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其实是盲目追随者的过错

【原文】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踶,马知已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能至盗者,伯乐之罪也。

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译文】马儿,生活在大地饿了吃草渴了饮水,高兴了互相以脖颈相摩蹭,发怒了调过屁股以后蹄互相踢打,马之所知止此而已。及至给它套上马具驾在车辕前横木下,平等地用月形饰物装饰其额部,这样一来马就懂得斜视堵住,凶猛抵抗车子篷幔,反吐口勒咬断缰绳。故而使马之智力与神态至于象盗贼一般诡诈的,是伯乐的罪过啊。

在上古帝王赫胥氏时代,人们在家不知作什么,出外不知往哪里去,口中含着食物,吃饱肚子就游玩。人们之所能止限于此而已。等到出现圣人,教人屈身折体行礼乐以匡正天下人的行为举止,把仁义悬挂得高高的让人仰慕企盼以慰籍天下人之心,从而人们开始用尽心力于崇尚智力,争夺功利,一发而不可止息。这也是圣人的过失啊。

【说明】其实,驯马并不是伯乐的过错,鼓吹仁义、宣扬仁义也不是圣人的过错,而是跟随在伯乐身后,圣人身后的人的过错。伯乐驯马,还懂得保持马的自然本性,而后人驯马,变本加厉地使马更加听话,完全不顾忌马的自然本性。圣人宣扬仁义,并没有制定条条框框的“礼法”,约束人的自然本性,而是鼓吹圣人的人们,制定太多的条条框框的礼法、礼教,约束了人的自然本性。

也就是说,那些盲目追随圣人、追随统治者的人们,用所谓的“愚忠”,拿着鸡毛当令箭,歪曲地理解和宣扬圣人、统治者的言论,制造了或左或右的倾向。历史上这样的事例还少吗?就好象现代的京剧与武术,非要强调一招一式,否则便不是艺术。难道京剧与武术一开始就是这样吗?

本篇《马蹄》,紧接着《骈拇》,庄子还是在讨论自然本性与非自然本性的问题,由于圣人、统治者的追随者的盲目追随,抛弃了圣人最根本的核心——规律问题,反而转向仁义、道德问题,于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行为规范成为束缚人的条条框框,成为压迫人的礼法、礼教,所以使人们变得越来越虚伪、虚假。

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有各自的道路,有道路必有其道路的发展规律,不同的道路就有不同的发展规律。我们是沿着人生道路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的,而不是沿着仁义和道德的道路走完人生旅程的,也不是沿着社会行为规范走完人生旅程的,更不是沿着人的意愿走完人生旅程的,规律的发展演变也不是根据仁义和道德的规则进行的。我们的人生道路,是根据我们的人生观念而展开的,而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有混乱的人生观念,那么就只有混乱的人生道路。一个念头的出现及实施,就会改变我们的行为,从而导致人生道路改变方向。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这个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了,才出现了仁爱的思想和最佳行为方式;人类的智力和能力增长了,才产生了伪诈;亲属间关系不和谐了,才显出了孝顺和慈爱;国家的统治昏乱了,才有了忠臣。其实,仁义和道德只是道路两旁的告示牌,而不是人生道路的根本,我们废弃了根本而高举着告示牌,走进了迷茫的荒山野岭,对人生有什么意义呢?有什么帮助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观止丨子学遗珍——《庄子·马蹄》
22.道路的本性
《庄子》马蹄
《庄子》译注 马蹄
庄子外篇《马蹄》——原文、注释、白话翻译和赏析
庄子·外篇·马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