从旧城区遥望新区的重点观景点,游客如果不怕晒,可以漫步在宽廓的草坪绿地间拍摄对面的高楼大厦。那些高楼,少数是商业区,多数是酒店,水汽少、视野好的时候还能看到更远的【卡塔尔之珠】,这就像是迪拜那样延伸入海的人工岛,错落着一座一座的高档别墅与富人们的游艇,是多哈财富凝聚的精华。

(卡塔拉文化村剧场)

滨海大道一路向北,会经过【卡塔拉文化村】,这里大抵相当于是多哈的七九八。带有浓郁阿拉伯情调的咖啡馆、剧院和艺术长廊比邻而居,你可以闲逛,也可以走进任何一间工作坊,看这些人吟诗作画。紧邻海边有一座仿罗马风格的大型露天剧场,一尘不染,洁白无瑕,据说当地新人爱来这里拍日落,拍婚纱,取景倒也算是绝佳。

(卡塔尔大学清真寺)

我沿滨海大道向北的目的地是【卡塔尔大学】,与之前在全球很多国家走过的大学校园不同,这里的特色是男女分置,各有各的教室、宿舍、图书馆、实验室,井水不犯河水,一切忠于他们的教义原话。与在文化村一样,这里也有一座干净漂亮的清真寺,里面诵经不止,让外人好奇这里的大学生们在学校都学了些啥。

(多哈消防站)

多哈的地铁还在城里开挖,远没有延长到这么远的地方,我在大学下了出租后再打车不便,后来还是托付了学校门口停车场的非洲保安,才帮忙拦了一辆顺风车回城,沿途与司机扯扯闲话。回程会经过【多哈消防站】,这里其实也是穿梭巴停经的一个站点,原本就是个普通消防站,后来因为发展文创,被赋予了更多文艺气息,里面租给了创业的年轻人,外墙上也满是有趣涂鸦。

(国家清真寺)

距离消防站不远是【国家清真寺】,虽然冠以国家之名,建成时间却并不久远,所以本地居民也来得不多,你更可能在这里碰到旅行团拉来的中国大妈。寺院管理也很人性,因为受不了外面的暴晒,我在里面靠墙坐下,喝水、充电、上网、闲谈,等衣服上的汗水吹干再重新出发。相邻的是著名的【半岛电视台】,也算是全球传媒中敢爆猛料的一朵奇葩,想当年也曾风光一时,全程直播了本拉登是如何他在藏匿的窝点被捉拿。

(卡塔尔国家图书馆)

旧城和北面新区的景点基本如此,再向西走,还有前面提过的马塔夫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国家图书馆】,这两处都隶属【现代教育城】的旗下。国图很大,外观设计像是两片纸在四角处被拉开、又对角折叠形成的壳状结构,保证了建筑内部完全敞开的空间架构,可以在入口处望见全貌,惊叹于环抱四周、一排排拾级而上的书架。

(国图中的韩文诗歌集)

这里藏书很多,除了阿拉伯语和英语,甚至还看到了中文和韩文的书籍,另外在地下室内还有古籍和古地图的展览馆,虽然这些古地图上颇多错谬,却还是让人兴致盎然,忍俊不禁笑哈哈。整个馆内,读者寥寥,有的就铺个垫子惬意地躺在角落里小憩,我在里面要了一杯饮品,后来却被馆员热情地改为了赠送,只因为他们的POS故障刷不出我的Visa。

(国图内的咖啡厅)

两公里外的马塔夫现代艺术博物馆是我在多哈的最后一站,这里由法国人设计,专门展示当代阿拉伯的艺术作品,是理解阿拉伯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从个人生活,再到社会和国家。谈现当代,就跳脱不了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这都是我最感兴趣的领域,值得在此细细探查。比如,苏联人曾在这里的势力存在,从叙利亚到埃及的【阿斯旺大坝】,都已流散在历史长河中,难觅行迹,也再无爪牙。

(马塔夫现代艺术博物馆)

说起来,卡塔尔与中国也有不少渊源,有朋友记得2006年的亚运会,那一次的举办城市就是多哈。再早点是2001年,决定中国正式加入WTO的那次峰会,落锤的地方也正是多哈。转眼二十年过去,中国早在入世之后成长为【世界工厂】而极大受益,世贸组织的多哈回合谈判却还一直裹足不前,以至到了今天,全球经贸关系早已天翻地覆,更难界定谁是【发展中】、谁又是【发达】。

(滨海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亚洲竟然还有一个比欧美都富裕的国家,连女佣都住豪宅!最近不光免签,国内还超多城市有直航
中东宝石
贝聿铭最后大型建筑开馆 被视为卡塔尔国家标志 转载自中华室内设计网
这个国家比迪拜还土豪!
中东迷踪 | 多哈转机快闪指南
正式免签!这个国家比迪拜还富,比纽约还酷,不仅安全还能直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